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都希望兔年和虎年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不同,我想,也包含了我们自己的成长。
我把面对疫情这三年,持续给我力量,给我启发的金句装进了3个锦囊,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你,希望你在兔年一路开挂。
锦囊一 害怕与勇气
《权力的游戏》这部美剧中,有一句我非常喜欢的台词:
《权力的游戏》 剧照
“人在害怕的时候勇敢,才是真的勇敢。”
2020年大年初三,我和太太带着孩子急急忙忙从老家回到上海,当时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回到上海后,只能待在家里,去超市买菜,每次都要买够一周的量,每个人结账的时候都是满满一车,生怕下一次超市就空了。
到了开学的时间,孩子不能回学校,虽然有在线网课、空中课堂,我依然担心这样的学习孩子能学到知识吗?孩子一旦拿到手机、Pad就想玩游戏,应该怎么办?
说当时不慌,那是假的。
对于刚创业2年的后先,能不能挺过这场危机,说当时自己心里有数,那肯定也是撒谎。
一晃来到了2022年,本以为熬过2020年,度过2021年,2022年可以迎来转机,结果从3月初我又被封控在家。本以为只是暂时的动态管理,没想到这一封,就到了6月份。
虽然对新冠已经不像2年前那么无知、茫然和担心,但是铺天盖地的消息,也的确让人感到担心。
还好我们坚持到了6月,上半年损失的,下半年努力补上。
结果到了12月,正在做最后的冲刺时,疫情管理政策突然放开,客户、学员,包括我自己都阳了。前脚还在沟通培训安排,过了两三天就得到通知,培训延期。
虽然已经没有那么担心症状,但是突如其来的变化,依然让我们措手不及。
疫情这三年,有太多可以抱怨、可以吐槽的事儿,也有足够多的理由可以担心、迷茫和害怕。但是抱怨了、吐槽了、担心了、迷茫了、害怕了,然后呢?
然后还是得继续抬头,勇敢的前进。
罗胖在跨年演讲中讲的第一个故事,深圳“龙华哥”,37岁,经营工厂失败,还欠了200万的债。你说这个时候他慌不慌,害不害怕?但是龙华哥没有停下来,而是勇敢的走出去,发现一个帮电动车补窟窿的活儿,虽然这和开工厂没法比,每天的收入也就三五百元,但是他至少勇敢地再启程了。
罗永浩,欠款金额上亿,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碰不到的数字,但是老罗并没有害怕,而是放下一个CEO的身段,上综艺、做直播,硬生生的把这笔天文数字给逐步清零。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
“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 —— 塔勒布
“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更强大。” —— 尼采
海明威
塔勒布
尼采
2023年,是我们真正和疫情共存的第一年,我们可以害怕,但更要勇敢。
锦囊二 认知与自我
面对未知,如果只有勇气,一个劲儿的用蛮力,肯定也是不行的。
尼采说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更强大。这句话里漏了一个关键词,尼采并没有说清楚,是什么必将使你更强大。
杀不死你的,是困境,但是,是困境使你更强大吗?不,真正塑造英雄的不是困境,而是从困境中获得的反思。
换句话说,成为英雄不是靠大块头,而是大智慧,也就是高超的认知能力。
什么又是高超的认知能力呢?
罗曼·罗兰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 罗曼·罗兰
生活的真相又是什么?是矛盾,是冲突。
“一流的智力,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 —— 菲兹杰拉德
菲兹吉拉德
我在万维钢精英日课里看到了这样一个研究成果:
牛津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加法尔说,孤独是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温床。她研究过很多在西方长大、后来成为穆斯林恐怖分子的人,这些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有强烈的孤独感,感觉被社会抛弃了。
为什么孤独会使人极端呢?
