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杜先』杜先锋

时间:2023-03-14 22:52:0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华阳古城

凡人有趣的事(e) ——杜某

作家:秋枫

华阳古街中部有“火神楼”,向南30步,东、西有生药店。

主人是一个识文断字,擅长医术的人。他本是周至县终南镇老堡子村人,随父逃难,沿傥骆道走来,见华阳山水灵秀,百姓厚道,就落脚此地。他是祖上医术的第三代传人。一家人经营祖上留下的中药铺子,日子倒也过得不赖,人缘也还不错。平时给人写个“字纸”或算个小账,纯属帮忙分文不取,只以看病为生。他幼读私塾,也随父学医,加上生活所迫刻苦勤学,肚子里还有些真才实料。这在华阳地界算是很有学问的人了。所以,人们尊称他杜先生。

杜先生年龄五十上下,高个方脸,一副眼镜压在红红的蒜头鼻子上。长袍马甲,头上顶个瓜皮帽,下巴一绺山羊须,说话口吐一团和气,见人面带三分微笑。写写算算不在话下,看病施治出手不凡。要论针灸,“子午流注”牢记在心,“灵龟八法”运用自如;要说诊病,“望闻”就知虚实寒热,“问切”准拿阴阳表里。更有偏方怪方,累有奇效。在华阳地界,他看不好的病别人也一般没招。杜先生因此成了华阳的名医。 他也循祖上之法,让儿子跟着学医。

民国36年,洋县成立民众自卫团,在华阳设了个自卫中队,驻扎县坝村,有官兵40余人,自卫队长叫段老三,兵油子一个,喜欢钻牛角抬杠子。他到华阳不久,就知道了名医杜先生。

一天早饭后,杜先生带着夹诊包的儿子刚要出诊,忽然来了一个穿黑皮的团丁,说是段队长请去瞧病。兵爷治病,不敢怠慢。让儿子在家等着,自己立即跟随而去。团丁领进门,对着一个穿着国军制服的大个子说:“请到了。”杜先生抬眼一看,这个段老三,四十上下,个大膀宽,满脸红润,神清气爽,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手里抱着个大茶缸,还真有点军人的气派。段老三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先开了腔:“听说你是这里的名医,本队长特请你来给瞧病,你就直接捏脉吧。”这个“特请”说的很重。杜先生刚看到他时就觉有异,听他说话后,心里立时咯噔一下,这说话气息象从丹田提起,音饱满,声厚重。思忖道:“这是个没有病的人,专门找茬来了!”

“找茬”这种病,应算作疑难杂症,不好医治,特别是“秀才遇上了兵”。他自称有病,你若说他没病,等于打他的嘴巴;要给他乱按个病,只怕更糟。这还真是个难治的“大病”。杜先生心里虽这样想着,手上还得先应付着。边捏脉边在屋里四处张望,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地和这个段队长闲聊。当看到桌子下有个空酒瓶时,话又从酒上聊开。

“队长喜欢喝酒?”

“嗯。”队长盯他一眼,皮笑肉不笑。

“喝酒好,英雄好酒嘛!”

“咱也不是啥英雄,就是好这口。”受到奖哄的队长终于开口了。

“你昨晚喝酒了?!”杜先生带着既肯定又疑问的语气。

段老三一惊:喝了酒都能从脉上捏出来?马上又淡淡地一笑:“昨天太太从洋县来了,高兴,喝了不多一点。”

杜先生左手捏了捏右手,既是想细细地从脉象上找出病来,又是在消磨时间,好寻找治他病的“方子”。一听这话,立即起身,笑着对段队长说:“嘿嘿,原来队长是在和本人开玩笑哩!”说完转身要走。

段队长勃然起身,正要发作,杜先生赶紧说:“队长借一步说话。”

走到大门口,在段老三耳边低声道:“嘿嘿,队长没病,只是昨晚走身子了啊!”

