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指南:在过去12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二维应用程序扩展到娱乐、舞蹈、生活、时尚、鬼畜等多个领域。
现在,B站 的音乐区也富有极大的潜力,不少Z世代的新生力量纷纷入户。这种情况下,音乐区可以成为B站的下一个知识区吗?B站似乎放缓了“破圈”步伐。
相比于2020年,B站在破圈路上的步履匆匆、高歌猛进——先是从年初,通过多元化的跨年晚会铭刻了年轻一代共同的文化记忆,到《后浪》演讲在中青年圈层掀起热烈讨论,知识区的全面繁荣让B站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平台”,再到推出自制剧《风犬少年的天空》、自制综艺《说唱新世代》收获了良好口碑和热度。
2021年,即便已经历了赴港二次上市,B站似乎也没能等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破圈”。以内容向为例,过去几个月,除知识区增速势头不减外,其他内容区均表现平平。但到3月,这一情况出现了明显好转。
在3月B站增粉最快的TOP30账号中,卡思发现:音乐区同时有三位UP主上榜,分别是@音乐私藏馆、@Vicky宣宣、@朝烟今天唱歌了没。三位UP主之中,有两位是Z世代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出现为音乐赛道注入了新活力,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富于潜力的音乐区。
在B站探索泛娱乐、泛生活内容的当下,音乐区有望成为知识区之后,另一个能为B站“撑腰”,并建立强壁垒优势的分区吗?
一、从未放弃努力的B站 VS 难火出圈的音乐区
音乐区有过黄金时期。
B站凭借ACG文化起家,音乐区作为最早的分区,最初以翻唱、搬运日文歌曲为大众所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唱见、奏见,和后起之秀古风歌手一同缔造了音乐区的“盛世”。
在不少老用户的印象中,音乐区没落了。
2018年B站第一届百大up主名单中,音乐区是入榜up主数量最多的分区之一,共有13人上榜,到2020年,这个数字降到了6。元老级的音乐区像一位退居幕后的长辈,将主流位置让给了年轻而潜力无穷的生活区和知识区。
音乐区当真已失去“竞争”的资格了吗?
其实不然。现实情况是,B站始终在尝试让音乐区被更多的人“看见”。
从音乐区官方账号@大家的音乐姬发布的内容可以看出,B站一直致力于整合各类音乐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引入专辑等方式,将平台内容推向更广泛的人群。
同时,完善检索机制,增强内容体验,如在2019年,为顺应用户对于电子音乐的喜爱,B站特别新增了电音区、音乐现场等四个分区。
目前,B站音乐专区下细分有原创音乐、翻唱、说唱等八个分区,每个分区又拥有数个下属频道,这种精细的划分,使用户轻而易举就能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
除完善平台资源外,在营销、活动上,B站也是音乐内容的忠实爱好者。
继《后浪》强势破圈之后,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入海》登上首页,以“音乐+短视频”的形式,寄语即将毕业的青年“跃入人海,各有风雨灿烂”,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强烈共鸣。
2020年8月,B站开播自制综艺《说唱新世代》,以“万物皆可说唱”为理念,打破音乐创作的条条框框,选题涵盖各个领域,如梦想、抑郁、校园暴力等。切中现实的说唱作品突破了圈层限制,触及更广阔的人群,改变了人们对说唱的刻板印象。
此外,在B站的推荐下,一些优质作品也频频登上首页,进入人们的视野,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播放量。但即便如此,不同于B站主打的动漫区、游戏区,或者高活跃的知识区、生活区,音乐区仍像是“小众的狂欢”。
原因在于,先前出圈的作品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带动整个分区、甚至平台的出圈。再者,原创作品制作的周期较长,更新频率较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期待值。
同时,音乐区也极容易受到其他平台的分流。在听歌的时候,用户的第一选择往往不是以视频著称的B站,而是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更主流的音乐平台。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B站的音乐区似乎都没能真正火出圈。
二、万物皆可音乐,B站音乐区卧虎藏龙
但UP主@Vicky宣宣,让我们看到了B站破局的希望。
最近,无论是在抖音,还是视频号,我们都能轻易看到一支名字为《一段旋律怎么变成一首歌?》的视频,它的作者便是来自B站的高能音乐UP主@Vicky宣宣——一个只有15岁的初中生。
