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企业家用微信名字、企业微信聊天背景有自己名字?

时间:2023-05-04 00:37:0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书籍信息

  • 全书名:《朋友圈的人际高手:快速找到你想找的任何人》
  • 作者名:诸葛思远
  • 出版方: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9420923

前言

每个人都知道人脉的重要性,培养起人脉思维常常可以让你的求职更加顺利、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但是,怎样才能让人脉为我所有呢?人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往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人脉是设计出来的」,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人脉并不需要设计,而是你想要就能快速地找到的,这里的关键在于方法和能力,而不是设计,尤其是那种非常用心、刻意的设计,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人脉设计与否,其实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一个人生活轨迹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往往主导着人际关系变化从而使人脉增长;相比之下,他能「设计」人脉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

举例而言,从你加入某大学或某公司那天起,你的身上就被打上了这个机构的标签,无论你主观上怎么想,你都已经成了它的一分子,这时你的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你有了一群和你拥有相同标签的人:校友或同事。

无论之前是否谋面,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会因为标签,自然地对你多些认同。相比没有这一标签的「外人」,他们更容易和你发生价值交换,这时你的人脉就增加了。这可比你挖空心思地把该机构的少数人「设计」和「发展」成自己的人脉要容易得多。反之,如果一段时间内你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变,那么你的人际网络和其中酝酿的人脉也基本不变。

其次,我们的生命是极其有限的,精力是非常宝贵的。

把时间用于钻营人脉,就无法用于提升自己,自身价值不大的话,人脉就算「设计」出来也把握不住。我们想要的人脉当然都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那么这样的人显然不可能是任由摆布的绵羊。

人脉的实质,其实是自身价值的投影,如果你没有充足的价值和他交换,他又凭什么当你的人脉为你调遣使用呢?

所谓弱国无外交,同样,弱者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人脉。如果你自身的价值是10分,你能奢望100分的强人和你交换价值,从而成为你的人脉吗?显然,无论怎么精心「设计」,人家也不太可能上套;除非你先奋斗到八九十分,甚至能和他并驾齐驱。到了那时,获得这条人脉可能仅仅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最后,获取人脉当然要先和别人获取联系;而在这个信息时代,想要迅速把人找到其实是格外轻松的事。

有个著名的关于人际网络的「六度空间」理论,认为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平均而言中间只隔着6个彼此相识的人。

排除极少数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亚马逊丛林等地区的人,这个定律对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地球人保证有效。

其实作者还认为,如果研究者用QQ数据库或者微信数据库,六度缩短到三度也有可能。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就比较讲究人情伦理,中国人向来也比较重视人际关系。

在信息时代,人和人之间可能只有一两条线彼此相连,中间没有节点;而在今天,人和人之间的连线就很多了,有的线上可能还挂着其他几个人。有着这么多联系,你要找到谁,真的就比过去容易太多了。

因为人际网上的线条它就在那里,还挺多的。你所要做的,无非是用互联网工具帮你擦亮眼睛,让你看清连接你们的线在哪里,以及哪条线最短而已。

也就是说,人脉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需要的只是你有意识地去找到、去囤积而已。当然,只是找到和囤积还没有用,还要能做到真正地结识,这就需要有效地沟通。结识成功了,才谈得上价值交换的可能。

用最简单的话去总结,获取人脉关键的三部曲就是你要去找、去聊、去用,或者说,要会找、会聊、会用。当你找到了,聊上了,用到了,就可以说你已经是一个人际高手了。

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总有那么一两个人际高手,可以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但对所有朋友的各种消息都了若指掌,而且不论你想要找谁,可以说三教九流,上至庙堂的行政要员,下至江湖的奇人异士,星光闪耀的如各种明星大咖,默默无闻的如某公司技术骨干,她都能帮你找到,联系上。

这些朋友圈的人际高手,其实就是做到了会找、会聊、会用。我们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就是一本教人如何找人,如何囤积朋友圈、经营朋友圈的书。

话虽如此,想要指导别人做人际高手,自己肯定得有两把刷子才行。这本书的作者诸葛思远可以说就是找人界「高手中的高手」。

她是「在行」排名第一的「找人专家」;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探员称赞她找人的能力已经可以在联邦调查局工作了;腾讯马化腾也在自己的书中专门称赞了作者。在过去的两年中,在领先的互联网智库「在行」上,作者为近两千名学员提供了关于「找人」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迅速地找到并结识了自己想找的人:包括很多企业家、管理者、技术大拿、学者教授、艺人明星、体坛名将、甚至外国高官……

