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的流域宽广
一、中州音韵在地方剧中的应用。
(一)与河南交界的晋冀鲁苏皖的地方戏曲。
上述“语言”部分和下边“豫剧”部分以及说到,这一带的中原文化圈(比中原经济区外延大,比如湖北西南部襄樊市所属的十堰、老河口、丹江口3市,襄阳、襄城、樊城3区等;苏北的徐州市及其宿迁等地,都不属于中原经济区),均为说河南话,听豫剧的地方。除此而外,这些地方的所有戏剧与曲艺,均是中州音韵。
(二)昆曲中使用的也是“中州音韵”。
《中原音韵》之曲唱,对其后的各种唱,尤其是各地各类、各种戏剧场上的唱,影响很大。其后,凡用文读,即使是以当地的土音作文读的唱说,其品种、班社及艺人都自称“中州韵”。
苏州昆曲的所谓“中州韵”,即带有苏州方言特色。在目前的6大昆剧团中,江苏省苏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的唱念还保留吴音的特色,唱入字也必断。上海昆剧团其唱念多已京剧化,入声字往往不断,浙江昆剧团(已改制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也有京剧化的倾向,但还保留一些吴音特色,有时还带一点杭州音(此地以北宋都城开封话为杂糅基础)。湖南昆剧团以郴州地区的官话唱念,北方昆曲剧院的唱念语音则如同京剧。
(三)安徽的黄梅戏、徽剧与中州音韵。
1、黄梅戏。
蒋双甲载文《汉剧的韵白黄梅戏探源——杂谈黄梅戏的别名》,写道:“黄梅戏是安庆地方剧种,它的道白,有京剧的韵白,有普通话的大自白,也有安庆方言的小白,通俗易懂。”
2、徽剧。
如上所述,徽剧产生于从河南走出去的徽商,故使用的是中州音韵。参见“徽商”内容。
(四)闽粤赣等地之戏曲与中原音韵。
《广东省志》与客家书籍载,广东由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组成,其先祖“多是中原人”“河洛人”;“是中原人给他们带来了文明”。《福建省志》与客家书籍载,本省由客家人、福佬人、闽南人组成,其先祖“多是中原人”,称河南固始人“陈元光”为“闽王”“开漳圣王”。江西、广西与此情况基本一样。所以说,闽粤赣一带多为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移民《参见“客家人部分”》,故其戏曲也往往与中原音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有的戏曲还是客家人的看家戏。
1、广东粤剧与粤曲。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
云惟利在《南国红豆》(1997年第6期)载文《古腔粤曲的音韵》,,写道:“现在的粤曲是用粤音来唱曲和念白的,这大概是清末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则全用官话。广东省境内本无戏曲,无论南宋的南戏,元代的北曲,明代的南曲,都是从北方传入广东的。据粤曲伶人说,早期粤曲唱念都依据‘中原音韵’‘中州方言’,粤曲的曲调是约在明末清初时形成的,其基本的曲调是梆子和二黄,梆子来自秦腔,二黄则来自徽剧;另外又从桂剧传入桂林官话,当时叫戏棚官话,唱曲和道白都是用的桂林官话。现存的古腔粤曲正是用官话来唱念的,伶人称之为‘中州桂林话’,但其语音系统和现在的桂林话并不相同。”
2、流行于闽粤地区的汉剧。
孙国亮在《艺苑》杂志(2008年第4期)载文《“南国牡丹”——闽西汉剧的传承发展》,写道:“在闽西地区,汉剧是典型的外来剧种。它是客家人寻梦故乡在艺术寄托上的典型反映。闽西汉剧的母体为湖南的‘祁剧(楚南戏)’。古代战乱时,客家先民们从家乡来到了宁化的石壁,后沿着汀江两岸繁衍生息,可当丰衣足食之后,以渴望亲近家乡文化艺术的愿望,选择了离此地最近、又最接近中原主流文明的,甚至连剧中的韵白都是‘中州韵’的湖南‘楚南戏’。”
钟玲 钟礼俊在《戏剧之家》(2017年第8期)载文《浅谈“皮黄声腔”的特点与传承创新》,写道:“被誉为‘南国牡丹’的汉剧,原称‘外江戏’,是以皮黄为主的板腔体剧种。清乾隆年间,汉剧进入粤东,以潮州为中心,逐渐形成‘乡风喜唱外江班’习俗,并向北部客家地区流播。现主要分布于梅州,流行于潮汕、河源、深圳、惠州、韶关及赣南、闽西等客家话地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台语言融合中州韵、湖广音和普通话。”
3、流行于闽台的梨园戏。
《中国戏剧》(1986年第3期)载文《古南戏遗响——梨园戏》,写道:“梨园戏是流行于闽南与台湾等方言区域的古老剧种之一,至今保留了不少古南戏剧目。它的演出排场和角色,仍沿袭宋元南戏旧规;音乐唱腔、乐器尚有古制的遗存。因此,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古南戏遗响’之称。”
4、北管戏与中原音韵。
北管,又名北曲。流行于台湾与内地的泉州、漳州地区的传统音乐,歌曲及戏剧表演。其是从江淮一带传入我地的演唱曲和从多管道(主要有北京、江浙、广东等地)传来的演奏谱,其演唱语是“官话”(相当於普通话),即以中州音韵为基础。
5、莆仙戏与中原音韵。
詹丽琴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载文《论福建莆仙戏唱腔与念白的艺术特色》,写道:“莆仙戏素以‘宋元南戏活化石’和‘南戏遗响’著称。……晋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莆仙戏保留着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其部分曲牌,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
龚丽莎在《大众文艺》(2013年第15期)载文《漫谈莆仙戏的保护与发展》,写道:“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它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6、潮剧与中原音韵。
林伦伦在《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4期)载文《潮汕方言与潮剧的形成》,写道:“潮州旧有正音戏,也称正字戏。因其唱词宾白,皆用中原音韵,与潮州方言迥异。潮人乃如是称之。因得不到潮人的认同,终为潮州语。”
陈博在《艺术教育》(2007年第第3期)《潮剧与潮剧伴奏音乐的特色》,写道:“中原文化的不断传入与当地古越族文化的糅合,有了正字戏。正字戏是以中原音韵演唱,后之潮州戏文则用潮州音韵演唱。”
7、高甲戏与中原音韵。
叶延滨在《天津日报》(2015年5月12日)载文《乡愁有形有魂也有根》,写道:“据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据资料称,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
《兰州大学(2007年)论文选编》(兰州大学出版社版)收有张行健《<中原音韵>研究》,写道:“《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其体制、音律、创作技巧以及语言规范,影响深远。高甲戏,就受有广泛的影响。”
8、布袋戏与中原音韵。
林长生在《中国京剧》(2009年第9期)载文《水乡小城的京剧情缘》,写道:“座落在福建九龙江入海口的浒茂洲,是一个拥有18个自然村的草洲水乡。水城座落着一个最大的村落城内社,这个偏远的海边小城,竟与京剧有着一段耐人寻味、值得回忆的历史情缘。下面就从这里京腔京韵的布袋戏(即布袋木偶戏)说起……”
9、江西采茶剧与中原音韵。
《今日中国(中文版)》(1984年第5期)载文《浅论方言对抚州采茶戏腔调、唱词、韵白的影响》,写道:“以抚州为代表的江西采茶剧,其韵白是称京剧及宜黄戏学来的,即以中州音韵为主的。”
1、弋阳腔与中原音韵。
弋阳腔,简称“弋腔”,源于南戏,产生于江西省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中州音韵)演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