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防疫辞职报告模板图片简单』辞职报告怎么写 普通员工模板图片

时间:2023-03-16 23:44:1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大家好,我是大源。


2020年6月,北京的新冠疫情再度来袭,所有人都想着保住饭碗的时候。我决定辞去6年的国企工作,放弃了中层职位,打算转入保险行业。


身边的同事满脸疑惑。


昨天还在组织车间防疫专项工作;上周还一直在忙着准备国铁集团标准化验收工作;上个月还在精心制定安排车间作业计划。


“28岁已经是中层干部了,再往上走一步的希望很大,怎么会突然要辞职呢?” 是我听到最多的声音。


一、初入铁路


工作证

2014年8月,我通过校招进入北京铁路局工作。得知消息后,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纷纷表示祝贺,“铁老大”的光环也让我很骄傲。


单位报道那天,父母执意要开车送我去,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我们三个人说说笑笑,跟随着导航语音越走越远,我们的话越来越少,到达了目的地,彻底沉默了。


单位附近的村庄

我的报到单位坐落在怀柔北部郊区的燕山脚下,周围都是村庄,刚刚下过一场雨,通向单位的道路泥泞不堪,按照导航指引我们驶进了一个名叫“神山村”的村子,询问了村里的村民才知道,拐错了一个弯,机务段在旁边。


单位内的建筑都是低矮的红砖房子,墙上还有用白漆刷上去的标语,建筑风格与现在大不一样。


当时一起入职的同事一共有14个人,我们都被分进了机务段的运用车间,未来要被培养成为火车司机。


我第一次踏上内燃机车,就被机车16缸柴油机运转起来发出轰鸣声和强烈的震动,着实吓了一跳。机车室内逼仄的空间和机械间的热浪,与我想象中的办公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


第一次上车实习是跟随客车K1190次去北京站,列车到站后我需要走到站台下面检查机车。终点站所有乘客都要下车出站,巨大的人流涌出来,很多人出于对火车头的好奇,都忍不住驻足向站台下面看。


当时我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工作服,戴着一顶黑色的工作帽,因为频繁的穿梭于机械间内,衣服上挂着斑斑点点的油渍,让我始终不敢抬头面对他们的目光,在站台下面的每分钟都无比煎熬。


机车上的晚霞

我跟随实习的列车是一列“老绿皮”火车,在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的时代,绿皮列车越来越少,我当时所行驶的路线是河北北部山村地区,因为当地公路交通不够方便,所以票价便宜的绿皮火车就成了连接各个村庄的桥梁。


一次列车因为线路故障发生了严重晚点,当列车驶进南大庙站时,站台上站满了等待的旅客。他们中有扛着行李包的农民工,有背着大书包的学生,有抱着孩子的女人。当列车停靠在站台上,我们正在做检查工作的时候,有一名女学生背着大书包出现在我们司机室外面,从窗户外面递过来两瓶水,并向我们深深鞠了一躬,说道:“辛苦了师傅们,如果今天你们没来,我就要错过开学报道了。”


机车上的日出

岁月静好,总需要有人负重前行。


我愿意成为异乡连接故乡、山村连接城市、贫困连接富裕的桥梁。


二、成为后浪


经过两年半的基层历练,我成为同期同事中最早进入科室工作的人,负责车辆的调度和指挥。


荣誉证书

这个岗位是整个单位的“神经中枢”,时刻监控着单位下辖的18个生产车间,215列列车昼夜不停的运转,遇突发情况及时展开应急指挥。


我遇到第一个大挑战是在那年6月份,南方已经进入了炎热高温。凌晨1点多,夜班的常规工作刚刚处理完,大脑正在放空,我接到了由北京开往重庆的Z3次列车机械师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他声音颤抖,报告列车电压不定,频繁断电,导致空调无法正常启动,旅客情绪很大。

