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2022首都科普好书在北京发布,《植物塑造的人类史》《北京自然观察手册》《元素与人类文明》等30部优秀科普图书入围。记者了解到,这30部科普好书是在328部作品中,经过科学研究、出版发行、科普传媒领域的权威专家的审查评阅产生。那么。创作这些科普好书的是怎样一个科普人群体?新京报记者采访到多位作者以及出版界专家,了解到首都科普创作的发展以及科普好书背后的故事。
“2022首都科普好书”书目发布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科普作品涉及前沿科技
“2022首都科普好书评选是为全民阅读做贡献,也是为国家科普力量做贡献。科普好书的评选,无论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还是对社会文明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作为科普好书评委之一,聂震宁表示,本次首都科普好书评选视野开阔,参与评选的103个出版社不仅仅是北京地区,范围可以覆盖全国。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现场致辞。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记者了解到,本次评选“2022首都科普好书”,社会参与度高,作品覆盖范围广,原创作品内容丰富,凸显首都人文特色,主题内容涵盖科学家传记、前沿科技、博物人文、基础科学、科技史,以及科学思想方法等多方面。
聂震宁向记者介绍,这些科普好书不只是青少年读物,也不仅仅普及传统的科技知识,主要的出版内容有强国科技,涉及许多前沿科技,甚至是国家科技项目,向读者介绍了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信心。
活动现场“首都科普好书”主题展区。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发展科普阅读中有人才资源与区位优势,近年来,在科普领域涌现出大量读物。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科协连续两年,面向社会开展“首都科普读物推荐书目”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征集各类科普图书达到700余部,参与的机构近140多家,推出优秀科普书目60多部。
北京图书大厦“阅读嘉年华•科普好书”主题书展揭幕。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维成表示,北京市科协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设立科普创作出版资金,仅“十三五”期间,共征集选题1297部,资助选题150余部。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地区形成了良好科普创作出版宣传氛围。
内容源于一线科学考察
在2022首都科普好书评选出的30本科普作品中,部分涉及国际范围的题材内容。值得关注的是,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译作,内容来源于国内科普工作者科考的一手资料。
对谈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本次入选的《冰洲上的游戏:段煦南极博物笔记》,作者段煦从2012年开始,从事极地科学考察,主要研究地方博物学。在十多年的科考工作中,段煦发现极地的丰富知识有很大的读者基础,尤其是青少年,极地题材也特别适合做成科普书,于是将多年科学考察积累的一手素材创作成了科普作品。
“极地是普通人很难涉足的地方,即使现在有极地邮轮可以到达那里,但能够供游客涉足的地方仍旧是非常边缘的区域。”而从事科学考察的人就可以深入到南极洲内部很远,获得更多的知识。段煦表示,以前我国读者想了解极地的自然世界,大部分依靠引进图书或者译作,不少都是19或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的作品,往往会充斥一些“过了时”的价值观,“我想通过中国人的最新视角为极地作客观的表达,将一个生动的南极博物世界带给我国的读者,尤其是孩子们。”
在这本书中,段煦把南极洲的动物、植物、地貌和人类看成一个整体,从宏观的视角,探讨其中的多样关系,内容收录了南极洲目前为游客开放地区分布的几乎所有海兽和大部分海鸟物种,以及地貌奇观和人类文化遗迹,以作者本人的探索故事作为叙事方式。段煦希望这本书既可以成为大家将来到极地观赏动物或风光时在船上看的“博物手册”,也能够满足读者足不出户也能在家“卧游”极地。
段煦认为,做科普一定先要自己把学问做透,才能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文字、照片、插图都要注重美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是一种美的享受。在书中,段煦采用了图文与视频的多重元素表达,以第一视角带读者去体验极地的物种和奇观,相信这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如何鉴别一本科普好书
与段煦一样,郭耕在深耕动物保护领域的同时,创作出许多科普作品。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科普人,从事科普工作20多年来,郭耕平均每年都要出一本科普读物,截至目前,郭耕已经出版25本科普读物。
《动物与人 郭耕自然保护随笔》。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近年来,郭耕明显感觉到,科普创作者的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郭耕说,以前,评定职称以发表出版科研论文为主要依据,做科普缺乏社会地位。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科普领域得到了更多大众的关注。科研和科普是发展的两翼,不能有偏颇,科普是公众理解的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这一次被评选为科普好书的《动物与人 郭耕自然保护随笔》,是郭耕结合自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的启发与积累,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其中对容易被人们误解的狩猎与放生进行了科普解释,书中提到有的狩猎是“名恶实善”,由于缺少天敌,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野猪泛滥,破坏山民农作物,这种情况需要科学狩猎;有的放生是“名善实恶”,特别是放生外来物种,比如红耳龟、鄂雀鳝等,一旦放生,很容易造成死亡或者泛滥灾害。
“科普是一种跨界,把专业的事跟外行人交流,与做文学、做科学不同,科研做得好的,不一定科普就做得好。”郭耕表示,“科普内容要遵循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解释容易被大众误读的科学知识。”
不过,郭耕也提示读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更理性的科学判断,有的内容为了博眼球,甚至违背了基本的科学规律,这些都需要有责任的科普工作者站出来“拨乱反正”。首都科普好书的评选正是能够起到这个作用,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帮读者选出更多科普好书。
“硬科普”创意出圈
在科普创作者看来,科普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传播方式,可结合音乐、诗歌、剧作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科普方法,让科普变得更加有目标指向性。
在孙亚飞的《元素与人类文明》中,他将元素与乐队、与人文历史进行了结合,让这本科普读物变得更加有意思。作为一名80后,孙亚飞从事科普工作已经十多年,经过大学四年的化学专业学习,毕业后孙亚飞发现在工厂里许多人,对基本的化学知识了解得很少,由此结合工厂里的工作经验,开始了科普创作。特别是在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爆发后,孙亚飞做了大量的科普,逐渐地被人们认识,由此开始从事科普创作。
《元素与人类文明》。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2016年,孙亚飞在一次巴彦淖尔的旅行中,通过岩画获得了创作灵感,写下了“硅的记忆”章节,从元素的角度阐述出石头能够成为记载历史媒介的原因,并且结合硅作为电脑芯片、光纤玻璃等主要材料,因此产生了历史和现代的联系,让这部作品实现了跨领域与跨时代。
为了创作这部作品,孙亚飞花费了五年时间进行积累,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极易忽视的化学元素,放在书中去讲述历史故事,虽然有的历史事件人们可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从化学元素的视角再去看,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和观点,这也是目前科普创作少有人涉及的内容。
科普在进步,特别是科普创作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科普创作者的责任感增强。记者了解到,本次评选出的首都科普好书的创作者,有十多位是像孙亚飞一样的青年科普创作者。
经过多年的科普工作的观察,孙亚飞认为,目前,科普工作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国内专职做科普的人力量比较薄弱,其中有的一线科学工作者对科普重视不足,也有很多人想做科普,但是缺少时间和契机,“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科普工作的发展,相信科普环境能够得到更多改善。”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