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时候谁还没做点“蠢事”呢,随着年岁的增长,每每聊起小时候的事都是满满的回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小时候的老物件现在已经不多见甚至见不到了。下面这些在89年代农村常见的物件,80、90后的老伙计们,你们还认识几个呢?
一、带开关的灯头
小时候家里的灯远没有现在复杂,小作业时就是一展白炽灯发着昏黄的灯光陪伴着自己。为了开关方便,家里给配了一个带开关的灯头,红色那头伸出来就是关上,绿色那头伸出来就是打开。
二、松紧带
农村小时候家里的条件都不好,很多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完剩下的,家里人就会用缝纫机改小一点,条件稍好的还会自己买布回来做衣服,做衣服尤其是裤子就离不开松紧带,那时候去供销社买松紧带,供销社的营业员会拿一把竹尺子一下以下得量。另外,女生喜欢玩的跳皮筋用的也是这种松紧带,现在还自己给孩子做衣服的家庭已经几乎没有了,小孩子都玩上了手机、平板,再也见不到女孩子一边跳,一边唱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的儿歌的场景了。松紧带也就没有了市场,基本也见不到了。
三、纸包
纸包有的是用一张纸叠的,有的是用两张纸叠的,放学周末小伙伴一人手里拿着一摞相约在村口战斗到天黑,谁把对方的掀翻过来谁就可以把对方的纸包赢走,为了不让纸包被轻易掀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里面加上砸平的罐头盖。厉害的小伙伴战斗一个星期,当废纸拿去卖了能换两颗糖回来,那时候的糖是格外的甜。
四、狗尾巴草小兔子
小时候秋收都会跟着上山抓蚂蚱、螳螂烧着吃,烧豆子、花生吃,还喜欢去摘一把狗尾巴草回来编成小兔子。
五、喷药壶
以前,谁要是有一把喷水枪那就是村里孩子的头,没有喷水枪的都会拿家里的用来喷药的塑料喷壶,在下面的水箱里面装满水,挤压活塞就能像喷水枪喷出水来,但是因为喷出的是水雾,所以喷不远。
六、热水袋
小时候的气候比现在要冷很多,记得那时候每年冬季都可以到河里滑冰,结的冰一上午都凿不开,现在也就是薄薄的一层。在学校住宿,为了晚上睡觉能暖和点,家里都会给买一个橡胶热水袋,有时候半夜睡着觉听到哇的一声,那不用说一定是热水袋漏水了。
当然,现在也有热水袋,只是材质升级了,外面也会有一层绒布,还有的加入了放热装置,插电就能暖和,不需要自己灌装热水了。
七、提篮
以前的塑料袋还是非常金贵的,赶集的时候大人都会拎上提篮,而提篮是用包装箱子的扎带编制的,所以那时候扎带就是好东西,不像现在都当垃圾扔了。
我们常说社会在发展,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倒觉得这种提篮应该提倡起来,不仅可以将废物再利用,还能减少塑料袋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只是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塑料袋的方便,不再愿意使用这种自己编制的提篮而已。
八、袜撑子
小时候物资缺乏,袜子不能像现在,破了就扔了换新的,如果两双都破了,就会取一双相对比较好的,把另一双剪了取材料补袜子,因为袜子是相对立体的,放在平面补出来的不舒服,也不好看,就有人发明了袜撑子,将袜子套上去再补,能补得更平整。
九、顶针
顶针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神器”,任何一个农村家庭的针线盒里面都少不了它,平时缝个扣子、缝个背面、补个衣服都离不开它,通常是把顶针戴在右手的中指上,针插进去后用顶针一用力就能转过去,再拔针就能轻松很多。
十、搪瓷缸子、搪瓷脸盆
现在搪瓷缸子在网上还能买到,但是搪瓷脸盆基本买不到了,相比于塑料脸盆搪瓷脸盆就要笨重很多,而且不能磕碰,磕碰后会掉瓷,掉瓷使用时间一长就会烂个洞而漏水。现在这种搪瓷脸盆已经完全被更轻便的塑料脸盆所取代了。
十一、骨头钩子
在骨头上钻个洞,然后安装一个钩子,看着像是屠夫用的,但实际上是给农村搓麻绳的人用的。
十二、爆米花机
将大米或者玉米放到爆米花机上,一边烧火一边转动爆米花机,到一定程度后就听“嘭”的一声,爆米花就出锅了,如果喜欢吃甜的可以在在加原料的时候加上白糖或者糖精。
十三、糖精
小时候家里穷,甜味剂主要靠的不是白糖,而是糖精,小时候就觉得好吃,喝水的时候都会偷偷放几粒糖精进去,有时候觉得不够甜直接放一包,放一包就变成苦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