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情侣网名超拽——女女cp情侣网名二字

时间:2023-04-14 08:01:3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22年2月22日,《花束般的恋爱》(下称《花束》)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上映第八天,综合票房达到了4000多万元。

而同期上映的爱情题材电影《纽约的一个雨天》,即便顶着名导演伍迪.艾伦的光环,票房也仅有700多万元。

从去年在日本首映之时,《花束》就稳居豆瓣热门书影音Top3的位置,豆瓣评分更是达到8.7分,被不少影评人称为“2021年最佳爱情片”。

《花束般的恋爱》于2021年1月在日本上映,拿下了连续六周票房冠军,最终票房破38亿日元。在今年的2月22日,它又走进了国内的影院,再次登上豆瓣热门电影榜。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对爱好相似的年轻人在步入社会之后被现实毒打,而他们的爱情也变得一地鸡毛,最终被迫和平分手。

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凭什么吸引人?

这就是编剧坂元裕二的过人之处。

这段恋情,源于一段crush经历,就好像每天发生在你身边的情节;

恋情的发生,附着于年轻人喜爱的流行文化,男女主角的相遇,充斥着对书、影、音的谈论,符合现代文艺男女的那点喜好;

它的发展,也落在日常细节上,比如赶地铁、买卷纸。

正是它的生活流质感,让很多人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恋爱的影子。

在一个crush文化风行的时代,我们或许可以把这部电影看做crush经历的后续。当我们在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试图挖掘它的某种警示作用:

crush发展成恋爱可行吗?爱好高度相似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阻力?

流行文化潮里,年轻人们的crush和恋爱

在坂元裕二的剧本里,你能看到爱情的许多种样子,甜蜜的、炽热的、失意的、苦闷的,但无一例外,爱情的种种状态,都是通过他惯常细腻而温暖的手法呈现出来的。

23岁时,坂元裕二写出了世纪经典爱情神剧《东京爱情故事》

《花束》同样如此,它聚焦普通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为孤独的、自我的年轻人们制造了一个入口甘甜、回味略苦的、哀伤又浪漫的梦。

电影讲述了两个21岁的年轻人——八谷绢(有村架纯饰)和山音麦(菅田将晖饰)的爱情故事。

他们的相识带有一种文艺作品里特有的奇遇感,却并不凌驾于真实生活之上。

二人交错的时空在末班车时间的电车车站,搭话的契机是共同偶遇名人——错过末班车后,小绢和小麦在深夜咖啡店打发时间,而邻桌坐着创作《攻壳机动队》的名导演押井守。

之后他们决定延续这个夜晚,去了居酒屋,又去了“像KTV的KTV”。

交换放在书包侧边层里的书,大谈特谈喜欢的作家,又聊到最近想去的展览,他们惊讶地发现两个人竟然如此相似,就好像是遇到了另一个自己。

夜晚空旷的街道见证着只属于两个人的秘密,这个场景不禁让人想起《爱在黎明破晓前》,男女主在午夜街头边走边聊的场景,时间好像失去了存在感,美好的夜晚似乎怎么都不会结束。

《爱在黎明破晓前》里的赛琳娜、杰西,和属于他们的城市夜晚

这是不是很符合经典“crush”桥段?

难怪文艺青年集散地豆瓣上有如此打趣:这部电影是在我的生活里安装了摄像头?这简直就是豆瓣友邻的相恋故事。

由于不熟识,crush对象的存在和Ta本身,给了我们以无限的美好想象。

然而,正如巴黎的夜晚还是会结束,梦幻的crush经历总会迎来梦醒时分,杰西和赛琳娜没能如愿如时再会,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crush也几乎没有进一步发展。

那么,小绢和小麦为何会将这段火花般迸发的crush经历发展成恋爱呢?剧本里,情感发展动机的安排若稍有不当,恋情就会走向狗血,剧情也将跟着变得浮夸。

但《花束》恰恰足够真实、自然,因为全片充斥着男女主双视角的高密度内心独白。

据采访,剧本的雏形,源于坂元裕二写的绢和麦的日记。一开始,他断断续续地写了50多篇日记,并且在Instagram上收集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情报,最后才有了他的这第一部原创电影剧本。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恋爱真心话sp/ B站截图

