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三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三省一市共同使命。长三角地区在文化方面有很多内在的历史性联系,但其核心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仍有很大差异。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文化融合创新理念、破解文化差异性所带来的利益矛盾,形成多元要素共生叠加的融合创新体系和强大的数字文化生产力。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建立多元文化融合创新的发展观
文化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文化产业表现活跃,铸造了多元文化融合创新的新发展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从“旧思维”向“新思维”的融合创新。多元文化新思维要求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断增强文化认知边界,运用大融合思维、共同体思维、艺术化思维、数字化思维、价值创造思维、共生发展思维来谋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将长三角文化特色、文化品牌和文化价值符号,通过数字技术与多元文化要素叠加,形成长三角“数字+文化”的新思维模式。
从“小文化”向“大文化”的融合创新。从文化产业规律看,文化正在走出传统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影视创作的“小文化”,迈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文化”,文化产业的先导作用逐步强化。以“大文化”意识,赋能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高融合性、高渗透性等,实现“一市三省”文化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
从产业“边缘”向产业“中心”的融合创新。加大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要素整合、文化产业耦合的力度,把长三角“边缘”的零散碎片化的文化资源,整合成具有竞争力的“增长极”资源。按照高质量发展目标,形成若干个数字文化产业“中心”示范区。
从“大保护”到“新生态”观的融合创新。“十四五”时期,长三角不断打造“文化记忆和非遗传承”“生态文明与城市遗产”“创意设计与数字人文”“文化产业链与集成反馈”等融合创新的新生态观,有力推动数字经济生态集聚区发展。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集聚区
数字产业示范区是文化创造力、影响力和传播能力的承载体,要充分发挥“数字+”的作用,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多元文化融合集聚效应,增强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打造高成长型数字文化产业引领区,从点、线、面三个立体层次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具体而言,在点上实现文化科技融合关键技术工程的突破,在线上开拓文化科技创新亮点工程,在面上推进文化科技骨干企业培育和人才培养的跨界工程。
形成“一体化”联盟共生的示范区建设。依托数字经济示范区做强“长三角文艺联盟”“文学联盟”“长三角动漫产业联盟”“文创特展产业联盟”“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影视制作基地联盟”等建设,实现“文化+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数字经济模式,把技术实现功能与集聚区优化功能充分融合,最终形成以数字文化产业共生的示范区。
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共同体建设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长三角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改变了传统的产品价值形态,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为长三角共同体的协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共同体发展的新业态。在供给侧方面,实现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文旅、数字会展、数字产品可视化等产业合作,形成覆盖从设计、生产、运营、管理,到产业链协同的全链路数字文化产业。从需求侧看,形成从城市到乡村,从主干网到连接最后一公里的全域化数字产业服务消费体系。
提升数字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建设。通过长三角共同体数字化平台(共同体)建设,实现软件集成、统一关联模型、多领域优化、数据、知识等技术的融合,并能与主流VR、AR、MR、3D全息成像等应用环境实现无缝集成,形成全新的数字化产品。
融合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
创新驱动、跨境联动、市场运作和国际合作将成为长三角文化合作的常态,推动多元化和制度化的联动机制值得期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当高度重视文化融合创新,共同编织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形成文化产业与国家战略融合、文化产业与新基建融合、文化产业与江南文化融合、文化产业与共生发展融合和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等,最终推动“十四五”融合创新行动计划的一致性。
在文化产业序列发展中,建立全域性的“新文创”产业推进示范工程。长三角政府通过与腾讯、阿里等网络公司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专业化设计,实现在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图书馆、影视创作、创意设计、动漫设计、数字文旅、数字文学、名人故居、电竞产教和城市记忆等业务的新文创示范工程。开发全景应用App,连接多元的文化创意主体,形成更完善的共同体文化生态,实现文化产业新生态示范工程。
“十四五”时期,在金融、投资、税收、企业上市等经济政策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行动,形成文化融合政策实施细则。尤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多元发展,健全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等加大协调力度。
总之,通过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破除文化传递和交融的壁垒,有利于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竞争能力,促进全区域数字文化产业水平,从而提高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研究员)
作者:高晗
编辑: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