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害怕作文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普遍感觉。害怕在哪里?仔细分析后发现,写作本身就是理性思考的过程,所以对以形象思考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无聊和枯燥。另一方面,写作困难,经常剥皮,受挫,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对于第一点,我们需要在写作的难度和要求上降低,尽可能地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心”,遵从其主管感受与表达需要,自由表达,直抒胸臆;对于第二点,则需要具体分析学生困难的成因,提供给学生合适的支架,引导帮助其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分析认为,小学生作文常见的有这几种困难:一是选材难,满地捡花捡得眼花,漫天找材料却都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二是构思难,不知道怎么布局行文;三是开头结尾难,不知从何入手,结尾也抓瞎,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结尾,怎样写才能回到主题上来;四是写具体难,明明已经把事情经过说过了,某个环节也说到了,老师却说不详细,至于怎么详细自己也不清楚;五是少文采,语言干巴巴的,好词佳句用不起来,修辞也懂也会造句,就是在写作时用不起来。针对这些困难,我们发现其实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完全可以实现化难为易的,关键是要找准困难的焦点,提供适当的帮助,引导其去自我探究发现,实现思维上的突破。具体说:

一、拓宽选材视野,罗列素材菜单

A同学读六年级,老师出示一个话题作文——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 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A同学读了多遍,冥思苦想后终于决定动笔写。可是照着话题提示里的语言照抄了几句后,再往下写却非常艰难,好容易编了几句类似的话,后面再也编不下去了。

话题作文是时下比较盛行的一种作文命题方式,好处是可以围绕某一话题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搜集材料,缺点也很明显,对于一些连基本写作常识都不熟悉的同学,他们往往一筹莫展,不知所向。A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其实,话题作文引发人的思考的同时,作为学生一定要清楚跟自己经历过的某件事情要紧密联系起来,否则,仅仅是就话题谈感受谈理解,就变成了写论说文,超出了学生感性思维的现实和基础,写起来当然枯燥,也更难写作了。作为老师,可以结合话题,提示学生拓展思维,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人人都谈自己的理解和写作素材,这样就可以罗列出丰富的素材菜单。教师根据这些菜单,及时地评价哪些素材跟话题结合的更加贴切,哪些素材写时需要突出强调某些方面某些细节,这样一来,学生对于选材就有了切近的体验和经历,知道往哪方面找材料,找什么样的材料。几次类似这样的训练,便能逐步掌握选材的路径和方法了。

对于学生写作来说,选材其实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宽广的生活世界选取合适的事情;另外一种则是针对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人和细节,需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人和细节来写,这样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这两种选材的环节都非常重要,考量着学生的智慧与理性。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解剖,以此为支架,清晰地展示出选材在写作之前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并适时地教授选材的经验,从而帮助他们轻松写作。

二、提供构思范例,学会布局谋篇

D同学回家写作文很让父母操心,老师要求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孩子说不会写。母亲说:“你就写妈妈,写妈妈怎么关心你的,不就好写了吗?”儿子说:“不知道写什么。”母亲很生气:“我每天为你做那么多的事,你就一件想不起来?”儿子说:“上次我生病,你照顾我,我想写这个事,可是不知道怎么写。”母亲说,“知道写什么了,还不好写呀,你直接把事情经过写下来不就行了嘛。”儿子说:“老师说了,要写出新意,写出真情实感。关于自己生病母亲照料自己的事情,很多人写过,我不知道怎样写才有新意。”母亲没办法了。

学生有了材料却不知道如何构思才能写出精彩来,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其实涉及到一个布局谋篇的问题。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不同的,最有名的就是大作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写出两篇不同的游记,这是流传很广的文坛佳话。小学生写作文原本不应该负载太多“精彩”“新意”这类的要求的,但现在有些孩子喜欢投机取巧,喜欢往写过的文章上去套,喜欢捡熟悉的内容写,因此写出来的文章陈词滥调,缺少新意,所以,老师往往嘱告要写出新意。学生因此犯难了。其实他们犯难的根子在于不知道对这件事进行谋划。

因为生病母亲照顾自己,这件事很多同学都遇到过,面临这样的话题,很多同学也容易写这件事。但是,如果都是平铺直叙写自己何时何地生病,母亲怎样着急,帮我看病,又到我床头倒水给我喝,削苹果给我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大同小异,落入俗套。那就必须创新,要想出不一样的写法。这时,如果老师提供过不同形式的例文格式,这时便能起到作用,使得学生勾起老师讲解分析过的各种例文的构思与布排,从而迁移到新的写作中来。所以,教师平时对于作文构思方法在这里就起到了铺垫和支架的作用。