坂元裕二灵光一现,随心随意地创作了这些日记,让剧本带了几分灵气,又因为他前期做的大量功课和他本身纯熟的剧本功力,所以电影中对特定群体孤独感的描述,都无比真实细腻。

那种孤独感是一种属于当代年轻人的、作为原子化个人存在的孤独感,它催生出我们的欲望——一种寻找慰藉、共情和出口的欲望。

小绢和小麦也同样如此。

小麦与学姐的关系,小绢偶遇约会对象却半路被放鸽子、关注恋爱博客,这些情节的设定都向我们传达了他们拥有一种排解孤独的渴望。

而小绢似乎更是一个对爱情有着浪漫想象的“文艺女青年”,因此她才会在咖啡馆分别时,冲上去告诉小麦,“那个人是押井守,对吧?”

一段由crush发展而来的爱情,从同好开始,由孤独催生,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纯真的爱情,是如何在社会这个澡堂里慢慢溺亡的

我们常说,学生时代的爱情是纯粹的,但成为打工人之后,爱情就变成了一种负重活动,在恋爱之上,有来自谋生的复杂压力。

毕业后,生存的压力也铺天盖地地向小绢和小麦席卷过来。

小绢被高压面试逼哭,后来考证,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由于画稿稿费无法维生,小麦最后去了一家电商物流公司。

在社会压力面前,他们所谓的爱好根本不值一提。

小绢参加高压面试十分受挫,小麦如此安慰她

他们以为,找到工作后,生活和爱情的道路都能越走越宽阔。

这当然是两人对“生活”二字的严重低估。爱情开始变味,以小麦社会身份的转化为起点。

从心高气傲的文艺青年变成服从于规则的职场人,小麦变得无趣、疲惫,甚至对小绢追求爱好进行冷嘲热讽。这样的转变让观众错愕、惊讶。但请别忘了小麦的家庭背景,以及这种家庭背景所赋予他的身份——一个典型的“东漂”。

小麦的老家新潟县长冈市,是一个离东京300多公里远的小城镇。

家中的父亲威严而强势,要求小麦毕业后回老家做烟花生意,小麦不肯,于是父亲不再给他寄生活费,这变成了他放弃画画,转而向社会妥协的直接原因。

而日本对男女社会身份期待的悬殊,也无形地塑造了男女主的矛盾。对小麦来说,男性身上有一副责任枷锁,他们因此要情愿或不情愿地为事业、家庭付出巨大心血。

恋爱就像两人三足的游戏,其中一个人改变了步调,而另一个人没有协同变化,那么这段爱情就会失去平衡。不过,如果他们都改变了,爱情是否会继续存在,这是另一说了。

小绢就是那个与学生时代相比,没有改变的人,她依然纯真、固执、沉溺在自己的小圈层世界里。

她讨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于是辞去了会计工作,成为一个派遣员工,去了自己喜欢的策划公司。除此之外,现实情况也并不逼迫她做出什么改变:她是东京人,家境良好,不用承担经济压力,完成过高的角色期待。

电影中,小绢的妈妈说:“进社会就像泡澡堂,进去前觉得痛苦又麻烦,进去后只觉得爽快。”这段话当时还被小绢嘲弄揶揄了一番,但没想到的是,后来在她的恋人身上一语成谶——进了社会大澡堂之后,她爱的那个小麦不见了。

小麦体会着职场的残酷,同时加倍地努力,想为跟小绢“维持现状的生活”奋斗,于是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留给了客户、市场、领导,抛弃了画画、书、音乐等等从前的爱好和信仰。

曾经他用“那些很厉害的面试官看《野餐》,肯定会毫无感觉”的话来安慰面试失败的小绢,而现在,他却成为了这句话中的“他们”,那群他自己曾暗暗鄙视的人。

小麦说自己也不会再为《野餐》动容了

这就是在成为大人的过程中,最吊诡、也最让人痛苦的部分——我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

缺乏自我表达的爱情,摇摇欲坠

恋爱虽然是两个人的事,但却无法共享自己的那一部分,就像我们找不到一种好方法,用耳机共享一首我们都喜欢的歌,因为一首歌的左右声道是不一样的。

直白地说,我们都活在自己对恋爱和伴侣的想象里。每一次现实境况的变动和被复杂化,都会引起一次想象的崩塌,而这样的崩塌,就是重新调整爱情的时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合。