我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里经常会出现两个声音,比如一个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多吃两口没问题”,另一个声音说“不,你要控制体重,控制饮食”。这两个声音互相争论,无论结果如何,你考虑问题至少是多角度的。这样,你才有可能客观地分析事情。
但是有极端主义的人不是这样的。他们一个人的时候,会感到孤独,头脑里只有一个声音,看问题就只能看一面,就容易走向极端。
加法尔举了个例子:
一个中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这本来是个小事儿,就算老师批评的不对,也可能是一场误会。
但是在一个走极端的人看来,这就是老师在故意针对他,他甚至能想到整个社会都在跟他作对。而如果这个中学生是个少数族裔,从小就被同学和老师冷落的话,这种感觉就更强烈。
这个时候如果他没有一个能帮他提供不同视角、不同思路的朋友,但是,却出现了另一个利用他的极端认知的“朋友”,当然这个朋友要加引号,他就会丧失自我,更加极端,甚至变成恐怖分子。
所以,如果看世界过于简单,而且没有办法修正、弥补自己的认知,就像开车的时候只会右转,那肯定会出车祸。
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平时不会这么极端,也不会成为恐怖分子,这个加法尔的研究太特殊了。那我再举一个例子,卓克老师曾经谈到过互联网对自恋人格的影响,他是这样说的:
一个人只要登录了自己的账号后,一般情况下,算法就会把它认为适合你看的内容首先推送给你,越符合你的观点就越有可能被你看到,于是你对很多问题的观点都处于被溺爱的状态。这样的环境就是培养自恋的温床。
其实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信息茧房”效应。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获取信息的单一,造成的认知局限。而互联网由于他本身需要更高点击率和浏览量,势必提供给你的,就是你一直在刷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疫情如此复杂的局面下,有些人只看到了囤菜、囤药。实施封控管理时,有些人看到的是新冠致死率很低,觉得这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就大喊着,赶紧放开吧!而真的一旦放开后,他们看到的又是大量因新冠而死亡的消息,大喊着太恐怖了。或许这些都是事实,但却不是全部的事实。
把局部当成全部,这不就是以偏概全吗?
一个以偏概全的人,只能随着信息的变化而慌慌张张地做出应激反应,不能通过综合分析更多不同甚至矛盾的信息,做出更加沉稳和理智的决策。
山本耀司
我这两年经常念叨山本耀司先生的这句话: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 山本耀司
我为什么对这句话很着迷呢,因为我觉得山本耀司洞察到两个很重要的东西:
1 人需要反思,需要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件中去反思自己以前的认知,这就是一流智力的要求;
2 我们提升认知不是为了显摆自己,不是为了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显得很厉害的样子,而是为了认识自我。
岁月静好时,适合享受生活;
面对挑战时,需要认识自我。
锦囊三 远方和苟且
高晓松在记录自己特殊的那段人生经历时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很多人只看到了“诗和远方”,忽略了“眼前的苟且”,但事实上,远方和苟且都很重要。
茨威格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 茨威格
我和曾经的一位准合伙人讨论过是否要一起创业。
我问他:“你确定是要做培训吗?还是不太确定?”
他说:“是不是培训不重要,关键是要赚到钱,赚到了钱,可以再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相信他说的是当时的真心话,这句话也没有逻辑问题,但是使命是不能讲逻辑的。
我说:“不管走哪条路,都会遇到困难,甚至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如果看到不赚钱就换赛道,这似乎是聪明的办法,但是换来换去,可能损失更大。”
他也承认我说的有道理,不过他依然无法强烈地感受到培训是他的使命。
最后我们没有一起创业。不过我们都还是在各自的路上,做着培训。
陈海贤在《了不起的我》这本书里说:
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生计代表的是一种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事业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使命则变成一种我们为职业对象服务、奉献,甚至牺牲的关系。正是对职业背后关系的认同,我们被逐渐塑造成有技能、被需要、肯奉献的专家。我们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扩展了自我的概念。
万维钢在《精英日课》中说:
使命是一项等着你去做的事业。这个事业是长期的“工作”,你可能要投入一生的力量。你得跟它立一个誓约。你可以选择职业和职业生涯,但是你不选择使命 —— 你是被使命选择。有一天你突然强烈地感到一个召唤,你觉得这件事儿必须得做,而且必须由你去做,这就是你的使命召唤。
你可能会想,很多人都没有找到使命,不也活的好好的吗?