小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大致分这几方面,一是结构布排,二是情节曲折,三是过渡,四是详略。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清楚。有不少学生习惯于拿到话题就提笔,看似动作快,其实事先没有计划好,中途必然卡壳,甚至会有写岔或者跑题的危险,结果往往积重难返,草草收尾,写出来的文章必不能发挥出最高水平。对此,有经验的老师便会引导学生学习列提纲,通过罗列的过程帮自己理清思路。其次谈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文章要想精彩,必然要在文章结构或故事情节上下功夫。文章结构有多种形式,除了常见的按顺序分段,还可以如小标题式,分镜头式,访谈对话式,加题记后记式,书信式,诉说式(即面向第二人称说话的形式),转述式(以目击者身份转述第三人称他如何如何),自叙式(以我为主人公自叙亲身经历)等等,如果从叙述顺序上还可以分出顺序、倒叙、插叙等。这些写作的结构布局虽然不一定要求学生都能掌握,但是,在学习到具体的文章或者看到类似的范文时,随机提醒学生认识一下,往往也帮助学生积累下一些新颖生动的文章结构形式。第三则要说说过渡。读一些学生的文章,常常感觉语意不畅达,有伤筋断骨的遗憾。一个故事一句话看起来也没啥大毛病,可是前后联结起来总觉得连贯不畅。这其实就是过渡不自然。过渡,就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时,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过渡主要注意两个问题:(1)文章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内容的转换处。文章的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一个部分转入另一个部分,其相邻之间需要过渡。表达方式的变换。如由叙转议,由议转叙,由叙议转抒情等。写作手法的变换处,如由倒叙转顺叙,由顺叙转插叙,往往靠过渡来实现。如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姥姥的剪纸》,文章插了段“我”刁难姥姥捂着姥姥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图案后,来了段总结“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夹叙夹议,过渡自然,为主题的表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要说详略。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应一笔带过,要根据文章主旨表达的需要而定。一般而言,最能直接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就要详写;同中心思想有些联系、完全不写会对中心产生影响的,就要略写。但这些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讲,并不太好掌握。对此,就要告诉学生在写时要先明确,知道本文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要写细,写具体,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交代清楚事情的关键。比如在提纲上作记号,尤其在心里要有数。这些平时有积累,有交代,写作时有回顾,有提醒。学生往往能调动这些储备,积极地构思。这样的习作才真正起到练习写作的作用。

三、评点精彩范例,设计开头结尾

L班的同学写文章,从来都是开门见山,直入话题,很少有精心设计开头的习惯。这次老师布置写“难忘的一节课”。心里想:我每次上课都会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估计他们一定会有一个精彩的作文开头吧。可是批阅作文时,翻开一篇,开头是:上课了,我们回到教室,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再翻开一篇,开头还是“上课了,老师说,‘我们今天学习**课。’”全班35个同学有近三十篇都这样,气得老师捶胸顿足,只喊“受不了”。

其实L班同学的表现在其他学生身上也不鲜见。小学生写作文不有意创新,把写作文当作完成任务,便常常会套用习惯了的作文开头,千篇一律。再好的开头如果每篇都用也会失去了味道。再说,经常用类似的开头方式既不利于写作的锻炼,也不利于文章的表达。所以,作为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不同的开头形式。作文的开头形式其实很多,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如开门见山式,倒叙开头,引用古诗名言开头,等等。笔者总结了一下规律,认为好的开头需要注意这几点:1、开头要注意点题,这样即不容易离题,也使作文紧凑些。可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用一句话来点题;也可以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也可以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词语来点题;如写《记一次精彩的演讲比赛》,有一生开头就这样写“从小到大,我看过无数场演讲比赛,大多没有什么印象了,但那次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演讲比赛我如今还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一场特别精彩的演讲比赛。”这个开头就直接运用了题目中的中心词语“精彩”来点题,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也可以引用歌词、名言警句、古诗文、谚语、俗语等来点题。如写母爱的话题可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来点题;写奋斗、收获等话题可用“有志者事竟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名言警句来点题。2、开头要用好修辞。运用修辞是使开头生动形象的最好方法。常用的是比喻、排比和引用。用好了修辞,可以使文章增添文采,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3、开头要创设情境。开头通过描绘环境、抒写感情来渲染气氛,设定情境,可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为全文创设一种情境美,为表现人物形象或中心思想做衬托作用。

教师除了平时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意渗透各种开头方法的学习,在具体写作前也不妨出示一些精彩的开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能自觉联系起自己的构思,进行适当的迁移。必要时甚至不妨以一些作文开头作为小练笔进行练习,这样重视作文的开头,勤加练习,学生的开头一定会呈现出斑斓多姿的情态。

写文章除了讲究“凤头”,还追求“豹尾”,简短有力地结尾常常使得文章言简意赅,让人回味无穷。但是,好的“豹尾”也不是随意就能达成的,也需要小作者精心去设计和组织。教师有心教会学生结尾,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笔者认为,好的结尾有这样几个特点:1、照应开头的结尾,但它不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而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升华。2、突出主旨的结尾,要求学生在主体叙事的基础上以抒发由事及理的感悟做结尾,这样既能对全文进行总结,又能升华文章的主题,起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作用。3、以情(景)动人的结尾。抒情式的结尾和景物描写式的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育。这样的结尾极富文学蕴涵,又让人回味。

