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近现代画家们的动物画,世人皆知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还有一个就是本期主人公——李苦禅的鹰。在中国近现代大写意画家当中,除了颇负盛名的吴昌硕、齐白石外,李苦禅亦是个中好手。
李苦禅(1899-1983),原名英杰,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自幼出身贫寒,喜爱绘画艺术,曾任杭州艺专、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绘画以花鸟画见长,题材广泛,尤善画鹰。
他一生师从名门,当过教授,做过上宾,也当过拉车夫,卖过戏园票,当过地下党,也曾饱经批斗;他,家境贫寒,通过勤学苦修,终成为艺术史上少有的“大师”。
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由于家境清贫,生活过得比较拮据,每天靠拉洋车维持生活和学习,等攒够饭钱,便不拉车转而去齐白石先生家求教,如此以往。或许真就如俗话“苦难成就人生”之言,在尝尽了人生凄苦之后,终将赢得生命的彩虹到来。不久之后,李苦禅便成了一名年轻的国画教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李苦禅虽随齐白石学画,但他勤于思索,在画作上另辟蹊径,甚至有意地避开齐白石的画风与画法。除了技巧上他除了学齐白石以外,更难得的是,他研究古今中外大家的作品,从其他艺术中汲取养料,广撷博取、兼收并蓄,直至融会贯通。他说:“古人、外国人好的东西都可以学,路子要宽。青藤、八大、石涛要学,达芬奇、罗丹也要学,学人家的法子,画自己的思想稿子。”最终自创出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对此,齐白石曾有诗大加赞叹:
一日能买三担假,长安竟有担竿者。
苦禅学吾不似吾,一钱不值胡为乎?
品卑如病衰人扶,苦禅不为真吾徒。
此诗中,不难看出齐白石十分赞赏李苦禅学画时求精求变的创新精神。
在李苦禅长达半世纪的绘画生涯中,观察、思考、借鉴、学习始终贯穿一生,他的绘画既取法前代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又适当吸收西方绘画技法,而更注重实地写生。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八哥、鸬鹚、鹰等题材,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炼鲜明的独特风格。
李苦禅为了将鹰画得与众不同,他利用在北平艺专打下的素描功底,为鹰画了大量的速写。他不但研究鹰的结构,观察其动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还将写生与中国画的笔墨技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他的画论中他曾这样写道:“有不少人在速写上很有功力,却一辈子也画不到宣纸上去。为了留住速写感受,我往往在速写回来之后,立即进行笔墨练习,在宣纸上反复琢磨。久而久之,就能用笔墨深入地表现自己的速写体会。”所以他笔下的鹰笔墨豪放、气势磅礴,形象生动、构图奇特,别具特色。画家写意,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
李苦禅除了严以律己外,他对于教学要求亦是非常高的。在李苦禅看来,中国画是多方面艺术修养的结晶,要想把画画好,需要在画外下功夫,加强自身学养修为提高综合素质,具备广博的学识修养,不可胸无点墨。一个人如果只会泼墨作画,那仅仅只是一个画匠。要多读书,书读的多了,自然会使你的精神境界发生变化,境界变了,画的意境必然也会变化。这就叫“功夫在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