是的,如果只是要活着,有没有使命确实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你想让自己活得不一样,使命就非常重要了。
这两年我关注了一个视频号,星球研究所。起因是看了他们出版的书《这里是中国》。
所长耿华军在这本书的序言一开始,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
有一天,要将中国的雪山看遍。
有一天,要将中国的江河看遍。
有一天,要将中国的城市看遍。
……
不仅仅是看遍,我更希望能认知它们,同时能将这种认知转化为文字,让更多人喜爱它们。
写这套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介绍中国,而是让更多人通过文字喜爱或者说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有这样的使命感,才使得这本书完美的融合了科学性和艺术性。
我看完电子书后,毫不犹豫的买下了纸质书,收藏起来。
同样的一件事,在有使命的人手里和只是想通过这件事获得收入的人手里,会呈现肉眼可见的不同。
现在,很多人都在拍旅游短视频,我相信一部分人是真的喜爱旅游,而另一部分人只是希望获得流量和点击率,然后带货、变现。这两类人拍出来的视频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一目了然。我曾经听短视频的圈内人说:旅游视频有两种,一种叫“房琪”,一种叫其他。
巴菲特
“你人生的起点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抵达了哪里。” —— 巴菲特
要抵达哪里,可能一开始自己也并不知道,但不能放弃寻找。
不断寻找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困难,甚至是自我怀疑。保护你心中的火苗不熄灭的,不仅有对美好远方的向往,也有通过眼前的苟且形成的铠甲一样的习惯。
罗曼·罗兰
“一个人如果到了危急时刻,他身上的一些‘习惯’会像一副铁甲一样保护着他,使其即便身处危急时刻,内心仍不会垮台。” ——罗曼·罗兰
行为科学关于习惯的研究结论是: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其它的95%的行为都是源自于习惯。这几乎也就是说,是习惯,而不是逻辑,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说: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有人问贾行家,怎么建立写作的习惯啊?
贾行家说:先写起来再说。
贾行家还分享了芝加哥大学创意写作教授 多萝西娅·布兰德的一个金句:“如果你必须写,那你就能写。”
罗振宇的罗胖60秒,坚持了10年,在2022年的12月21日正式结束。他在跨年演讲中分享了是怎么坚持讲完这10年,每天60秒的。
有人问他:10年,那么长的时间,有没有没选题,写不出来的时候?
罗胖说:有啊。尤其是刚开始的三个月。他还记得有一天深夜三点,还有三个多小时就要发语音了,他却坐在那里,就是想不出来要说什么,那种痛苦,至今记忆犹新。但是后来好一些了。痛苦着、痛苦着,也就习惯了。
更重要的是,罗胖学会了一件事:和这60秒“共存”。
什么是共存呢?就是他每天的生活,无论是开会、读书、见人、听课,甚至是吃饭,都无时无刻地在寻找这60秒的素材。所以,罗胖在这60秒上花的时间,可不是每天60秒,而是这10年间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们做了一个音频节目《胡言楠语》,已经进行到了第152期,我也经历过罗胖说的心路历程,所以,我也理解布兰德说的:“如果你必须写,那你就能写。”
坚持就是胜利,说的不仅仅是坚持这个品质,也不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机械重复,而是坚持做事,把眼前的苟且做成习惯,用习惯筑成通往使命的道路的过程。
如果你也坚持过一件事,我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
对于已经到来的2023年,以及即将到来的未来,希望你找到自己的远方,也能抓住眼前的苟且,活出精彩的人生。
三个锦囊送给你,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能祝你一臂之力。
祝你新春愉快、大展宏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