据说,一般名字和有特色的名字之间相差17倍的记忆量。
只需4步,你也能起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好名字。一个好名字引发的红利
给企业或产品取名,往往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就像是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一样谨慎。
之所以关键的原因在于,一旦起好名字就很难再轻易做改动,而名字又恰恰是品牌在发现阶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步。
名字为什么重要,slogan可以更换,产品可以迭代,甚至CEO都可更换,唯独名字:一旦推出很难更改!
举一个例子。
「叫个鸭子」,北方创业圈知道的会比较多。从开始做到小有名气,只花了 60 天左右,名字占了很大的因素。
因为有趣好玩,快速形成了年轻人的一种社交话题,迅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导致当时很多人作为一个事件去研究。
甚至大学的管理学课上,老师还专门去讲这个案例。
叫个鸭子之前,团队想的名字是「老婆鸭」,想借势“老婆饼”。最后没有采用,因为发现,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寂寞,他们需要一些素材在朋友圈社交和炫耀,去表达和参与。
如果用了老婆鸭,其实失去了跟年轻人沟通的桥梁。今天很多互联网品牌,之所以能够起来,是因为他们知道在跟谁对话,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知道跟谁对话,才知道要说什么。
最后统计,90%的用户购买之后都会在朋友圈晒单,而如果用了老婆鸭就根本不可能,没有办法帮助用户表达情感,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
这就是一个好名字红利的最直接体现。
好名字要符合时代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用户的成本,品牌传播的成本增加了很多,因为大家都分散了。用户也不是在被动的选择,他需要一个积极的理由。
而普通名字与有特色的名字之间相差 17 倍的记忆量。
我的好朋友,感觉要火的CEO马源,把中国企业的品牌名称总结成4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名字的特点是:难记忆、难识别、略土
比如:华强、中信、恒大等等,名字往往伴有华、信、恒、威、正等这些伟光正的字眼。
这些名字发源于七八十年代,现在叫这些名字的企业,基本都聚集在房地产、IT通讯、矿业等传统高壁垒、高门槛且刚需的行业。如果是在快速增长和竞争消费领域,很难想象有品牌名会叫:中信烤鱼、恒大奶茶、华强小龙虾。
第二代名字的特点是:略微洋气,但仍然难记
比如:飘柔、慕斯、萨利亚、诗图、莉亚等等,没有之前那么土了,但因为带着翻译腔,所以显得很难记忆。
建材行业的名字大多属于第二代名字。金丝玉玛、嘉利雅、米禾尔、迈森英伦、莱纳斯,这些名字你能记住吗?
第三代名字的特点是:好记、有调性,且品牌关联感强
比如:瓜子二手车、小狗电器、大象安全套、斑马精酿啤酒、三只松鼠等等。名字+品类,或者是生活里喜闻乐见的东西,很容易记忆。
这一代名字主要是,伴随着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这一波浪潮而兴起的。
第四代名字的特点是:好记、自带流量+洞察
比如:你说的都对、没想稻。
什么是自带流量?放一个比较落地的民间案例,你就知道了。
上图是几家并排开设的超市,其中一个超市老板灵机一动,给自己的超市起了个名字叫「超市入口」,于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就纷纷进入了「超市入口」。
好名字有3个标准
那我们来看看,究竟哪些名字算是好名字呢?
