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zì lǐ
字 里
shí
拾
yí
“遗”
皋、莞、莒、鄄、绛,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非遗项目里涉及到地域命名的生僻字,快点击下方图片,看看自己是否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和写法吧~
皋
▲读【gāo】
1.泛指岸边,水旁陆地。
2.沼泽,亦指近水处的高地,“如皋”就是到水面的高地。
3.如皋市的简称,江苏省辖县级市,由南通市代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4.农历五月的别称,“五月为皋”——《尔雅·释天》
5.姓氏。
▲读【gū】
古地名,即“橐(tuó)皋”,汉置县,在家安徽省巢湖市拓皋镇境内。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盆景技艺(如皋gāo盆景)
项目序号:870
项目编号:Ⅶ-94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江苏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如皋市
保护单位:如皋市花木盆景产业联合会
如皋盆景起源于北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如派盆景以“满、残、清、奇、古、怪”见长。盆景艺人首先要选好制景材料,然后上盆、蟠扎、排片,再经过长时间的“技压”成型,形成如派盆景特有的“s”状。此类盆景主干后下部后仰,上部前倾成游龙弯,枝片为云片状,顶片呈半圆形华盖顶,有“寸折寸弯鸡爪翅,云头雨足美人腰”之称。
如派盆景工艺成熟,章法严谨,造型规范,独树一帜,卓立盆景艺术之园。如皋人特别钟情自己创造的“s”两弯半型盆景,为获一盆精品,有人不惜耗费毕生精力,甚至几代人陈陈相因,代代以传。现存如皋水绘园里的一盆落地盆景“六朝松”,相传为南宋文昭公曾肇所植,距今已800多年,用“源远流长”来形容如皋盆景,实不为过。
非遗项目:地毯织造技艺(如皋gāo丝毯织造技艺)
项目序号:893
项目编号:Ⅷ-110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江苏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保护单位:如皋市博艺丝毯有限公司
如皋丝毯是传承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丝毯工艺,又于明末清初形成了地方独特风格的传统手工工艺。其独特之处便是全国唯一以丝毯工艺制作挂毯艺术品,具有典型的文化创造力价值。
如皋丝毯以优质野生榨绢丝为原料,以独特的手工打结方法达到画面分色、套色、韵色、跳色等特殊效果,从而使挂毯造型准确,表现力丰富,色彩凝练厚重,能充分表现出各种流派画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已广泛受到艺术界的赞赏和重视。
莞
▲读【guǎn】
地名,东~,在中国广东省。
▲读【wǎn】
形容微笑,如“~尔一笑”。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灯彩(东莞guǎn千角灯)
项目序号:349
项目编号:Ⅶ-50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东莞市
保护单位:东莞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
千角灯是广东东莞民间工艺的瑰宝,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为宋帝皇族后裔,相传元初时赵家开始扎制千角灯,配饰的灯带共24条。千角灯十年扎制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在濮藩宗(即解元坊之赵氏宗祠)展出过。
东莞千角灯是东莞特有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一个完整的千角灯体积相当巨大,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集书画、剪纸(刻纸)、刺绣等优秀民间手工艺于一体。
非遗项目:传统香制作技艺(莞guǎn香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1338
项目编号:Ⅷ-224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东莞市
保护单位:东莞市尚正堂莞香发展有限公司
传统的莞香制作是将莞香树种至四五年后,把树身斩掉,只留尺许用泥土掩盖,让其抽旁枝两三年即可开土凿香头,每年十月凿几片。莞香第一次开凿取香俗称开香门。一般莞香的采集,是将含香油的木块大范围地凿下,再用人工精心地将无香油积聚的木质铲去,留下的油质部分就是莞香。采凿的莞香依质地分为“白木香”、“镰头香”、“牙香”、“沉香”等。
据清《贡摺》和《贡档》的记载看,东莞进香始于雍正六年,止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共记载了十批次。莞香制作技艺包括两大部分:一、种香与育香(辨土、移植、折枝、断根、开香门、育香)。二、采集与加工(采香、理香、拣香、合香、窨香)。
莒
▲读【jǔ】
1.姓
2.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一带。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剪纸(莒jǔ县过门笺)
项目序号:315
项目编号:Ⅶ-16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山东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莒县
保护单位:莒县文化馆
山东省莒县自古就有春节贴过门笺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历史十分久远。莒县过门笺是一种深受地方民众喜爱的优秀民间艺术样式,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其刻制工艺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
清代以前,过门笺只剪出穗头和花样,制作相对比较简单。民国初年至今,过门笺多由民间艺人照模板刻制而成。现在,过门笺制作以“借古开今”为原则,先按定好的尺寸设计出图案,而后以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根据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按尺寸裁好彩纸,将模板放在彩纸上,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有时也用木槌敲击刀具砸刻。过门笺的加工可分单色、多色和套色几种工艺,其中套色法是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置于蜡盘上按刻,刻完后调换纸的颜色、位置、纹样,以实形填补虚形,谓之“换膛子”。背面则用纸片粘贴住,使色彩更加丰富有序。
过门笺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透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农民的审美意识和农村的居住特点相适应,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它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构图美观,色彩鲜明,善于用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可以为历史、民俗、手工艺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资料。
鄄
▲读【juàn】
~城,地名,在山东省。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砖塑(鄄juàn城砖塑)
项目序号:862
项目编号:Ⅶ-86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山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鄄城县
保护单位:鄄城县文物管理所(中国鲁锦博物馆)