立时,段老三的哈哈大笑声,叭叭击掌声,回响在自卫队大院。从此,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杜先生医术精医德高,三教九流交往的人多,颇受华阳人敬重,方圆的大户或平民,红白喜事必要请他到场。

一天,高家坪周家接儿媳,杜先生被照例请为上宾。席间举杯换盏之外,人们对娘家的嫁妆赞不绝口。白里缎面的被子,一布三花的床单。最惹人注目的是箱柜和妆奁,用山里优质的土漆漆就,黑里透红,亮的能照出人的鼻眼,还微微散发着熬制了的桐油和漆的香味。将要散席,石塔河一个谢姓后生急急慌慌走来,要接杜先生去给他老爸瞧病,杜先生立即告辞周家。

来到谢家,只见谢老汉坐在床上,披衣靠墙,呼吸急促,张口抬肩,喉头有痰,齁噜着下不去也出不来,浮肿的脸胀得发青,只怕一口气透不出就要过去。杜先生见状断定,此病已久,寒热并存。把脉后便知:内之壅塞之气,外之非时之感,膈之胶固之痰,三症齐发,因而闭拒气道,齁噜有声。决定急先治表。赶紧叫病人躺平,手臂上扬。拿出随身的诊包打开,长长短短的银针顺序排列。他右手抽针,左手伸开指头比比划划,找准穴位并确定入针的深浅。只见病人的胸部、肘弯、手腕上扎了许多。他还不停地这根捻一捻,那根闪一闪。一锅烟的功夫,听得齁声变慢变轻了,出针翻身,背心上连击两掌,一口浓痰带着腥味喷了出来。谢老汉被杜先生从阎王的门槛上拽回来了。接着处方“五更太平汤”加减,嘱咐连服三剂再看。第三天,谢家儿子前来谢恩,说爸爸已能下地了。杜先生捡了两副药,递过来嘱咐道:“你爸久病体虚,耐心照顾,药钱可以欠着,不敢不治。体虚需要补但又容易上火,必须注意,如果要补,只能清补不可温补;如果有火,只能清火不可泻火。”谢生感激而去。

高家坪吃席的第二天早晨,周家派人来到杜先生药铺,说一对新人得了急病,让赶快去看看。杜先生早饭也顾不上吃,带着儿子就往周家奔来。

杜先生揭开新房红门帘,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旋又退转身来,问:“病人可是满脸红肿,气弱气短,身上红疹?”

回答:“是的。”

“好了,我知道病了。”

杜先生立即吩咐:“另安排个房间,不要关门,把年轻人搬来平躺下,禁忌狗猫窜入。再去割一小捆八字树(华阳低山中的一种灌木,又叫篦子木),剁短放进大锅熬水,将熬好的水装进松木筲(松木板做的缸),加青盐九颗化开,给洗澡一天一次。”又处方“六君子汤”加减,说:“明天下午就会大好。中药每天一副,连服三天。”

周家赶紧照办。果然,年轻人很快就痊愈了。

以前农村的房子,木头架子土板墙,讲究“明堂屋黑睡房”。卧室的窗户二尺见方一个洞,嵌个“牛肋巴”木窗,白纸一糊。说是窗户,实际就是个透气口,屋内黑洞洞只有微光。这也可能就是把“婚房”叫做“洞房”的原因吧。原来这洞房密闭,新油漆的家具漆气散发,毒气聚集,杜先生进门,一股浓浓的漆气直钻鼻孔,再询问表征,他立即断定:中了漆毒。于是处方定夺,果应奇效。

后来随他学医的儿子问他:此方法字书上没有,为何却有奇效?杜先生讲道:世间万物皆有相生相克之理,有的从名字就可推知性能。漆,谐音“7”;漆树,谐音“妻树”。八字树为“8”,青盐取“9”颗。本就压“7”一头,再“8+9”为“17”,即义为“收拾漆”。松木又叫“公木”,用松木筲者,以“公木”制“妻木”也。

儿子正在想这是奇谈怪论,杜先生又说:“中医深奥,处处要用心。记药性歌、汤头歌时候,还要细心参悟各种药材取名的根由,这样才能灵活准确用药,不会出大错。”儿子应声诺诺。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孟生华,笔名秋天枫叶,洋县华阳人。曾教书育人,后从事行政工作,现已退休。

下一篇:返回列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