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中的照片均来自网络)
我是小七。这是喜欢妖怪的四川姑娘。沉浸在谈天中的宝贝。
这篇稿子来自于知北游。关于古传“黄帝四面”的事儿,有很多人写文讨论,感觉许多并没有很说到点子上,所以这里就根据古书的记载给大家扒一扒,看看古人心目中的上帝是什么形象,“黄帝四面”到底隐含着什么意义。
一、黄帝四面
从卜辞、《尚书》、《诗经》等文字的记载里可以知道,古人心目中上帝(黄帝)的权威极高,能量也极大。
他不仅掌握着自然界的天地山川、风雨雷电,还管着人间王权的更替、人民生活好坏、福禄寿夭,总之各种各样的事儿,他都能看到,也都能管到,属于自有永有、全知全能的大神。
但是,世界这么大、事物这么多,这位大神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控制的呢?他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人的思维还十分质朴,在这些疑问之下,“黄(皇)帝四面”这样的神话就诞生了。它诞生的理论基础,我觉得就是《诗经·大雅·皇矣》里说的: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上帝监临下土,监观四方,因此古人幻想他有四张脸,前后左右都有,自然能同时看到天地四方的事物,似乎非常合乎情理,这是上古神话的固有特色。
可是,到了战国时期,黄帝被历史化成了人间的帝王,被从神坛上硬拉下来了,一个人王怎么可能长着四张脸,那不太扯了?
于是就得想办法赋予这个传说历史化的解释,就像孔子解释“夔一足”一样,“黄帝四面”也托到孔子口里,给做了历史化的阐释。
在传世典籍中,最早记载“黄帝四面”的,大概是战国时期的杂家代表人物尸佼,他留下来一本书叫《尸子》,这本书早就佚失了,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些古书引用的残篇零句。
《太平御览》卷79《皇王部四》引《尸子》曰:
“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太平御览》卷365《人事部六》引《尸子》的文字略异,这么说的:
“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本来“古者黄帝四面”就是古代传说黄帝有四张脸,这是神话,神话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子贡也觉得奇怪,所以来问孔子,这事儿可信吗?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既不能否认古代有“黄帝四面”的说法,又不能说黄帝长着四张脸可信,就大开脑洞,把“黄帝四面”解释成了符合他心意的四个人,让他们扶助治理四方,就是古说的“四辅”,即四个辅佐的大臣。
这个解释看上去合情合理,也符合当时人的思想认识,顿时为大家所接受。
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本味》里说:
“故黄帝立四面,尧、舜得伯阳、续耳然后成,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
这里面把“黄帝立四面”和“尧、舜得伯阳、续耳”并举,显然也是认可了孔子的解释,“四面”就是四辅。
二、出土文献中的记载
这种说法,出土文献里也出现了,刚刚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里有一篇《治政之道》,大概是战国早期的文献,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夫昔之曰:‘昔黄帝方四面。’夫岂面是谓?四佐是谓。黄帝不出门檐,以知四海之外,是向有圣人,必知之;是向有暴民,必知之。故天下之贤民皆兴,而盗贼无所终朝立。”
这里面说的“四佐”显然就是“四辅”,黄帝有了四佐,就不用出门就可以知道四海之外的事情了。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以前又称《十大经》),这也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大概产生的要晚一些,其中的《立命》篇里说得更加具体,但是和“四辅”的说法又有所不同:
“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像),方四面,傅一心,四者达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吾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德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日,历月,记岁,以当日月之行。”
“黄宗”就是黄帝,这里面说黄帝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像”,脑袋四边有脸,都通向一颗心,四面都通到一个中心,原整理者注:“意谓黄帝前后左右皆有面目以通于其心。黄帝四面当是上古神话。”是很对的。
