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新闻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入学处空无一人。其中一个原因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预招生工作已经做得非常详细。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想要的都是高材生,分数要求太高,大多数人达不到。让我们看看今天北京大学是如何出名的。
户籍一度以: '北京大学'三只兔子而闻名。" "
“三只兔子”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这个怎么说?根据十二生肖,他们三人都属于兔子。蔡元培出生于1867年,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胡适出生于1891年。他们都出生在兔年,彼此相隔12年。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资本大学堂。那位教师大部分是翰林大学的学者。大多数学生适合出生在贵族官员或豪门家庭,上这所学校的目的是成为小官员,赚两笔钱。有趣的是,在上节体育课中,老师要礼貌地唱“老爷向右拐,大人迈步”。一些学生甚至有“八大胡同”的顾客。民国成立后,首都大学党改名为北京大学。最初的改革后,学校的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受这种传统“老爷”的影响,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老兔子》:蔡元培
在蔡元培之前,北京大学(Cai Yuanpei)连续更换了多位校长,可以说是“烫手山芋”。第一任校长由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严复担任,但他应付不了北京大学日常的困难,不到8个月就退休了。蔡元培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想被接管,任务很艰巨,但他毅然选择就职。当时媒体这样报道。“蔡血民老师22日到达北京,在暴风雪中来到学术界泰斗,在浓雾中看到了一位明星。”
改造蔡元培北京大学的法宝被称为“八字方针”。也就是思想自由、兼容性和包容。学校应该民主地教学和管理,不受政党或教会的影响。蔡元培当时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不管他们的年龄、政治观点、学术背景如何,只要你有才华,北京大学你就需要。不久,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名家云集的地方。对抗“流行”和“国库”,百花门和文言文相互竞争,百家争鸣,北京大学不再像往常一样平静。教师们所持的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的,但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一种创造性。在自由的空气中呼吸,任何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法。“万物互不伤害地生,道是并行的,但不违背。”北京大学展现了她的大气和活力。陈秀在《蔡孑民老师逝世后感言》中称赞说:这种包容他人慷慨、尊重学术自由的思想在习惯独裁的东方人中很少见。
蔡元培的出现使北京大学从一所饱受弊端困扰的老派大学变成了一所充满活力的新大学。
《中兔子:》陈独秀
陈独秀是一个很顽固的人,有很强的个性。陈独秀之所以能进军北京大学,是因为蔡元培多次受到邀请,蔡元培的诚意打动了陈独秀,他决定带家人来北京担任北京大学文科长。陈秀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能入侵的人,非常有影响力,最有能力打开局面。陈秀上任后,改组了北京大学文科,帮助蔡元培全面整顿了北京大学。不久,北京大学文科建设了由陈秀带头、胡后、沈仁谋等参加的学制改革机构,举行了文科改革,改变了北京大学文科的面貌。
之后,《新青年》编辑部也搬到了北京箭巷9号(现20号)陈独秀的家。从那时起,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陈秀当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指挥。箭巷9号发出的喊声可以说震惊了全国。陈秀作为“五四运动总指挥”,大大提高了北京大学的社会知名度和历史地位。
《兔子》:胡适
dth="500" height="628"/>1917年7月,胡适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在陈独秀的推荐下,27岁的胡适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在美国时,曾在《新青年》中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等文章,胡适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因此,尽管胡适是个小辈人物,它已经在北京大学非常闻名。
在北大的头几年,胡适做了大量的工作,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在文学领域,他推出了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第一部白话剧《终身大事》、第一部外国文学作品的白话文翻译《短篇小说》,并率先将考证应用于古典小说的研究。在哲学领域,发表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卷),等等这些都是数一数二的功绩。
20世纪30年代,蒋梦林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利用自己的名气邀请了钱穆、梁实秋、闻一多等名人到北京大学任教。内战期间,胡适接替傅斯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在动荡时期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时至今日,北京大学已经屹立一百二十多年,深厚的文学底蕴,出色的学术积淀,都是构成北大的一部分。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百年名校,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