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取名意向就像间歇性的婴儿潮
名不正,则言不顺。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悦耳动听,含义隽永的名字,这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但,大众的取名意向就像间歇性的婴儿潮一样,给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串“子轩”“紫萱”“紫轩”“子萱”。
在短视频上看到过无数zi xuan。我一度以为,给孩子起这个名字的家长应该受《三国演义》影响不小,不知道他(她)是喜欢三国里的子敬呢,还是子明呢,还是子龙呢?
嗯,三国演义的普及起了不少作用。
有一点毫无疑问,如今,古诗词取名热势头正盛。这从中国诗词大会的大火中也可见一斑。
在国学文化复兴势头正盛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这么样的名字有书卷气,不过,这样想的也太过简单,所以就出现这样恶俗的局面。
你敢保证20年后,现在一堆盲目的古诗词取名热,不会成为嗤笑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
取名字有相当多的讲究,什么五行学说,平仄顺口。
最关键,不能土。
什么男孩的杰,涛,女孩的娜,霞,在今天的人看来“拿不出手”了;
最悲催的是,没有了皇上,今天的人却要躲避某些文学的忌讳,什么“柳”“苏”,给人一种红颜薄命之感(没有恶意)。
建国之初,“建国”“建军”“彩霞”是烂大街的名字,与建国之初,万象更新的时代感相契合。
建国的感觉过去后,在长期农业社会的文化之下“贵生”之类的名字大行其道。
改革开放开始,”杰“,”娜“等洋气点的字又烂了大街。
如今,国学文化强势复兴,子轩浩浩荡荡。
烂大街的名字是时代的缩影,但我们可以预测时代趋势。
是不是颇有点经济学规律的意思?
我们名字的发展史简直就是时代的发展史。
从小农文化,到崇拜西洋的文化趋势,再到如今的国学复兴。接下来呢?我说,一定是中西合璧,如今自大的西方人不会看得起中国文化,但我们中国人曾经最虔诚的学习西方,新文化运动时甚至不惜全盘抛弃传统文化。
这使得我们中国在近代发展中获取了巨大优势,利用西方文化快速崛起。所以,你今天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嘴上吃的,甚至你读的书,什么物理,化学,都是西方的文化。
但西方文化绝对不会是永远的主流,时代在发展,西方文化已经带领全世界行走了数百年,它正在对我们的世界产生戕害而不是引领。
我说的这些不是废话,因为我们的名字是时代的产物。最好的例子就是国学兴起了,所以子轩烂大街了。
接下来的时代是中西合璧文化引领世界的阶段,所以目前附庸风雅的纯国学,或者纯西洋的名字迟早要被打入冷宫。
今后烂大街的名字必然是一个”洋“味道的字和一个”中“味道的字的结合。
名字确实重要,但说到底,名字真的无法代表什么实质的东西,它不会耽误你考清北的。
无论再过多少年,我王钢蛋这个名字绝对不会烂大街,嘻嘻。
创作不易,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点赞,我会持续创作新奇有意义的文章,谢谢大家的浏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