正是基于多年的找人经验,作者总结了一套「超级人脉术」,诸如「怎样让人脉裂变式暴增」、「哪些工具和套路可令获取人脉的便捷度发挥到极致」、「遵循哪些沟通原则能让你成功结识陌生牛人」等等,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到并结识你想找的任何人。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三点,跟着作者一起,来看看如何寻找,如何结识,如何运用,并最终成为朋友圈的人际高手。

一、如何找到人

先来看拥有人脉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当下或未来你所需要的人,也就是囤积人脉。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虽说人脉不需要刻意地去设计和钻营,但留心积累却不容忽视,没有积累,当需要找人的时候,就只能临时抱佛脚,劳心劳力的程度会远远超过有所积累的人。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作者和另一位同事,本是同时入职公司的,工作五年后,作者囤积了本行业上百万从业者的联系方式;而这位同事却没有囤的意识,工作中碰到的联系方式,也基本上都扔掉了。

这时老板分配给他们一批工作所需的找人任务。作者在他囤积的联系方式当中简单一搜,几分钟就把人都找了出来,把工作完成得八九不离十。而同事呢,由于没有囤积,找每一个人都得通过个性化的途径。

比如,找张三得来问作者有没有他的电话;找李四,又得问其他同事有没有他的邮箱;找王五,还得先查他的公司和自己公司什么时候有过合作……如此大费周章,但半天都联系不上一个人。

所以说,没事儿的时候,虽然不要去打扰别人,即便是打着认识、学习的旗号,也不要去找人,但是你可以设法做一些工作,把能够保证与他们沟通信息的渠道给囤积起来,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简单而言就是:没事儿的时候我不找你;需要你的时候,我能马上找到你。这样就不会误事儿了。

这里,建立档案,做好备忘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大多数人在需要找人时,第一反应都是去想有没有哪个朋友认识,然后去找朋友帮忙。即使自己以前联系过的人,由于时间久远,也会慢慢失去联系。这里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著名的「150人定律」,它是由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

该定律说:由于人类大脑皮层「内存」太小,所以每个人最多只能拥有150名朋友,而且此处对「朋友」的定义标准是非常低的:一年联系至少一次,就算是朋友。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的好友,其实不会超过150,这不是因为个人懒惰,而是数学和生物学规律共同决定,所有人都没法例外。所以说,如果我想拥有的,是至少以「万」为数量级的人脉,甚至数量级上不封顶的人脉,我要是通过互动沟通,也就是嘘寒问暖瞎聊天去维护他们,只会累到筋疲力尽。

建立人际档案可以帮助我们突破记忆的局限,但这还只是囤积人脉的第一步,或者说它只是一种意识。想一想,只是有心建立人际档案,但却无人可记录,不是也没用吗?所以关键还在于积累。

积累人脉又可以分为自然积累和主动寻找。

自然积累,主要取决于你所上大学、所服务公司的层次和规模,层次越高、规模越大,自然积累就人脉就越优良。

拿作者来说,他就读过的两所国内大学和一所国外大学都是校友众多,而且遍布国内外的信息、金融、制造和经济管理等主流行业,要找人肯定比大多数四五线市的职高生来得容易。

作者服务过的公司有腾讯,而腾讯18年来进进出出的员工何止30万,又都散布在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每个角落;凭借这种连接,要找到这个产业的任何人也都近似于举手之劳。

作者提到自己在拿到美国商学院录取书时,曾在密歇根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之间犹豫不决。两所学校都非常有名,达特茅斯学院的名气要更大一些,一些相关的重点学科格外强,而且还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同属于美国常春藤联盟。可以说,「常春藤」这个词,就等于是世界一流名校。

但是老板却建议作者选择了密歇根大学。其中最关键的两个理由是,达特茅斯学院虽然厉害,但是学校很小,而密歇根大学的规模要大很多,专业更加齐全。更重要的是,华人校友人数更是比后者多很多。

因为作者的专业是新闻类,而不是搞科研,所以丰富的校友资源、多元的交流环境对她来说显然更重要。于是她听从了老板的劝告,她没有选择常青藤的达特茅斯学院,当毕业后她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密歇根校友团,在各行各业都不乏精英人物,不由得从心底感激老板的远见良言。

也许我们没用作者那么强大的学校和企业朋友,但是善于积累自己学习和工作中朋友的联系方式,日积月累,也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建立人脉档案不只是要记录和保存所有自己认识的人,因为自己能结识的人实在太有限了,如果只依靠自然积累,先天不足的人难于奋起直追;而好学校大公司的人也可能坐吃山空。

