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东营长护险申报流程】盘点中国医疗保险9月份纪念品

时间:2023-04-16 15:00:4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356"/>

9月9日

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正式启动

9月9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2022年第1号)》。公告显示,此次联采办针对16种中成药进行集采,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鼓励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按所在联盟地区相关规定参加。采购周期为2年,视情况可延长。采购周期内采购协议每年一签,采购周期内若提前完成当年协议采购量,超出部分中选企业仍按中选价格进行供应,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解读:

此次公告的发布,宣告了湖北牵头的第二批中成药联盟集采正式开始,也意味着继在上海组建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在天津组建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后,在湖北组建了第三个全国性的联合采购办公室,负责中成药的集采。可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从最初的化药集采,推进到高值医用耗材、生物制剂集采,再推进到中成药集采,构建出了全方位推进医药集中采购改革的“拼图”。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按照国家医保局工作安排,湖北曾牵头19省份组成省际联盟开展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开辟了药品集采新领域,有157家企业的182个产品参与竞价,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拟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根据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极大减轻群众医药负担。

9月17日

343种药品通过医保药品目录形式审查

9月17日,国家医保局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根据《公告》,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共有198个,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共有145个,合计共有343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相比于9月6日发布的公示名单,最终正式名单减少了一种西药——甲硝维参阴道膨胀栓。

解读:

相比于2021年,今年医保目录的申报药品数量和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都有一定增加,整体通过比例也有明显提升,并且充分体现出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对创新药品、罕见病、儿童用药、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等重点领域品种的倾斜,如此前备受关注的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辉瑞的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以及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药物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等。

需要明确的是,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只是其中之一。通过形式审查,表明该药品有资格进入下一步的专家评审环节,最终能否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需要进行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等多方位严格评审。并且,通过评审的独家药品要经过谈判、非独家药品要经过竞价,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才能最终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9月22日

种植牙集采1号文件正式发布

9月22日晚间,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办公室通过四川省医保局官网发布《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明确采购品种、企业资质、医疗机构范围、采购周期、采购规则等信息。

此次集采联盟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的采购联盟。《公告》明确,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以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各1件组成种植体产品系统,并根据种植体材质,分为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两个类别;采购周期为3年,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联盟地区所有开展口腔种植牙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按照定点协议管理的要求参加,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主动参与。

解读:

口腔种植是缺牙修复的重要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种植牙需求连续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此次1号文发布,标志着天价种植牙集采终于从调研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基于近年国内医药行业高频率的集采实践,本次种植牙耗材集采规则也不例外,其在大方向上依旧满足量价挂钩、价低者得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到民营医疗机构在口腔种植体业务市场的高占比,本次种植牙集采在对公立医疗机构作出全部参加要求的同时,也明确了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需要按照定点协议管理的要求参加种植牙集采,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主动参与,将进一步促进相关民营机构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逐步提升服务水平和增收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集采通过公立医院发布会起到价格“锚”的作用,将调控目标的效用逐步传导至非公立医疗机构,从而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降低偏高的价格水平。此外,多家券商发布研报指出,国产品牌具有性价比优势,集采中标概率大,集采政策推进将有利于国产种植体品牌的快速放量,进口替代过程有望持续演化。

9月24日

智慧医保解决方案大赛顺利落幕

2021年,国家医保局顺应时代潮流、精心组织策划,举办以“科技赋能 守护民生”为主旨的智慧医保解决方案大赛。大赛聚焦探索挖掘医保工作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按照智慧医保的思维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出解决方案,制作软硬件作品,进行视频展示和现场展示。来自全国25个省市,119家企业参赛,聚焦基金监管、药品耗材、病案审核、智能对码、支付改革和长护保险等领域,提交156个方案。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最终18个方案脱颖而出,在决赛中实现了巅峰对决。9月24日,国家医保局举行智慧医保解决方案大赛颁奖典礼,国家医保局局局长胡静林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发表致辞。

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设网络强国作出部署和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深化医保改革也对科技赋能医保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近年来相关企业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解决医保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储备了大量解决方案。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指出,要实现医疗保障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服务不断完善,医保大数据和智能监控全面应用。国家医保局顺应时代潮流、精心组织策划,举办以“科技赋能 守护民生”为主旨的智慧医保解决方案大赛。

智慧医保,作为科技与医保结合的时代产物,既是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医改、引领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推动管理提质,促进服务增效,引领技术创新,赋能中国经验,智慧医保正从不同侧面,为中国医保注入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从基金运行、支付改革、智能监控,到参保缴费、就医购药、药耗采购,医保从管理到便民服务,都离不开智慧医保的身影。而此次智慧医保解决方案大赛的成功举办,汇集了全社会聪明才智,凝聚了智慧医保强大合力,着力解决制约医保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助推医保事业跑出“加速度”。

9月27日

脊柱耗材国采取得“开门红”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标大会召开,通过线上开标的方式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是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后,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此次集采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的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14个产品系统类别。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本次集采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

解读:

脊柱类骨科耗材集采的成功开标,将进一步释放集采改革的制度性红利,减轻群众负担。此次脊柱集采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从产品的特性上来看,脊柱系统最复杂。这次一共有14个产品系统,29个竞价单元,在历史工作中最复杂,兼顾了科学性和产品覆盖,能够解决脊柱在临床治疗当中的所有需求;二是,在竞价规则方面,这次分为ABC三个竞价组,比原来关节招标集采多了一个分组,能够兼顾对价格的控制,同时又增加了复活机制,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中标,保证有不同层次的产品以满足临床需求;三是,在采购周期方面,从以往的两年扩展到三年,对于比较成熟的产品,希望能够稳定市场和临床预期,如此企业会更有计划安排生产,保障临床治疗及服务等。

总体而言,相比药品和之前集采的耗材产品,骨科脊柱类耗材是更为复杂纷繁的医用耗材品类,在管理难度上又跃迁了一个层次,该类医用耗材带量集采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体现了我国带量集采制度的日趋成熟。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