鄄城砖塑是由山东省鄄城县谢姓世家创始并传承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清代光绪年间,鄄城人谢光芳经反复实践,创出了独特的砖塑技艺。由谢光芳到谢振乾再到现在的谢学运,鄄城砖塑在谢家传承已历三代。自成一格的鄄城谢家砖塑保持了传统民间捏塑和土陶工艺的特色,构思巧妙完整,手法朴质率真,层次分明有序,线条清晰流畅,造型生动传神,流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情调。以谢家砖塑技艺制作的神庙、家祠等建筑的装饰构件在鲁东、豫西一带流布颇广,方圆千里皆有声名。
鄄城砖塑主要包括戏曲砖塑和花鸟砖塑两种类型,在总体创作中前者的比重相对更大一些,创作者往往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故事,通过笞邪恶、奸佞、丑陋的事物,融意识形态于审美创造,充分发挥了传统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为民俗学、传统伦理思想和地方历史文化等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绛
▲读【jiàng】
大红色,如~纱,红色的纱帐。
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绛jiàng州鼓乐
项目序号:88
项目编号:Ⅱ-57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山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新绛县
保护单位: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
绛州鼓乐演出现场
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据传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据直隶《绛州志》载:“岁时社稷,夏冬雨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新绛县志》也曰:“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等等。”
绛州鼓乐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
花敲鼓在绛州鼓乐中最具代表性。它所使用的乐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现有十几种敲奏技法,即击鼓边、敲鼓边、墨鼓钉、蹭鼓面、打鼓帮、抽鼓皮、磕鼓环、碰鼓架、单槌滚、双槌擂、槌相搓、槌相击、槌相打、捶相挑。这些技法构成绛州鼓乐独特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色彩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紧密相连。民间将绛州鼓乐分三路,各路各有常用曲目,南路有《叽呱啦》、《啦呱叽》、《扎咚呱》等,中路有《钉缸》、《麻雀踩蛋》等,北路有《牛斗虎》、《凤凰单展翅》、《狮子撩绣球》等。
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非遗项目:面花(新绛jiàng面塑)
项目序号:829
项目编号:Ⅶ-53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山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新绛县
保护单位:新绛县文化馆
山西新绛八旬老人用生肖虎面塑助力冬奥
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面花的起源与传统民间的饮食和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代面塑遗物表明,这种民俗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北方地区,面花塑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依照当地的习俗和惯例制作面花。这些面花制品形式多样、姿态各异,兼具供奉、观赏和食用等多种功能,也可以用作馈赠亲友的礼品,成为民间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这种自发的面花塑作活动充分展示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才能,使蕴涵在民间习俗中的文化传统得到自然的传承和彰显。各地不尽相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俗讲究造成面花艺术丰富的表现形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面花制品别致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将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装点得分外美丽。
新绛面塑俗称“花馍”,是流行于山西省新绛县一带的传统民间食用塑作艺术。早在宋代,当地人祭祀时就已开始用面塑来代替猪、羊等牺牲品。其后这种方法相沿成俗,在新绛一带长期延续下来。每遇岁时节令,人们便用模拟动物、瓜果、花卉等形象的面塑来祭祀神灵,同时也以之作为人情往来的馈赠礼物。在此情势下,新绛面塑技艺逐渐发展成熟。这种面塑作品内容和形式都极为丰富,品种多达六十余个。因受面团柔软特点和发酵状况的限制,新绛面塑在造型上极度简练概括,不重写实而以神似为主。
非遗项目:漆器髹饰技艺(绛jiàng州剔犀技艺)
项目序号:910
项目编号:Ⅷ-127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山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新绛县
保护单位:新绛县绛州漆器研究所
剔犀,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剔犀定型于宋代,其名称见程大昌《演繁露》等史籍。明代我国漆工唯一专著《髹饰录》也提及剔犀。我国著名学者王世襄等认为,剔犀主要产于山西省新绛县。
剔犀是将朱、黑、黄等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约0.3—0.5毫米)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刀口处可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断面层次,故名“剔犀”。同时,又因花纹多为回纹、云钩,流转自如,回旋生动,近代以来又称之为“云雕”。
剔犀是我国漆器工艺生产中较为繁杂的一种髹漆工艺。它从木材选料到裱胎、灰胎、髹漆、制图、雕刻、推光等各个工艺流程都必须严格把关,都要有多年经验的艺人操作,特别是髹漆必须在潮湿、不通风、干净无污染的地下室中进行。一般的涂饰80道左右,上一道漆,阴干后再上一道,各种色漆每层都要上好几道,几十道漆要用一个多月时间。整体阴干后,放一段时间才能描绘图案和雕刻,每一个图案都要一遍一遍地雕刻、修整,直到深浅、宽度、厚度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合格,而后再进行其他工艺。
了解非遗中的生僻字,不仅是人文素养的提升,更能引发对非遗的关注,保护非遗的热情。我们相信,非遗不生僻,才会有生机,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有形的、无形的非遗拉近与您距离,让大家从认识这些生僻字开始,学习了解它们。
文中部分资料及图片参考自:
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②如皋市人民政府网、如皋市文化馆网站、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如皋城建论坛微信公众号
③东莞人民政府网
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官网
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网
⑥莒县人民政府网
⑦山东省文化馆网站
⑧菏泽日报
⑨中国日报网
⑩运城市人民政府网
⑪山西新闻网、洪洞大槐树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如有错误或遗漏,欢迎广大读者留言指出!)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