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我以爱之名断翼,成为好孩子!

时间:2023-04-18 10:30:4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毕业以后我认识了米粒,她说逃离家乡是因为穷怕了,家里人还重男轻女,总是对她很严厉。在家乡没有安全感,就选择离家但是呆在这里也没有任何安全感。我一下想起了以前。

我小时候和家人不亲,每次吵架都会吵闹一下再义无反顾地跑出家门。前路漫漫,我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不安和迷惘感重重叠叠。最终,我还是被家人找到,抓回去一顿暴揍和臭骂。

第二次和父母大吵的时候,我照样跑出了家门。一路上我边走边想着等会儿我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在绕了几圈以后就自己回了家。紧接着,我遭受了比第一次还要惨烈的臭骂和暴打。

从此以后,只要一吵架我就关上没有锁的房门,缩在那里不动不说,连眼泪也流不出来。最后我成为了一个大人眼里懂事的孩子。

那种感觉和米粒的感受如出一撤:害怕、没有安全感。这样的我们的确有些许相像,生活总是稳定不下来。性格敏感,自卑,缺乏自信心,一旦出现问题就只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敢吼别人,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然后就会选择逃避问题,经常觉得生活很丧。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习得性无助”,即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沮丧表现之一。

我们都提倡不能溺爱孩子,创设一定的困难情境来培养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的愿望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一味地进行挫折教育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无论小孩做了什么,家长总是不问缘由就开始狠狠教育。到最后发现自己误会了孩子,迫于面子也从来不会低下头和孩子道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两次也许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重复的多次发生就会导致孩子习得这种对生活的无助感,从而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