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皓2021年8月23日在焦作
在我看来,奶奶就像迷路时指引方向的明灯,就像无限包容的温暖港湾。
不管何时、何地,她都永远在期盼着你,牵挂着你。
说起奶奶,总是绕不开小时候。
在我上初中之前,奶奶相对现在要年轻很多,四肢有力,走路带风。
那时候父母每天农忙,父亲还要做好教师工作。经常我下学回家时,见到最多的就是奶奶。
奶奶先是给大伯家把饭菜做好,衣服洗好。紧接着就是到我们家把同样的事情做好——只为了我大伯大娘、爸爸妈妈干活回来,有现成的饭菜吃,有干净的衣服换。
而我,与哥哥、弟弟、表弟、表妹,在这期间,就已在她的照顾下填饱了肚子。
通常上述情况,发生在午餐和晚餐时。加起来算,奶奶要为大伯家和我们家准备四餐。我还记得她干活的样子:手脚麻利,一个人飞快地炒菜、和面、擀面条,洗衣服…也经常会帮着我们两家收晒在家的粮食,喂鸡、喂猪等。
这样的劳动强度,后来的我才知道很累。但当时她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总是干劲十足的样子。我自己做了父亲之后,才知道因为她强大的毅力和对孩子的爱,使她扛下了几乎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初中开始,我离开了老家。之后也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回去看她。
那时候妈妈在打工,爸爸在教学。大哥在当兵,二哥、三哥出去谋自己的事业。每次回家,家里就只有奶奶、大伯、大娘,还有最小的妹妹王阳。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感受到奶奶的院子有点冷清了,她有点孤单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我们谁都无法改变。只有努力做好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回报她的准备。
现在想想,老人把孩子们养大,送出家门。经年累月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她心里怎么会不牵挂呢?原来热热闹闹的家里,忽然长期变得冷清,怎么不会不孤单不想念呢?
后来的很多事情都验证了我这一想法。
比如每次我回家,奶奶总是像以前一样,给我张罗吃的、住的、用的。
临走时,她会准备很多烧饼、煮鸡蛋让我带走。
那个时候相比较大伯、二伯和姑姑家,我们家是最穷的,她总担心我吃不饱肚子。
然后她就站在院门口,甚至多次送我到马路上,一直看着我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比如每次回去,她都要问我:见你大哥了吗?不知道轶鹏最近咋样?然后从老大念叨到老幺。
比如她常常给我讲起我们每一个人小时候的故事。
比如有次奶奶过生日,三哥那会在当兵,打来电话给奶奶祝寿。奶奶接到电话就说了一句:王三,奶奶好想你啊。然后就泣不成声。
上述这些事情,也发生在其他兄弟姐妹身上。
当她见不到孩子们时,就会一直念叨:也不知道他(她)在干啥?吃饭了没?身体好点了没?下班了没?(不同的人念叨内容不同)
当孩子们看过她后,她就开始念叨:我要是走了多好!你们就不用再记挂我!不用再为我这个老太婆分心!
这就是我的奶奶,辛苦付出一辈子,只肯自己牵挂着孩子们,不忍心让孩子牵挂自己。
在我上大学期间,奶奶明显步伐有些迟滞了。和她在一起,观察她的生活细节,比如走路、做饭、坐车,明显有点吃力。
然而,到了春节时,兄弟姐妹们都回来了,她就仿佛忽然来了精神一样,像往常一样忙里忙外。
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奶奶在变老。虽然祝愿总是美好的,可是你总得理智面对:明天和意外谁会先到?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奶奶的身体和精神头都一直挺好,能吃、能睡。就是真坐不了汽车,跑不了远路了。
这让长大的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回报她。
古人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回报奶奶的恩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去做的事情。不在乎时间、地点,不拘泥于形式,尽心尽力即可。
我的几个兄弟姐妹,经常回老家看望她。经常给她买些吃穿用度。经常陪她说话谈心。经常帮她做些家务。
我的父辈,更是如此。我了解最多的是我的父母,我父亲几乎每天回去,送去吃的用的,挑水、打扫院子。我的母亲则任劳任怨,在照顾我们家孩子的同时,睡得更晚,起得更早,生活中一切以我奶奶为主。
而我,也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实践着。
每个人生下来,都经历着这样客观的过程。被父母养大、自己做父母,父母老去、离世,自己也逐渐老去离世。自己的孩子也做父母,也逐渐老去离世……
没有人能改变这一事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好现在的时间和机会,给奶奶创造更多的开心快乐。
因为不论将来何时,奶奶这盏灯,都将永远照亮我们的人生。奶奶这个港湾,都将永远等待着我们的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