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过寿习俗及议程》
一一许建忠
我国民间习俗,以百岁为上寿,八十岁为中寿,六十岁为下寿;旧时,“父母在,不庆寿”。庆寿,有“男做虚(提前1个年头)、女做实的习惯”。一般从60岁开始做寿,“做”则要接受庆贺,摆筵席、排场人家有的还搭台唱寿戏。在困难时期,做寿一度停止;近年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又开始恢复,摆酒席、上生日蛋糕、点生日蜡烛、唱生日快乐歌,或向电视台点播歌曲等节目,乡间也有晚辈为寿者行大礼(跪拜)的。
如今,在咱们崇信的民间习俗,无论男女,一般都从60岁开始祝寿(50岁以前均以生日取而代之),以后年龄每隔十年做一次大寿,祝寿的活动有繁有简,视生活条件和身份、社会地位而定。一般人家,均邀亲友来贺。子孙要提前筹备筵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友。其他年岁之寿一般不大办,要办也只举行家宴,规模很小,不发柬请客。 旧时祝寿的仪礼很繁索,民间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祝寿程式,前一天子孙就要献寿礼,分居的儿子、已出嫁的女儿都得回来拜贺,陪老人吃长寿面,夜晚陪老人品茗聊天,聆听老人关于为人处事的教诲,或听老人讲述他平生经历的事迹,子孙们也可讲些老人爱听的故事或有趣的新闻,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天伦之乐,愉快地度过一个良宵,名为“暖寿”。寿辰之日,家道殷富、几世同堂的大户人家,一般要设寿堂,寿堂中央一个磨盘大的“寿”字,俗称“寿幛”。这个寿字一定要写成繁体,其字形变化很多,字形长的叫长寿,字形圆的叫圆寿。有些寿幛上的大“寿”字,其点画皆为小寿字所组成,数百个小寿字的字形无一同者,称为“百寿图”;此外还要挂上有长寿象征意义的图画,男寿挂皓首白眉、长髯遮胸、手柱拐杖的南极寿星图;女寿挂瑶池王母或八仙庆寿图。寿堂上还要张灯结彩,寿堂正中设供桌、用来点寿烛、摆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
在有些地方,流行一种“做九不做十”的习俗,因为民间认为“十”意味着“满”“满”则“溢”,“满“又意味着完结,所以很多地方不在满十周岁时做寿,而是提前到头一年时,即虚岁满六十时做寿;举行寿庆仪式是有讲究的,首先邀请一位熟懂礼仪的司仪来主持寿宴,程序是司仪先生头戴礼帽身穿唐装,手执用红纸起抄的拜寿程序单主持;拜寿时,还有这么一个讲究,儿子、女儿女及女婿首先要给老寿星尽孝心,这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多则上千,少则壹佰乃至五十,儿媳们给寿星献上寿衣(唐装)后行三鞠躬礼,礼仪先生(司仪)便随口喊道:”寿星的唐装没白穿,给媳妇娃表示上一点点“,这时老寿星就要给儿媳赏红包;理由是,老人临终卧铺床不起的时候,是儿媳妇送茶端饭,儿子因生计奔波于外面,女儿也只是常回家看看,表表孝心而已;所以儿媳得红包是受之无愧。
首先,以热烈的掌声请老寿星的家人把老寿星扶上寿堂(明炮……),与寿星同辈的至亲也要请上寿堂,侧坐陪寿并每人佩戴一条大红被面。
下面开始举行拜寿仪式。
首先请老寿星原单位领导(或有威望的长辈)致词。
再次有请老寿星的儿子辈代表献祝寿词。
最后请老寿星的孙子辈代表献祝寿词。
儿子敬献生日寿糕(敬孝心) 女婿敬献寿桃(敬孝心)
女儿献寿果(敬孝心)媳妇敬献寿衣(赏红包……媳妇娃异口同声谢谢老爸老妈!)
孙子献长寿面外孙敬献长生酒孙女敬献礼花……
拜寿开始(先从请客开始,接下来由远而近,拜寿时,老寿星要给媳妇娃和隔辈的孙子曾孙辈赏红包)
1.表侄、内侄向姑父姑母行拜寿礼:
2.外甥、外甥女向舅父舅母行拜寿礼:
3.侄儿向伯父伯母行拜寿礼:
4.侄女向伯父伯母行拜寿礼:
5.女婿向岳父岳母行拜寿礼:
6.女儿向父亲母亲行拜寿礼:
7.侄孙、外孙辈向祖父祖母行拜寿礼:(赏红包)
8.媳妇向父亲母亲行拜寿礼:(赏红包)
9.儿子向父亲母亲行拜寿礼:
10.孙子向爷爷奶奶行拜寿礼:(赏红包)
11.孙子媳妇向爷爷奶奶行拜寿礼:(赏红包)
12.孙女行拜寿礼:(赏红包)13 .曾孙、曾孙女曾祖父曾祖母行拜寿礼(赏红包)
最后有请XXX、XXX夫妇(寿星的儿子、儿媳)向各位领导、众位请客、各方来宾上前行答谢礼:
一鞠躬:诚心设宴款请嘉宾,幸福家园开怀畅饮;
再鞠躬:把酒执盘礼敬亲朋,鱼香海味略表寸心;
三鞠躬:和谐社会福乐门第,以人为本族人同心。
有请摄像师为老寿星全家照张全家福。(奏生日快乐)这正是喜看儿女站堂前,只愿家风代代传。让我们一起点燃生日蜡烛,唱起生日歌,共同祝愿老寿星增富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共创美好未来。
最后一道议程有请老寿星吹灭生日蜡烛,分享生日蛋糕。
与此同时,寿宴的执事总管手端托盘,将托盘内提前准备好的红包抛向空中,撒向来宾,司仪喊道:“百岁寿星心喜欢,眼前刘海撒金钱”(礼成鸣炮)。
2021年12月8日
许建忠:男,汉族,生于1963年,崇信县人。大专文化程度,工民建工程师职称,国家二级建造师。崇信县融媒体中心特邀通讯员,非遗文化“春官说诗”市级传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中国乡村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17年6月出版春官诗集《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