暑运期间客流量大,夏天列车空调失效非常严重,极有可能导致恶劣社会影响。接到机械师的电话,我首先安抚他的情绪,不要慌乱,赶快联系客运人员做好旅客情绪安抚。联系火车司机,查看机车供电情况是否正常,然后对整列车的空调进行减载。


经过一阵操作,空调运行恢复正常,车上旅客也恢复冷静。故障原因也已经初步查明,司机反馈是机车供电系统发生紊乱。


故障解决了,我还需要整理事情经过,形成材料,准备一早向领导汇报。等我把材料写完,天也亮了。


虽然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为了弄清楚问题发生原因,制定出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应急预案,我和相关责任部门一起整整研究了一天。


从此以后夜班连白班也是我日常工作节奏。在不断经历和不断总结中,我逐渐成为指挥专家。


进入机关一年半后,我被提拔为中层干部,负责带领100多人的团队,成了别人眼中的“后浪”。


初到岗位正值暑运,在铁路上,我们把春、暑运这种任务量大,周期长、社会影响大的工作都当成仗来打。当时我所在的部门有160多人,只有3名管理干部,我是其中唯一一名90后,自告奋勇把重担挑在自己肩上。


当时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列车上设备检查,暑运期间每天入库列车8列,一列车500多米,我带人上车,一打开车门就是一股热浪,从车头走到车尾,全部检查下来要20分钟的时间,每次下车衣服已经被汗水完全浸透,贴在身上。这样的“走路式”汗蒸,我每天至少要做8次。


疫情期间给职工开会

我们3个管理干部要轮着值班,除了每天早8晚6的工作,每隔3天就要值一个夜班,周末对我们来说就是奢望,时间全部被工作占满。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节奏,为了工作完全顾不上家庭。2019年整整一年也没回老家去看望父母,在我媳妇怀孕30周前没有陪她去医院做过产检。身体也因为不规律的饮食和不健康的作息,向我发出了警告信号。


三、决定离开


添乘列车

在2019年的国庆节期间,一个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约我聚聚。席间我们互相聊起各自的工作近况。当他聊到工作现状时,满眼放光。他研究生毕业两年多的时间,工作地点从深圳换到北京,公司由京东跳到百度。不同城市和不同公司的转换,不仅仅是薪酬待遇提高,更多的是他能结识到越来越多优秀的朋友,从事技术工作的他希望尽快打磨好自己的技术实力,未来看准机会,准备自己创业。


所有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地方。那顿饭吃完,我思考了很久。


后来看到网上一段失业的女高速公路收费工的哭诉视频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河北唐山路桥收费站36岁女工,因为ETC大量普及而被裁员,得知消息后她放声大哭:“我的青春都献给了收费站,要我现在学别的,什么也学不会了。”每天忙到没有时间说话、喝水,现在却因为科技进步失业了。


一份没有核心价值的工作,你再拼命也换不来前途。

衡量一份工作的价值从来不是由你为它付出的时间决定的,一个人能够快速成长也不是因为他一刻不停。


我的时间被日复一日地检查,开会,事故分析充满。尽管我比同期同事更早的走上管理岗位,领先了一大步。但归根到底这样的工作,带给我的成长有限,没有办法提升我的价值。与同事相比,暂时的领先遮住了我的眼睛,其实已经陷入个人成长的危险边缘。

人生不长,青春太短。


比按部就班生活,等待命运安排更重要的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断成长。


四、后记


梁宁老师讲过一个她在判断机会时采取的一套思维框架:点线面体思维。我们个体就是一个点,公司就是线,行业是一个面,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就是一个体。个体再努力终究是一个点,不会拉开与其他点的差距。在做选择时要看到你切入的点是在一条什么样的线上,这条线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体上。


当前保险行业每年保持20%-30%的增速,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时期。附着在一个拥有巨大势能的面体上,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个人成长。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家人对我的选择也表示支持,更坚定了我投身保险行业的信心。


未来我也会一直努力,致力于把保险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