四、推敲语言写具体,教会方法多练习

R同学的作文又被返回重写,老师的评语说“过程不详细,事情叙述不具体”。 R同学无奈地坐在凳子上,看着作文本发呆,他说:“我不知道怎样写具体。”“老师说让我写事情,我也写了呀。老师说我写的过程不详细。”

类似于R同学的作文其实不在少数。不管是小学三四年级作文起步,还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作文写不具体是一个普遍问题。分析学生写不具体的原因,其实常常不是没有体验经历,而是没有写作的方法思路,没有想到那么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细致写具体呢?笔者认为:1、把事说完整,记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结果要交代清楚。2、记叙中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思想等感受来描写。3、写时要学会分解,把一些静态的物要分解成部分来描摹,事情要分解成几个环节来写,重要的环节的人物行动要写出一连串的动作来。4、适当运用一些描写方法,如从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5、学习一些描写技巧,如点面结合,使文章的内容更全面而深刻,充实而感人,就能充分表现主题;虚实结合,以虚衬实,以实映虚,虚实相生,虚实结合,从而使主体更突出、更丰富。6、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以及周围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写。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为教师,平时要经常向学生教授各种写作的方法,结合鲜活的课文范文等赏析各种写法的精彩,倡导学生去模仿,也可以在写作指导时,渗透各种写作方法的讲解示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怎样写就是细节描写了,怎样写就是动静结合了,怎样写就是前后照应了。有了这样切近的认识感受,因为有“法”可依,学生写作起来便会有意识地去模仿学习,便会受到启发,迁移到本次写作中来,写时便能得心应手,写作目标要求也就能轻松达成。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作文的评讲,针对每一次习作过后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及时地评析,让写作成功的学生获得肯定,让存在问题的同学明晰问题所在,知道如何改进。小学生习作本质上是一次作业,是作业就存在对错和优劣,有讲评则将对错优劣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的习作是一次耗费很多心力的成长体验,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老师及时的反馈会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明晰自己构思的缺憾和不足,能看到同学构思和写作中的精妙,这样的教学常常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语言干瘪少文采,修辞佳句多提示

G同学接到了作业订正的要求,是将刚写过的作文进行修改。老师要求将作文中的每一句话进行扩句。听到老师这样新鲜的要求,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又指派一位学习优秀的同学作为G同学的参谋顾问,参与G同学的作文修改中去。经过一个课间的“扩句”练习,老师接到了G同学的作文。老师让G同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发现文章生动丰满了许多,表扬了他的努力,也指出了他作文中的问题——严重缺乏文采,缺乏借用修辞佳句表情达意的意识。G同学表示以后作文会改进。

G同学的写作问题每个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过。写文章语言干瘪,只是干巴巴地写事情,语言缺少情趣意味,读来味同嚼蜡。分析原因,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几点:1、积累少,缺少好词佳句,提取困难;2、没方法,不会用修辞佳句;3、缺少写生动写丰满的自觉意识和追求动机,只想快速完成作业,应付老师检查;4、没有切实体会到好词佳句的美妙,缺少心向往之的心理吁求。

对此,教师必须对症下药,分析不同的情况和根源,区别对待。比如针对语言积累少,不会用的,则一方面平时注重对其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学习新词新句多提供机会让其造句仿写等,安排其作一些佳句积累的作业,每天摘抄一些好词佳句,通过这样的形式逼使他关注好词佳句,日久生情,相信接触多了,便会对这些精妙的词句产生好感;另一方面,在写作前,教师不妨提供一些相关的好词佳句,带领学生一起赏析一下,品一品,议一议,从氛围从写作意识上渗透这种把句子写生动写精彩的要求,以此促进学生的写作。针对那些对好词佳句缺少体验感受的同学,则应注重与平时的阅读结合起来,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体会到好词佳句在对文章表情达意方面的贡献,当然,最好在学生有感受时及时进行模仿练习,使得这种感受得到强化和落实。比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排比句,让学生仿写一句;学习《草原》一课对于蓝天下的大草原的景色描写,让学生仿写早晨薄雾下校园里的草坪;学习《珍珠鸟》一课写小珍珠鸟拖着肥胖的身子挤进笼子的动作,写写见过的小猫小狗肥胖而笨拙的一个生活细节,等等。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语文实践,难度较高,学生有一定的畏难心理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就是要充分认识和预料到学生的困难所在,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让其跳一跳便能成功进阶,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更需要教师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与作前指导,进行大量的积累和体验,这样在真正写作时便能轻松驾驭,游刃有余。总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导和切近的帮助。相信教师投入的每一份心力,在学生的写作中都能收获到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