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这句话红点网络。

文中提到作者在机场所见所闻:拿着手机和Ipad玩游戏、看电影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很多老外则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这篇文章之所以传播甚广,我想很大程度是因为引起了人们的共识。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人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作为一个图书馆人,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图书馆就像超市一样,遍及我们生活的角落,让我们的精神超市富足。我以为有足够多的图书馆,我们的阅读就可以更加便捷。然而当一个人没有阅读的意识和习惯时,即使有再多的书摆在他面前,一切也都是徒劳。当国人都沉浸在手机、Ipad里刷微博、聊微信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去从容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呢?“全民阅读”立法提上日程曾引来热议,在当今形势下我认为立法的目的不是强制读书,而是通过法律的支持和保障逐渐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

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和阅读传统的国家。纸张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曾经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对待有字的纸张我们也总是怀着敬畏感的。晋代陶潜《与子俨等疏》中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而今老师和家长也总是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然而此“读”非彼“读”。读书为了上更好的学校,找更好的工作,以后有更好的出路,而阅读是为了来发现这个世界,发现生活、发现自己。温家宝同志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在古代,人们都知道开卷有益。今天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读书了呢?

很多人说没有时间阅读,即使是在暑期图书馆的旺季,也有超过一半多的人是去占自习室的,有多少人是真去看书的呢?图书馆的建筑比以前更漂亮了,服务的内容也更多了,可是读书的人仍然不够多……相比之下,网吧和娱乐场所里却从来不乏人气。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要不就是沉浸在自己的那巴掌大的手机世界里,无论到了哪里先问有 WiFi 么,甚至有了中国式WiFi焦虑症一说,无论做什么都不重要,有WiFi才最重要。有了WiFi,就可以把做的事情上传到朋友圈,然后通过微博,微信评论分享……如果大家能把对手机的依赖换成对书的迷恋,我想我们的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会提升得更快一点。

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上补习班的习惯,上兴趣班的习惯,但是唯独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甚至毕业时候都以撕书来庆祝,他们对书,对阅读又有多少敬畏和喜爱?作为一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书有几十万之多,然而这些书的质量良莠不齐,有多少是真正的精神食粮呢?一个缺乏精神追求的民族终究是少了些内涵的,只关注眼前和物质的心态造就了暴发户的心态,过于张扬和高调,不知内敛恭谦,吃饭吃的是场面,喝酒喝的是档次,旅游看的是照片,却唯独忘了去感受,去生活。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经济的高增长,却也促成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官员为了政绩可以牺牲环境,商人为了赚钱可以出卖良心,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牺牲快乐。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读书只为了考试、做官,为了实用和功利,唯独不只是单纯为了阅读。我相信,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必定是内心笃定的人,一个从容豁达的人,一个心态更加平和的人。当社会的浮躁传染到每个人、每个角落里的时候,阅读成为了闲暇时候的一种奢侈消遣。当老外把阅读当成生活中的主菜时,我们则把阅读当成了甜点……

一个人从贫穷到温饱乃至富裕,物质的变化会导致精神的改变。然而我们的精神也许并没有跟上物质的脚步。我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可是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却被忘却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车,可是交通规则却在很多人眼里仍是摆设;我们可以大规模地出国旅游消费了,可是不文明旅游的事件总是见诸报端……同样,物质生活水平不断上涨的国人认识到上学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达到把阅读当成必须的层次。为实现全民阅读,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协同配合。

第一、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阅读的习惯不是天生养成的,需要后天引导和培养,从儿童抓起尤其重要也更为有效。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英国等都有少儿阅读的基础书目,体现其核心价值,体现国家理念。政府应通过立法或其他活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营造全民阅读的大环境和氛围,同时要借助专业学术图书馆的力量,指导孩子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优秀图书。在这些活动中政府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

第二,家庭的影响与教育。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地方,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学校之外的家庭在少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应该承担起责任来。英国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就特别注重家庭的影响与推动,主要是从孩子童年时期起,父母就注意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关注与兴趣,培养读书“童子功”。英国很多家长都有睡前给孩子念书、讲故事的习惯,而家长自身的读书习惯,更能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习惯一经养成,会陪伴孩子终生。

第三,图书馆的推动作用。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文化部门,在推进阅读、传承文明、体现公平、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图书馆的馆藏、便捷、服务等很多因素都影响着民众对它的使用。因此,在完善图书馆体系、加大对图书馆投入力度,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的图书设施的配备等方面,仍然需要政府做出更多的努力。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图书馆法,而在我国目前仍然缺失。通过立法可以保证图书馆的责任、经费来源和人员配置,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出版发行方面的监管。中国作为一个出版大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居世界第一位,然而仍停留在低水平的数量规模上,销售结构也不合理,中小学教材和文教类图书、学习辅导书占了很大比例。出书比过去容易了很多,书的质量也就变得难以把握,中国的出版发行应该由注重数量逐渐向注重质量过渡,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体现国家核心价值和正能量,在读者心中种下文明的种子。

全民阅读的共识,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协同配合,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阅读的良好氛围。当阅读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生活,我们的中国梦也许就变得更近了些。

作者:冯旭华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