这个说法似乎没啥特别,但是后面的说法就另类了,说是“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其中“践位履参”大概和“四面”无关,“履参”就是“履三”,古代好“三”、“五”并称,“三”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黄帝“践位履参”就是登位为帝时践行天地人三才之道。
可是前面两句说的明白就是他“四面”的事情,不是一边一面,而是一边三面,也就是一边有三张脸,四方共有十二面。
《十六经》的原整理者注:“参,通‘三’,前三、后三、左三、右三,疑指四方十二位。”
这样一看就明白了,其实这个说法,也不过是“四面”等于“四辅”说法的演绎,四辅是四位大臣,这里给扩充了,成了十二个大臣,应该就是指“三公”和“九卿”。
《春秋繁露》《白虎通义》《说苑》等书里都作过一番阐述,大概意思是说,君主虽然圣明,有万人之德,也必须有人辅佐才行,所以设立了三公来辅佐自己,又设立了九卿辅佐三公,设立了二十七大夫辅佐九卿,设立了八十一元士辅佐二十七大夫。
就这么一级辅佐一级,一共一百二十人,成为一个职官系统,紧密地团结在以君主为中心的朝廷周围,统统为君主服务的。而《十六经》里说的黄帝四面是十二面,应该就是三公+九卿=12面。
三、黄帝四面十二辅
黄帝的十二辅是哪十二位有点扯不清。
清华简三《良臣》里记载黄帝有“三师”:女和、章人、保侗,连四辅都不够数;
《管子·五行》里记载黄帝有“六相”:蚩尤、太常、奢龙、祝融、大封、后土;
汉代纬书《论语摘辅象》里说黄帝有“七辅”:风后、天老、五圣、知命、窥纪、地典、力墨(力牧),都不够十二个。
到了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里才都给罗列出来了:
“(黄帝)俯仰天地,置众官,故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力牧、常先、大鸿、神皇直、封钜、人镇、大山稽、鬼臾区、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方,各如己视,故号曰黄帝四目(面)。”
“三台”就是“三公”,黄帝的三公就是风后、天老、五圣(一作伍圣),力牧等人就是九卿了。
这里面说了十位,而实际上应该是九位,因为据《史记·孝武本纪》里说“鬼臾区号大鸿”,里面的“大鸿”和“鬼臾区”应该是一个人,那么黄帝的“九卿”就是力牧、常先、大鸿(鬼臾区)、神皇直、封钜、人镇(或作“大颠”、“泰颠”)、大山稽、封胡、孔甲这九位,就是“九卿”。
但是,《文选注》引《帝王世纪》里的说法是“其余知天、规纪、地典、力牧、常先、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绎史》引作“知命、规纪、地典、力牧、常先、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
综合起来看,《帝王世纪》里说的还有知命(天)、规(窥)纪、地典等人,可就不止九人了,所以终究没法弄清楚。
本来先秦就没有什么关于黄帝状貌记载,大概“黄帝四面”是唯一的一个古传,可被后人这么一解释,黄帝就不是一个四张脸的最高神祇,而是一个拥有四辅的人间帝王。
到了汉代人们倒是在记录黄帝的样子,比如纬书《春秋元命苞》说:
“黄帝龙颜,得天庭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戴天履阴,秉数制刚。”
《孝经援神契》里说:
“黄帝身逾九尺,附函挺朶,修髯花瘤,河目隆颡,日角龙顔。”
都说他是“龙颜”,可再也不说他“四面”的事儿了。
现在看看关于“黄帝四面”说法的演变轨迹:
黄帝本是皇帝,就是上古三代传说中的至上神上帝,传说他有四张脸,所以可以看到和知道天地四方的事情。
到了战国时代,黄帝变成了人王,“四面”先是被解释成“四辅”和“四佐”,只有四个人。
到了后来就变成了每面三人,成了十二人,代指三公、九卿了。
《尚书·舜典》里说尧、舜的时候把天下划分成十二州,设立了十二个牧(即州长),辅助管理天下,大概是黄帝四面十二辅说法的另一个版本吧。
【参考文献】
古籍:《尚书》《诗经》《山海经》《国语》《庄子》《尸子》《管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记》《白虎通义》《文选注》《太平御览》
近现代著作:
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82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西书局2012年。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4册,中华书局2014年。
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黄德宽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中西书局2019年,126页。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