《爱在黎明破晓前》

在暧昧期和热恋期,以爱为名的“滤镜”虚化了两个人相异的部分,看起来是我们接受并包容了对方的不同,但其实只是我们选择性地忽视了分歧,在这个时期,分歧当然是不太能伤害到感情的。

小绢和小麦并非“百分百合拍”,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佳偶天成,那些不同,早在浪漫的初遇夜晚就埋下了草蛇灰线。

小绢在看天然气罐电影的时候睡着了,而那正是小麦认为最有趣的部分,两个人的不同初见端倪,只是故事开场琳琅缤纷,悸动轻盈,一旦遇到不安和不悦,他们都会按下快进键跳过。

但双双走入社会后,在这样重要的磨合期里,快进键失效了,小绢和小麦必须直面被撕裂开的、血淋淋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分歧。

他们缺少的其实是沟通。

在爱情马拉松的后半段,小绢和小麦最大的问题是:把兴趣合拍等同于意识同步,把爱好相同等同于三观一致,把爱情当作一种迷信,把心灵相通当作爱情的魔法。

热恋时两个人爱去的夫妇面包店闭店了,小绢发信息告诉小麦,小麦的回复是:“去车站前买面包不就好了。”这个面包店存在的意味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同了。

为什么我们现在对所谓的“soulmate”“灵魂契合”这么痴迷,如此执着?

把爱情视作一种天生注定的迷信,其实不过是我们在偷懒,以为只要相遇的方式浪漫,彼此的文化消费习惯相似,对人生的决定也将相差无几。

这样看,我们很可能掉进了文化消费的陷阱之中,因为文化消费者们只是在用文化产物,比如电影台词、书籍金句、音乐歌词,用它们来拼贴着自己的想法,快捷地传输自己的情绪,却没有自我表达。

小绢和小麦的爱情,就是在这般消费主义的水月镜花中萌生的,一旦那层浪漫的迷雾散去,温室里的爱情根本无法抵挡真实生活的残酷。

电影进入尾声,残酷的美感迎来高潮。

小麦和小绢参加完朋友的婚礼,都默契地决定要在这一天说分手,结束这一段5年的恋爱。

坐在曾经约会的餐厅,小麦说,我不想分手了,我们结婚吧,但小绢问他,真的要这样降低标准吗?

正当他们对这段爱情的去留做了断的时候,邻桌坐下了一对年轻情侣,就像5年前的他们一样,穿着相同的球鞋,聊着音乐和轻盈的梦想。

那一刻,这段恋爱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狠狠撕开,他们惊觉两个人的感情已经面目全非了,二人冲出餐厅抱头痛哭。

至此,小绢和小麦的恋爱,画上句号。

电影中用鞋子更替的镜头暗喻二人社会身份的转变

这部电影在香港上映时的译名是《她和他的恋爱花期》,现在看来,这个名字似乎来得更加直观熨帖:恋爱就像限时盛开的花,总有枯败的一天。

就像电影里说的:开始,是结束的开始。

如果,小麦和小绢能够坦诚面对分歧、及时沟通,这段恋爱的花期是不是会延长一点,甚至安全转化成另一种恒久的关系呢?

此时,在恋爱还保有最后一点温度的时候选择结束,对于他们和这段恋爱来说,都是一种解脱和勇敢。

这个结局被很多观众形容成“BE”(Bad Ending,指悲剧结局),其实不然,因为每个人对BE和HE(Happy Ending,美好结局)的标准都是不同的。

也许对于小绢和小麦来说,能从crush发展成陪伴彼此5年的恋人,不管最后能否走进婚姻,这就已经是HE了。

也许对于千千万万个小绢和小麦来说,能途经一束花的盛开,即便只是曾经见证过它的美好,也已经是人生值得了。

花束般的恋爱,它脆弱、绚烂,它害怕面对风浪,害怕被迫做出成长的抉择,但它就是我们这些普通年轻人的恋爱。

跳出恋爱观的范畴来看,这个结局也让我们看到一重以“告别”为主题的人生哲学:告别,意味着成长,曾经拥有过的一切也不是消失了。

就像李宗盛说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