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人物志0029:刘备麾下的首席说客——孙乾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孙乾,字公祐,是三国时代刘备麾下的文官,也是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被描述得比较“矛盾”的一个人物。
一开始,陶谦病重之时,曾对孙乾大奖褒扬,并强烈推荐其辅佐刘备治理徐州。
到后来,刘备跃马檀溪,见到司马徽的时候,孙乾却又在水镜先生口中得了个“白面书生”的评价。被讽刺为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人物,不是经纶济世之才,也无法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事实上到底如何?孙乾这个人物,到底有没有才能?他在刘备麾下从事二十年,又是担任着什么样的职务?
关于这些,我们还是需要翻开《三国志》等史料,去探寻一番。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司马徽那句关于“白面书生”的评判,完全是小说中的虚构。据史料记载,司马徽只是向刘备推荐过卧龙凤雏,并没有贬低过刘备身边的其他人。
其次,通过史料分析可以得知,孙乾在刘备麾下,也算得上是有一定分量的人物。因为所有关于三国的史料上,都有他的事迹记载,而且在《三国志》中,还有关于他的独立传记(位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和《三国演义》上描述的不同,孙乾并非是陶谦在弥留之际,推荐到刘备麾下的。早在刘备入主徐州之前,孙乾就已经在徐州有了一定名望,而且是师从于当时的儒学大家——郑玄。(《三国志》记载:先主领徐州,辟为从事郑玄传云:玄荐乾於州。)
说起来,这个郑玄可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不仅通晓儒家经典,还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代表了汉代学术的最高成——郑学。尽管并未出仕为官,但其声望名气绝不在当时大名鼎鼎的经学泰斗——卢植之下。
所以,孙乾既然能够拜在郑玄门下为弟子,还能得到后者的推荐出来做官,说明他肯定也具备相当的才能。于是,在陶谦去世,刘备领徐州牧之后,孙乾也在第一时间受到重用,并从此开启了他跟随皇叔流浪的旅程……
孙乾在刘备阵营中,主要是担任什么职务呢?我们还是翻开《三国志-孙乾传》来看看。
孙乾的传记很短,全文短短几行,连同标点符号一共才152个字。其中主要记录的,除了孙乾的名字籍贯之外,大多都是其“外交工作”的经历。由此可以看出,孙乾在刘备麾下的主要职务,主要是“说客使者”的工作。
要知道在乱世当中,作为一方诸侯,其外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可以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利益和命运。
而且,在刘备手下干外交官,更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众所周知刘皇叔出道晚,起点低,除了顶着一顶“皇家亲戚”的帽子之外,再无别的资本。而孙乾作为刘备的“外交喉舌”,一边要跟着刘备四处颠沛流离,一边还要四处出访各大诸侯,为弱小的刘备集团,争取生存的空间,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而事实上,孙乾的每一次出使他国,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而且还能将凡事都打点得相当完美,深得刘备的心意。可以说,实力弱小的刘备集团,在乱世中东躲西藏,始终能找到落脚点,并且遭遇多次失败打击而不致覆灭,孙乾绝对是在外交方面立下了大功。
当然,孙乾最闪光的时刻,还是在公元200年前后,那时候刘备在与曹操的战斗中屡战屡败,不得不四处流浪,东躲西藏,委身于其他诸侯门下。这时候的孙乾,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在为刘备南奔北走,出使联络。试想在这种燃眉之急的时刻下,孙乾在外交上的工作哪怕是失败一次,整个刘备集团,就很有可能会陷入无路可去的尴尬境地。
我们来看看孙乾的表现: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借征袁术之名逃离许昌,重据徐州。立足未稳的他急需强援,于是派孙乾出使河北,欲与袁绍联合。孙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袁绍帐下一番慷慨成词和利弊分析,就说得袁绍立即发兵黎阳,与曹操大军对峙,为刘备大大减轻了军事上的压力。
尽管与袁绍的联盟,并未能保住徐州之地,但至少搭上了这么一个强大的盟友。使得刘备在兵败过后,尚能逃到袁绍那边暂且容身。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孙乾又作为刘备的使者,和糜竺一起出访荆州,并赢得了刘表的首可。使得刘备集团在汝南的作战失败过后,又能在南方的荆州,找到一个新的落脚点,得到喘息和恢复元气的机会……
而且,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袁绍,还是刘表,对于前来投靠到刘备,都予以了“上宾之礼”,不单是出城百里相迎,还给钱给兵甚至借地盘。这其中,固然有刘皇叔个人魅力和政治斡旋的因素,但是作为外交官的孙乾等人,能够打点好这一切,明显也是功不可没的。
除了外交方面的工作以外,孙乾还不时跟在刘备身边,作为随从和副官,随刘备拜访他人,并参与议事。据《三国志-孙乾传》记载,刘表与刘备议事的时候,经常都会带上孙乾一起。(后表与袁尚书,说其兄弟分争之变,曰:“每与刘左将军、孙公祐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
由此看得出,孙乾的情商应该很高,不仅深谙诸侯之间的外交之道,而且口齿伶俐,善于言辞。无论是作为外交官还是随从,他都是十分称职的。
最终,孙乾也算得上是功成名就,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不低的评价:
《三国志》: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於世。
《郝氏续后汉书》:干(孙乾)、雍、籍、宓,材咸适用。
写到这里,我们不免又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罗贯中要在《三国演义》中,借司马徽之口,贬低孙乾等几人呢?