视频中,她讲述了自己在获得灵感之后,如何进行编曲和录制,最终创作出一首歌的过程。截至目前,这支作品已获得959w的播放量,亮眼的成绩表明,看似“小众”的音乐区,实则藏龙卧虎,拥有无限可能。
在这个平台上,有独立编曲作词的初中生,有坐拥了庞大流量的明星,有二次元虚拟歌姬,也有精通各领域的专业音乐人,他们创作的主题涉及社会现实、文学、游戏、影视等多领域。无论是从品类还是风格上来看,音乐区的内容生态都复杂而庞大。
在盘点B站音乐区视频后,卡思数据总结出如下3大特征:
1. “自创”作品百花齐放,说唱音乐表现出色
自创类作品具备较高的创作门槛,但无论是专业音乐人,还是业余爱好者,优质的内容始终能得到用户的肯定。在自创作品中,国风歌曲实力依旧,同时说唱音乐凭借极强的感染力、出色的表现力受到up主的青睐,表现十分亮眼。
在抒发情绪与自我表达的同时,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兼顾了思想内容。例如@翠花不太脆的作品高度关联社会现实,歌词力求写实,直击人心,如作品《瘾》以犀利的言辞道出毒品的危害,《蛊》则批判邪教对人的蛊惑。
2.“翻唱”类仍占主流,表现形式走向多元
除@三无Marblue、@泠鸢Yousa等唱见之外,非二次元歌手逐渐在音乐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简陋的背景,不加修饰的镜头,UP主@广西吴恩师的视频多了几分粗砺的真实。2020年6月,他连续发布4支视频,其中清唱《他不爱我》获得678w的播放量,真诚的歌声具备打动人的力量。
此外,专业音乐人的入驻为翻唱类音乐带来新活力,在《菠萝薯片爱唱歌!Yummy!》中,@音乐制作人kurt用食物的声音创意翻唱贾斯汀·比伯的《Yummy》,咬薯片、煎培根、吹汽水瓶子的声音融入伴奏,产生了奇妙的魔法反应,为音乐注入灵魂。
3.“演奏”类翻出花样,传统乐器成为主角
长笛、古筝、唢呐、中国鼓等传统乐器出场率提高,且尝试与其他文化元素相融合,音乐“混搭”出别样风格。
在B站,当@浑元Rysn开始吹奏经典BGM时,没有一把唢呐是无辜的。在唢呐的演绎下,甜美可爱的《恋爱循环》变成“死亡循环”,《菊次郎的夏天》更像是“菊次郎挺不过冬天”。
而在UP主@墨韵Moyun的作品中,古筝不仅能演奏国风乐曲,也能弹出《JOJO黄金之风处刑曲》。为了契合原曲风格,她采取“一人双筝”的方式,演出效果炸裂,古筝与二次元的碰撞又是一次“双厨狂喜”。
由此可见:未行出圈之实的B站音乐区,已有出圈之“能”。
三、音乐区能否成为下一个知识区?
音乐区具备优势。
当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文娱需求的升级,而音乐作为“人类共通的语言”,较视频、电子游戏而言更具普适性。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音乐消费诉求,不夸张地说,B站活跃用户约等于音乐区用户。
截至2020年末,B站的月活用户已突破两亿,破圈之后的B站,面向的人群更加广泛,年龄圈层的扩大释放了社区更大的潜能。在这样的前提下,音乐区的潜在用户其实很多。
音乐区能否成为下一个知识区?
首先,从平台方来看,B站有再次出圈的野心。2020年,B站与环球音乐达成长期深度合作,华语巨星、欧美大咖、日韩潮流……大量经典音乐获得正版授权,可以看出,B站正努力完善平台资源,以不同年代、不同曲风流派的音乐吸引兴趣人群,增加用户粘性。
为扶持优质创作者,B站接连推出“古典音乐季”“古乐知美”“全能音乐挑战赛”等主题活动,为UP主搭建新的舞台,进行创作激励,力求获得持续健康的用户增长,用内容吸引用户,用社区留住用户。
其次,跨界联动,音乐区拥有更多的机会。音乐始终是B站重要的内容品类,与影视、文化、游戏、动漫等领域紧密相连。
例如,由杨千嬅演唱的粤语歌曲《处处吻》席卷影视混剪,同时带动了音乐区翻唱的浪潮;平行世界工作室联合@奇然liya等歌手,将古诗词重新编曲,出品“高考背书系列”,打开奇妙的背诗方式;在游戏方面,国风手游《忘川风华录》本身即来源于音乐企划,《王者荣耀》的英雄群像献礼歌《百战成诗》联动102位知名歌手,获得了877w的播放量;动漫更不必说,主题曲及ed的翻唱、二创始终是音乐区的核心内容。
最后,从创作者角度出发,专业领域达人产出普适性较高的内容是目前的创作趋势,如前文所说,音乐区具备相当多的优质内容,但相对来说较为分散,并不足以撑起整个分区的内容生态,且少有强势出圈的新生账号。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扩大内容品类,吸引专业领域达人入驻,从而带动整个分区的活力,形成“平台扶持达人,达人反哺平台”的良好循环未尝不是另一种方式。
综上,卡思认为,音乐区“出圈”应当给予公众足够多的选择——听想听的歌,看想看的MV,学想学的乐器,只有满足用户不同的消费诉求,推陈出新,保证内容生态的优质而稳定,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
B站走在被更多的人接纳与认可的道路上,音乐区也在不断丰富内容生态。由小众走向大众,由面朝青年走向更广阔的人群,未来,或许“我在B站听音乐”将真的成为一种常态。
作者:卡思数据,公众号(ID:caasdata6)
本文由 @卡思数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哔哩哔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