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诗人李俊民的名字,就会联想到唐朝。他确实与李唐王朝有关,但其生活经历了金朝和元朝初期金朝的鼎盛时期,又经历了金朝灭亡,导致其流离失所,因此其心态非常复杂,隐居老了。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金朝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李俊民的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的魅力,尤其七言古诗,艺术价值超高。据说,李俊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第二十二个儿子李元嘉的后裔,幼年时期,他深受程氏之学的影响。在他25岁的时候中榜,文名雄于一时。但由于他自身高洁,对官场的应酬极为厌恶,于是辞官归田,在乡间以传授教学为生。由于他的名望太过响亮,有很多学者是慕名前来,投身于其门下。后因为金朝频繁发生战乱,李俊民离乡到嵩山隐居。
金朝灭亡,元朝开始,李俊民得到元初大文学家刘秉忠的举荐,忽必烈授予其高官,但李俊民无意入仕,继续过着隐居生活。后李俊民卒于嵩山,享年85岁。李俊民在当时可谓风靡一时,忽必烈曾公开称:求贤三十余年,唯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可见李俊民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大。
在25岁前,李俊民以读书为主;26岁至50岁,他入仕,后辞官,过着漂泊的生活;51岁至去世,李俊民归隐,教书,这就是李俊民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李俊民用另一种方式演绎了自己跌宕经历,正是这种隐居的生活,让其有时间,有精力为后人留下诸多不朽的创世之作。
据记载,李俊民存世诗作有八百余首,诗歌内容包括交友诗、抒怀诗、游览诗、怀古诗等,其中交友诗有二百余首,诗中出现50多位友人。在交友诗中,赠答诗情感极具深刻,有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与感激,有对晚辈后来居上的喜悦,有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有对因战火去世的友人和家人的怀念,有对因学生聪慧好学的喜爱,也有因为血腥战乱友人离别的愤懑等,总之诗文豪迈豁达,情感忧郁,在表达鲜明的爱憎同时,抒发自己的理想追求。
抒怀诗有近200首,其中咏物诗最多,花花草草,松、柏、竹等等皆是李俊民的咏叹对象。细品这类诗,不难发现李俊民远离浮华、追求超然外物的精神状态,又因目睹百姓疾苦,对物进行咏叹,侧面表达对悲惨现实的批判。又因为金朝逐渐走上灭亡之路,悲惨现实已不能改变,对事物的咏叹,抒发悲凉之感。
游览诗中,李俊民不仅描写景观,更是将游览过程中遇到的人进行描写,尤其与僧侣的交谈抒写,表现出他内心惬意,追求隐逸生活的真实内心所向。当然,李俊民也有不少与友人同游的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抒发与友人同游的愉悦心情,因而让其回想多年前的和平时期,心情自然畅快。
李俊民的怀古诗均是七言绝句,对前代名人或者遗迹描写,抒发真挚的情感,又借用昔日的历史名人和事件,感时伤事。当然,李俊民也会借用前朝与现在同样境况的事件,借古喻今,映射到现在自己坎坷的身影,抒发同命相连的情绪。
从时代来看,李俊民经历过金朝鼎盛时期,又经历了金朝灭亡和新朝建立,见惯战争下的流离失所和社会动荡,致使百姓遭殃,因而使其诗文中流露出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与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目的,终年隐居,将世事置之度外。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金朝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李俊民的十首诗作,体会诗人的隐逸情怀,尤其他笔下的七言诗,艺术魅力最为强烈,读完你会喜欢。
集古 约同归
李俊民〔金朝〕
故国烟花想已残,浮生各自系悲欢。
青山一道同云雨,步步相携不觉难。
集古 对花
李俊民〔金朝〕
尽是刘郎去后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风流才子多春思,半醉闲吟独自来。
千里江山图 其一
李俊民〔金朝〕
曾把云山烂漫酬,杖藜随处贾胡留。
如今脚力那千里,水墨中间只卧浮。
沁园十二咏 其十 桃园
李俊民〔金朝〕
一时得意笑春风,不见春风满树空。
老去惜花心尚在,为君留眼看蒸红。
雨后
李俊民〔金朝〕
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山前雨一犁。
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
集古 荅筹堂
李俊民〔金朝〕
一夕秋风白发生,相思迢递隔重城。
前欢往恨分明在,嬴得青楼薄倖名。
东山道中
李俊民〔金朝〕
采遍山城草木芽,百年老树尽枯槎。
眼前多少闲田地,雨后春耕有几家。
新样团茶
李俊民〔金朝〕
春风倾倒在灵芽,才到江南百草花。
未试人閒小团月,异香先入玉川家。
和平太行路韵 其一
李俊民〔金朝〕
六丁驱役鬼神奔,一夜开山掌样平。
多少往来车马客,尚忧行路涩难行。
卜居
李俊民〔金朝〕
东邻西舍两三家,簌簌墙头落枣花。
惭愧画梁双燕子,笑人今日又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