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苗月“苗月新简历?

时间:2023-04-19 19:03:4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10月10日下午,电影《十八洞村》编剧、导演苗月接受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独家专访。记者 傅聪 摄

独家对话电影《十八洞村》导演苗月——

“精准扶贫”的背后,是人与土地的关系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婷婷 易禹琳

从开始插秧,到长成一片绿色的地毯,充满诗意的画面里,影片跟着十八洞村的季节在流动。田园山水讲述着湘西人民对土地的热爱与依恋,大爱与大美。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影片《十八洞村》将于10月13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影片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大背景,取材于湘西十八洞村的真实事迹。通过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在脱贫的过程中发生的观念上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改变,用诗意的电影语言描叙当下乡村居民的内心世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引发人们对于如何脱贫和怎样才是真正脱贫的思考。

“《十八洞村》是一个窗口。村庄的变化不止来自物质和环境,更源于村民的内心,正是这种由心向外产生的变化帮助脱贫摁下快捷键。”10月10日,电影首映式之后,曾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导演苗月,在接受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独家专访时这样说。

10月10日,电影《十八洞村》湖南首映。编剧、导演苗月携领衔主演王学圻、陈瑾等现身首映式。

【对话苗月】

<<< 透过十八洞村这个“窗口”,聚焦全国农民脱贫攻坚的大场景

新湖南: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湘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您如何通过十八洞这个小山村,来反映全国农民脱贫攻坚的大场景?您希望呈现给观众一个怎样的十八洞村?通过电影,我们将看到一个怎样的十八洞村?

苗月:电影从采访、写剧本到拍摄完成历时13个月。我不仅仅只是在十八洞村采访,还在周边很多乡村搜集故事素材。这些采访,我写了满满一个笔记本。我没有能力、也绝不会瞎编乱造,所有的人物,都有原型,都取材于真实。

我遇到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现在电影主人公杨英俊的原型。老头刚放牛回来,坐在那里,特有气质,但根本不搭理我。后来我每天去找他聊天,他慢慢放下芥蒂心,跟我讲他的故事。每次长谈之后,我都觉得我获得了生活的源泉。

还有一点,我即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同时也是编剧,我能在拍摄现场随机地改变剧本细节和拍摄思路,按照当时临时出现的场景和灵感,增加了电影的在场感和活泼性。

我们今年5月刚刚开始拍摄时,正好是湘西插秧的季节。三个月的拍摄,经历了他们从开始犁田到插秧的整个过程,拍摄结束时,秧苗已经长得很高,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绿色的地毯。等到稻子成熟的时候,我们的航拍团队再一次进入拍摄,实际上整个电影就是跟着十八洞村的季节在流动。

我们想写一个好看的故事,用电影语言表现一群活生生的人,但又不局限于这片土地和这群人。通过这部电影,通过十八洞村这个“窗口”,让更多人看到大历史背景下中国乡村现在的面貌,看到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次重大的变革,让大家透过艺术的表达更感性地了解精准扶贫。

电影《十八洞村》剧照。

<<< 农民心系土地,无法眼睁睁看着田荒掉,最打动我们

新湖南: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您如何理解“扶贫”?拍完电影之后,您的感受有何变化?您觉得“精准扶贫”的灵魂是什么?

苗月:从去年8月,我第一次走进十八洞村开始采访、写剧本,在此之前,我对“精准扶贫”这四个字的认识其实还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性的层面。拍摄完成之后,我觉得电影所要讲述和传达的,已经不只是狭义上的“十八洞村”了,不再是某个具体的村庄,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代表着整个国家摆脱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生活的决心。

我认为“精准扶贫”的灵魂是共同富裕。拍完这部电影后,我更加深刻地感觉到,真要为党和国家这样一个伟大的举措点赞。“扶贫”这个概念,其实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但这次的“精准扶贫”,我们帮扶的是中国最后一批贫困人口,也是最需要帮扶的人。

新湖南:拍摄过程中,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苗月:有一天,我们遇见一位正在犁田的老人,已经80多岁了,四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他的生活费其实已经不缺,也有机会去城市里过上更优渥的生活,但他就是不忍心放弃这片田土,每年只要到了插秧的季节,他就会下地犁田,把秧插上。他无法眼睁睁看着田荒掉,这是最打动我们的地方。

电影《十八洞村》剧照。

<<< 电影从“精准扶贫”切入,表达人与土地的关系

新湖南:中国人对于土地有着特殊的依恋,土地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深沉的情感。在电影中,您如何通过女性的独特视角和镜头语言,在这样非常“主旋律”的剧情下,将包裹着人与土地的深层关系向观众层层剥开?

苗月:采访、搜集故事的过程,常常让我泪流满面。女性的视角可能会更细腻,对村民的心灵世界更能感同身受。

正是如剧中主人公杨英俊这样一批老人,与土地有着最深的情感。杨英俊从部队回来是可以去工人的,打工大潮的时候也可以进城打工,但对田土的深情将他留在了这里。土地是我们的根,而他们在坚守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电影希望向观众传达的正是人与土地的关系,他们不仅是我们需要帮扶的对象,更是值得我们给予最深敬意的一个群体。

同时,也想告诉大家,如何既不离开土地,又能从土地上得到应有的物质财富,坚守土地的人不应该是贫困的。电影里有一句话:“我们依然要种地,但我们不当贫困户,我们要当种地的‘土豪’。”

电影从“精准扶贫”切入,但我们想挖掘和表达的更深的内核,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我们想将观众的视觉延伸到历史层面,整个社会发展的层面,在更广阔的纬度上,探寻和讲述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交融。因为精准扶贫的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也是留住乡愁,呵护土地,保住绿水青山,让我们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过着更富裕的生活。

<<< 精神力量帮助物质脱贫按下“快捷键”

新湖南:我们知道,除了物质脱贫,还有精神脱贫。主人公杨英俊的扮演者王学圻说,“扶贫先要扶的就是精气神。”您如何抓取大时代背景下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波澜和转变?能否举例一两个创作故事或细节?

苗月:在实现物质脱贫的过程中,精神脱贫其实是同步发生的。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持,他们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物质上的脱贫。

电影里有一个扶贫工作队的队员,在扶贫过程中,可以看到他和村民们有越来越多的情感介入。有两句台词让大家很触动:他第一次到一个村民家喝酒,主人公杨英俊突然看着他说:“你吃饭的时候很像我儿子。”他接着说:“你喝酒的样子很像我爸。”这样一种非常平淡、普通的互动,却很让人感同身受。

影片的最后,正是这位年轻的扶贫工作者,倾诉了他的心路历程,他觉得,通过扶贫,他自己也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贫”,获得了一种对生命认识的飞跃。

新湖南:在刚刚结束的首映式上,您说您是半个湖南人,因为母亲是湖南湘乡人,这部影片也是献给自己的母亲。

苗月:抱歉刚刚在首映式上说到母亲情绪有些失控。母亲离开家乡后,很少有机会回来。现在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也不允许。那就通过看我拍的电影回到家乡吧。我斗胆将这部电影也献给自己的母亲,了她一个心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婷婷]

下一篇:返回列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