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流延津,长城是东燕微笑朔幕。"左手指太行山,右手指吕梁."
山西省地处内陆,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有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
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古代文献里,属于九州的冀州,是唐尧、虞舜、夏禹建
朝立都之地。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不可离开山西,探寻原始人类的足迹也不能离开山西。因此,凡是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尤其是从事这方面专业研究的人,无不仰慕山西,无不千方百计到山西观察、学习。
上古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战国时,瓜分了
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越是
乱世,越是显得重要;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
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申维辰
在《华夏之根》一书归纳出山西历史文化有三大特色、即“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山西是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山西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都有其历史学、考古学、学术史、艺术史等学科方面的充分依据。
其一、山西展示了华夏文明萌生茁长的历史过程,中国自古以来是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在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各地区共同缔造的,而古代的华夏文明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山西在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位
置和作用。境内众多丰富的史前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遗存,以确凿的证据标示出华夏先民走向文明时期的漫长轨迹。在跨进文明门槛之后的上古时代,山西南部成为
唐、虞、夏古史的中心,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即“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等等遗址,展现了早期文明的景观。经过商,周,最引人注目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在列国诸候间具有最先进的地位。晋国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在夏墟之上,融合戎狄民族,极大地加强了华夏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
其二、山西显示了华夏文明绵延持续的优良传统。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酝酿到形成, 面由发祥至壮大,生生不息,绵绵不断,其悠久连贯,实为举世众多古代文明中间所罕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历史研究》列举古今多种文明,大多难逃由生而盛、终归衰亡的定命。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独能一直传留存在,至今仍保有重大的影响,这与中华先民的才质智慧、德性毅力都是分不开的。山西人民的成就与创造,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从哲学思想一直到建筑艺术,使世人不能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深远再三赞叹。
其三,山西体现了华夏文明改革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国文化传统持续绵延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正由于开放、包容,能够吸收新的内涵、排除陈旧因来,我们历史上的文化才能变革,才能前进。新的内涵有的是外来的,但更多是内在的,而且只当有内在的改英要求时,外来的新内涵才能被吸收融会。这里,改革前进的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深刻持久的山西变革思潮绵延两千年”,更是新颖的观点。
山西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是祖国无穷尽的宝藏。山西无愧“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华夏文明的摇篮”等美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且此后做过辽金及元初的陪都,素有“三代京华”之称。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从此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是众所周知出“帝王”的“龙城”,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
黄河流经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众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提倡“楚材晋用”的晋文公重耳,有战国
初期贤明的魏文侯、赵武灵王,有改革家郭偃、李悝、
西门豹、吴起,思想家有孔子的得意门生、三晋儒学的创始者子夏,名辨家惠施、公孙龙,有法家人物荀子、韩非子、申不害,有中国古带
的政治女北魏冯太后,全面
推行汉化的北魏孝文帝。
隋唐以来,山西成为英雄辈出,人文荟萃的文明之城。有杰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白袍将军薛仁贵,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与张辽,有唐朝名相狄仁
杰、裴度,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有“大历十大才子”的“卢纶、耿潍、苗发,有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理学史上“送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有宋朝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有让西夏闻风丧胆的军事家狄
青,有金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元末明初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明朝中期的思想家薛瑄,有被嘉靖帝誉为“天下直臣”的高金,有明末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孙传庭,
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有“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有高瞻远
瞩、敢于直谏的孙嘉淦,有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有十大元帅中的徐向前、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杰出的女英雄刘胡兰、尹灵芝等。
。
山西人杰地灵,代不乏人,奇才辈出,其中晋商的足迹更是踏遍华夏、享誉全球。他们依托故里,从九边盐商起步,从长途贩运开始,发展到了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牲畜直至金融,几乎在各个行业都能雄踞一方,把买卖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关隘重镇和商埠都会,从内地贸易做起,直把贸易扩展到今天的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等邻国。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以讲究诚信无欺骗行为而著称中外。日升昌票
号是中国近代银行的“乡下祖父”,平遥、太谷、祁县是近代中国的金融城市。祁县乔家商号,对包头城的兴起和发展曾经起到决定性作用,至今流传“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俗语。乔致庸、雷履泰等都是既读圣贤书,又做大生意的山西儒商,是中国商人的杰出代表。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敌的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西人民进行了更加顽强的斗争,在三晋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平型关
大捷、百团大战、上党战役临汾战役、太原战役等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从此揭开了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几十年来,山西人民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为重大贡献。
山西被誉为中国地上的文物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现存古建筑1811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223处,居全国第一。有好多是全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孤例。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唐朝的建筑,几座完整的木结构殿堂都在山西。已知宋、辽、金及其之前的木结构建筑全国有146处,山西境内就有102处,占全国现存同期同类建筑的72.6%。尚存元代木结构建筑有350余座。至于明清历代的建筑实物,更是数不胜数。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唐代精品,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最
高大的古木结构建筑,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圣母殿、宋代泥塑侍女像,堪称绝品。
山西外长城东起天镇,西至偏关、河曲,是今天山西与内蒙古的省界分野。大同、宣化是最著名的边镇。有汉代白登古战场遗址,有明代中原与塞外商民物资贸易交易集散中心的杀虎口。
山西的内长城是北拒蒙古游牧民族南下的第二道防线,依恒山、太行山、燕山等山腰入河北后与外长城连接,著名的关隘有宁武关、雁门
关、平型关、娘子关等。
古代山西的石窟艺术,成就卓然,影响深远。北魏至明清的石窟寺在境内有300多处,其中,云冈石窟表现出5世纪人类石雕艺术取得的
最高成就,天龙山石窟写实性加强、质感强烈,被誉为“天龙山式样”;龙山石窟是中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这几处遗存,艺术品位上乘,艺术价值极高。
山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集聚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境内明清建筑有千余处之多。已公布的 七批 300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名单上,山西有 4 0多个镇 、村入选。灵石县静升镇,临县碛口镇及西湾
村、李家山村,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介休市凤凰镇张壁村、汾阳市杏花村等,都各有特色。
“皇家看故宫,民居看山西”。山西明清建筑群多达数十处。晋商大院中久负盛名的有晋中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大院、孔家大院等建筑群,晋东南的皇城相府、郭裕村老街老巷、柳氏民居堡寨、晋东南的丁村老宅等,是中华民居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是几个世纪前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大同市、平遥县、代县、祁县、新绛县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平遥以“一城两寺”的人文建筑优势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国仅有的五个以城市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余为丽江、苏州、承德、澳门)。城中的建筑格局为东城隍,西县衙、南观音、北关公,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佛寺、集中体现了明、清县级政权的礼法制度,反映了“人神共治”和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特征。
世界文明看中国,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品质高雅,特色鲜明。她的历史脉络绵延了千万年而不断,她的先进思想传承了几千年而不绝,她的艺术精神播撒了千万里而不散,山西历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山
西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成果的结晶,是先祖赐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借重和依托的力量源泉。
“九曲黄河为砚池,
大尧大舜在山西;
解州关公其男子,
则天女皇生文水”。
这首建国前的临县秧歌,道出了山西的人文历史魅力。古老悠久的蕴藉丰厚的山西,在“与时俱进、晋善晋美”的文旅创意和奋力执行中,在新世纪新时代,一定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