这些是我觉得比较好的名字:
赶集网|QQ|微信|微博|小米|苹果|淘宝|BOSS直聘|香飘飘|可口可乐|哇哈哈
奔驰|一条|宝马|等蜂来|饭扫光
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滴滴出行
好奇心日报|下厨房|三只松鼠
支付宝|汽车之家|很久以前
花点时间|去哪儿等
比如「Boss直聘」就很明确,业务讲得特别清楚。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也能区别和其他竞品的特色,还有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滴滴出行都是特别好的名字。
还比如:
“见人有一套”,是一个教人如何穿搭和化妆的微信公号。
“假装大导演”,是一个电影类的影评微信公号。
“斑马精酿啤酒”,是一家新锐的精酿啤酒品牌,斑马身上有一个超级符号,黑白条纹路。
“一朵棉花”,是家居棉制品。
“正好有空”,是一个线上兴趣爱好学习的公号,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
事实上,好名字有3个标准。
-1-
有品类、感受和辨识度
一朵棉花这个名字,很多人在没有见过产品的情况下,也会觉得很天然很舒服,很自然很健康,也能知道是做棉织品的。这就是好的名字,有品类、感受,也有心理暗示在。
-2-
容易记忆和传播
“等蜂来”因为电影大热变得非常容易记忆和传播。联邦调茶局很巧妙地借助了谐音。
-3-
有反差,认知关联性
比如说“没想稻”,他的slogan是「没想稻你是这种米」,有很强的口语关联性,而且它可以成为任何品牌,比如说没想稻什么什么那么好。
香飘飘和饭扫光也有很强的场景感。
起名的忌讳与技巧
起名字当然也有一些忌讳。如果你真的是想做品牌,不建议去跟随别人创造的品类。用户看到第一眼就是山寨,会失去很多期望。
另外,就是大家不要用英文名字,也不要用生僻字。
西贝莜面村花了很大力气去告诉消费者中间这个字音。
深夜发媸,很多人都会读错。
包括大龙燚火锅,他们创始人也很头疼这个“燚”字,当时觉得四个火跟火锅很匹配,但在传播过程,很多人读成大龙岩,其实念yi。
起名字可以从4个步骤着手:
- 1 -
对自己产品、所在行业、用户痛点深度剖析
取名字时,首先去研究产品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独特卖点,以及产品的延伸服务。用户对你的心理认知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拿“没想稻”来举例。其实市场上五常大米90%都是掺假的,那么没想稻的核心价值就是真的五常大米。
「没想稻,你是这样的大米。」这是第一阶段的slogan。在第二阶段传播的时候用到了另一句文案「没想稻,能让宝宝多吃碗饭」,结果发现妈妈对这个产品的认可度非常高。
所以我们就发现在用户心理认知当中,我们是一个宝宝喜欢吃的米。所以我们的 slogan 就变成了「没想稻,能让宝宝多吃一碗饭」。
-2-
逼死自己和小伙伴
就是要大家开脑洞。在公司里老板去给大家去讲解品牌、产品核心卖点等等细节,然后每个人去回去想10个名字。
想名字的过程可以用一些工具:百度、微博、大众点评、简书、片刻、MONO、一个、花瓣等文艺app,查询好的关键词进行联想。
或者是通过产品定位,查找用户习惯及口头禅进行联想,比如:滴滴、去哪儿、淘宝、什么值得买、今日头条等等。
限定时间1天,每个人想10个。如果团队有10个人,第二天就有100个名字可以讨论,然后再进行思维扩散、评估和筛选。不断重复,直到你找到一个名字,有就是他了的这种感觉。
-3-
真实目标用户测试
起完名字之后一定要去测试,看大家的反应。找目标受众,至少要100人起, 按照年龄、性别、行业分开测试,测试过程不要刻意引导做到客观事实求是。
如果是消费品,有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是做医疗美容,偏韩国日本一点可能会好一点。因为用户认知会觉得这两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会比较专业和权威。总之,名字好不好用户说了算。
-4-
注册保护做LOGO
最后,想到了一个好名字一定一定要赶紧注册保护下来。之前一个朋友花了很大价钱起一个品牌名字,得到后很兴奋,吃饭到处去说,就是忘了注册。
后来发现被别人抢先注册了,就差7天,实在是太可惜了。注册好名字之后,就可以制作logo,做品牌VI这些了。
这是起名字的步骤,关于起名字还有好多小技巧。
●数字取名:十点读书、30秒懂车、一条二更等等、都是从数字上暗示。
●动物取名:互联网圈比较多,因为动物比较记忆。
●名人取名:这种取法一定要考虑用户和场景。
●寓意联想:一些心理暗示与联想的名字。比如香飘飘、睡个好觉。
●独特性:很久以前、神州专车等等。
●拆字+拼音:打,鸡血、吃安餐、知吾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