其实,这是整部小说中,世界观构成的需要。
事实上,《三国演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部“战争”+“谋略”类的小说,作者想突出的,主要是“勇”和“谋”两方面的元素。所以,整部小说中对于战争的过程和计谋的策划,往往都大大加以渲染,从而会忽略掉其他的一些东西。
熟读演义的读者都应该会发现,在小说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般都是“猛将”和“军师”这两个角色。前者主要负责斩将立功(如关羽,张飞,马超),后者主要负责谋划用计(如诸葛亮,庞统,法正)。所谓文武双全者,也指的是既能战场杀敌,又有谋略者(如赵云,姜维)……
所以,负责后勤、经济、外交等工作等简雍、孙乾、糜竺等人,在罗贯中笔下,自然是得不到太好的待遇。因为他们并不擅长出谋划策,也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能力,不符合作者在书中所要树立的光辉形象。
而且,“夜访水镜先生”这段戏,本身又是在为诸葛亮出场而作的铺垫,为了烘托诸葛亮这样一个经天纬地的牛逼人物,作者肯定是要找些人出来作下对比。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剧情:
罗贯中借司马徽之口,先是肯定了关羽,张飞,赵云三人的武力水平(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
然后,顺带着又鄙视了糜竺,孙乾,简雍三人的谋略水平(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接着,再告诉刘备,当今天下有大才的人,只有卧龙和凤雏两人,你只要请出了他们两人中的一人,就肯定能打败曹操,兴复汉室……
是的,这都是小说中剧情构建的需要。罗贯中要全力打造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的完美形象,故需要层层铺垫,步步烘托。甚至不惜虚构故事剧情,以贬低其他人物为代价,渲染卧龙出山的气氛……
然而,谁都知道,现实中并没有小说中诸葛亮这样的完人。一个人哪怕能力再强,再能独当一面的人,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事必亲躬……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孙乾,糜竺,简雍等人,作为早期的“文官三人组”,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他们负责的经济,后勤,税收,外交等工作,并积极为刘备四处奔走,处理内外各种事务。虽然他们的才能,比不上后来的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但是他们为刘备集团所立下的各种功劳,还是有目共睹的。
据史料记载,刘备在平定了益州以后,身边的文武官员斗得到了封赏。其中糜竺地位最高,被封为安汉将军,为群臣之最;而孙乾和简雍则仅次于他,分别为秉忠将军和昭德将军。三人的官职地位,都在诸葛亮之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简雍是刘备的发小,从小就是铁杆兄弟。糜竺身后是世代经商的大家族糜家,一直在经济上支持着刘备,而且还和刘备有亲戚关系(糜夫人)。而孙乾,则完全没有这些关系的铺垫,他在刘备麾下,就完全是个打工的身份。
也就是说,孙乾最终能与这三人并列,在蜀汉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本事。
就此,我们可以给孙乾这个人物,打上一个简单的总结:
他的资历随比不上关羽,张飞,简雍这些元老人物,但跟随刘备时间也很早。他不擅长出谋划策和战场用兵,却有着极高的个人魅力,和出色的外交才能,并一直在刘备麾下从事着外交说客的工作,算得上是刘备集团中的“首席外交官”。
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投到刘备麾下开始,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孙乾几乎经历了刘备集团的整个创业过程。从徐州,到荆州,再到益州……从东躲西藏,四处流浪,到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割据一方……
正是因为他的辛苦奔走,四处外交,才保证了刘备集团能渡过最艰难创业初期,在乱世之中维持旗号,没有过早陨落在群雄逐鹿之间。
一句话:孙乾在刘备集团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绝不容小视!
PS:孙乾在刘备早期文官三人组中,是最早离世的。关于他的死因,史料并无记载,只能大致推测,可能是由于长期的东奔西走和风餐露宿,拖垮了他的身体,导致英年早逝。
为刘备“兴复汉室”大业而操劳了半辈子的他,最终也未能看到蜀汉立国,刘备登基称帝的那一天。
而今,孙乾的塑像,依然矗立在成都市武侯祠中,供来往游人瞻仰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