因此,在自然积累之外,人人都应该自觉地主动寻找。主动寻找又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这个是作者重点要强调的。

前面说过人脉不需要「设计」,因为没有必要而且很累;但日常寻找和囤积人脉如果利用某些互联网工具,尤其是优质的职场社交网络平台,轻松获得触达海量人脉的信息渠道,却并不打扰他们,更不会侵犯他们的隐私,甚至无需让他知道你已有了可以向他喊话的信息渠道。

作者就曾经多次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功能找到了想找的人。举个例子,如何去找一位市值80亿元人民币的某直播平台的CTO——陈贵灵。

  • 第一,在百度百科中查到,该平台属于上海美啦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美啦富」就是关键词。
  • 第二,去QQ的查找面板,在「找群」类目下查询上述关键词「美啦富」,出现了一个结果,就是位于上海市的美啦富技术支持群。
  • 第三,点击群名,可以看到群主和管理员的头像。点开前面几个头像。作者发现第二个头像的面板中,他的QQ空间名叫「fd苹果灵的空间」,这让作者想起了CTO陈贵灵的名字。
  • 第四,同时看到他的邮箱。发现前缀的前三个字母CGL可能就是陈贵灵的拼音首字母,这时把前缀全部放到百度里面去搜一搜,发现这个ID正是陈贵灵。
  • ●最后,把这个确认是陈贵灵的ID放到微信「添加朋友」中查询,立刻查到了陈贵灵本,而且他的签名是这家直播平台广为人知的名字。

其实,在微信出现之前,QQ和与它相关的体系,是中国最庞大、最复杂,也最紧密的社交网络系统。而微信系统的关系链,和QQ系统的关系链其实交缠很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里作者还总结了一些QQ找人的共同规律:

如果你要找的是互联网相关公司的高管,他们一般也是公司QQ群的群主或群管,如果是新品测试群,那么CEO、CTO都会双双坐镇其中。

而副总、总监这样的人员,就管理着那些冠以其所负责业务之名的QQ群。当我们找到了相应的QQ群之后,就去点击群主或群管的头像,从而看到他们的ID、性别、年龄、邮箱、所在地,甚至籍贯和母校,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QQ空间内的更多线索。用这些线索和其他地方的发现进行交叉验证,进而简单推理,便不难找到目标人的微信。

除了QQ和微信,我们还可以通过微博、博客、知乎等等用户巨大的平台去搜索和积累想要找的人的信息,把所有信息组合在一起,按图索骥,常常都能找到。

另有某些数百万到千万以上级别粉丝的巨V,更会简单地把工作邮箱、经纪人电话等联系方式放在自己头像下的「主页」资料中,绝对欢迎你找他,譬如李开复、薛蛮子、罗昌平、吴晓波、六神磊磊,又譬如刘涛、袁弘、王凯、吴亦凡、六小龄童。

这里要注意,有些人有个错误认知,觉得非要找其本人而无视经纪人电话,原因是「觉得经纪人水平低」。在这里他们需要了解:其实经纪人是大V的老板而非佣人。

所以说,完成某些找人任务,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不需要暗黑技术,也无需脑洞大开,跟你是精英还是凡人毫无关系。他们就在公开的广场上,等着你去找,盼着你去找。

除了使用互联网工具,主动囤积也可以在线下进行,譬如参加各种会议或加入某些团体,以及在普通的交友活动中稍加留意。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格外留意一种被称为「人脉王」的奇妙生物,他们是人脉网中的大节点或通讯枢纽,比其他节点联系着多得多的节点,比如记者。

多交几个记者朋友肯定没错,记者的人脉要比正常人多出N个数量级,往往一个普通记者掌握的人脉就不乏各界名流。这一点作者自己深有体会。有次,记者甲把她拉进他采访过,然后「圈养」起来的企业家微信群:里面居然有200多位蜚声业内、身价上亿的青年创业企业家,他们来自房多多、好贷网、大众点评、滴滴出行等等,星光熠熠。

综上所述,在囤积人脉时,要记得一句话叫作「节点优先,以一当千」:获得一位人脉王的友谊,就相当于间接获得了他的一千个人脉,这可能相当于你费百倍的精力去获得一百个普通人的交情。

上面讲的是如何「找到」,但找到联系方式并不等于你就获取了人脉,因为人脉是眼下或者未来有用的人际关系,所以拥有人脉自然离不开姿势正确的沟通和结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确实成功找到了目标人,但仍然获取不了这条人脉。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