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高楼林立,并且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舒适。这一切都离不开城市的建设者。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从农村来到城市讨生活,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农民工”。
“农民工”为我们的城市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却一直不受人尊重。如今,“农民工”一词发生了改变,新名字正式被提出。那么这个新名字是什么?“农民工”改名是否有必要呢?
一、城市的“红细胞”农民工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我们能够看到,目前我国共有9亿农民,其中有近三亿人为农民工。这些人由于学历不高,因此在城市中只能从事体力工作。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城市来说却非常重要,维护着城市的血脉。
农民工群体数量非常庞大,但是生活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从目前来看,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主要存在2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亲人很难相聚。农民工由于没有什么学历,因此从事的大部分都是力气活或者技术工种。这些工作一般都需要赶工期,因此很少有空闲的时间,哪怕是全家团圆的春节,也很难回家。
除此之外,这些节假日按照劳动法规定能够给予三倍的工资,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他们也想要留在城市工作。这样一来,就导致和家人聚少离多。
第二个问题,就是子女在城市读书困难。农民工进城工作的主要原因,除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之外,就是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想要让子女留在城市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主要的就是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虽然可以自由地进出城市,但是到城市之后受到户籍的限制,很难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这就造成许多农村孩子面临留守儿童的问题。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一些人对农民工也存在许多偏见。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农民工面临的这些问题,在不断地调整政策来应对这些问题。在出台政策的同时,也将“农民工”的称呼改变为“新产业工人”。那么改变称呼是否能改变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偏见呢?
二、农民工新名字体面又好听
许多人将农民工和脏乱差、素质低下等印象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改名非常重要。现在“农民工”的收入不比写字楼里的白领工资低,甚至有一些人在所在的领域上做到了管理层。
“农民工”这一称呼,就让人们贬低了这群人的劳动价值,甚至有一些不懂事的未成年人将这个词作为挖苦人的话。国家将“农民工”的称呼改为“新产业工人”,让人们将注意力从他们的身份,转到了他们的工作性质上,让人们减少了对这群人的偏见。
除此之外,“新产业工人”这个称呼也表明了国家对他们这个群体的尊重,满足了新产业工人的心理需求。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让他们对国家和城市充满希望,工作更加认真。
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一次改名,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所有人意识到工作并没有等级之分。只有所有的工作都受到了尊重,才能够让每个行业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让国家和城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发展。
实际上,除了“改名之外”,国家还对农民工群体增加了许多的福利政策。首先就是放宽了新产业工人的落户政策。其次就是一些城市为了保障新产业工人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其成立了小学。最后就是严厉打击拖欠新产业工人工资的行为。
无论是改名还是对新产业工人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都体现了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发展,相信新产业工人的权益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结语
“农民工”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为他们更改名字也是为了给予其应有的尊重。除了改名之外,也更应该解决本质问题,为其提供应有的保障和福利待遇才是最重要的。
近些年国家对于农民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也不断注重社会平等。国家都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会变得越来越少。
那么,你认为将“农民工”改为“新产业工人”有必要吗?对于改善农民工当前的现状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