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认为微信朋友圈是近年来最伟大的社交发明。朋友圈的妙处在于你从线索的互动中推测、挖掘、定义两个人的关系。

当你加一个联系人,就会迅速地浏览一遍对方的朋友圈,就能发现两个人间的关系。就能发出“原来他们俩也认识”的感慨,也能得出“原来他还有这一面”的结论。是谁发明了“圈”这个精妙的词汇,它封闭又敏感,拒绝接纳新成员,又时刻渴望被窥视。

你只知道你的朋友列表里有谁,却永远无法囊括对方的联系人,所以你回复时,既战战兢兢,又胆大妄为,你不知道有谁沉默地盯着你们的互动,也不知道他回复别人时,又是怎样的声口。朋友圈所呈现的,大多是提炼后的人生。旅途中可能抓拍了七八十张照片,最后能通过层层遴选的,不过那么三两张。有时我也会懊恼地想,朋友圈里,其实压根就没有朋友啊。真正亲密的人,总是即时性地跟你分享喜怒哀乐,做完美甲就兴冲冲地问你好看吗,打牌赢了三五十块都要汇报,哪顾得上纠结,到底要为这张抓拍选用哪款滤镜。就像逢年过节,你跟大部分人转发老套的祝福短信,末尾还不忘署名,生怕这一点社交的努力白费。而跟最要好的朋友和最喜欢的人,却不必假借节日的名头问候,你们自然地把话题延伸下去就好,在你们毫无重点、絮絮叨叨的对话间,月亮落下去,太阳升起来了,这便是最具仪式感的“节日快乐”。人世间最郑重其事的庆祝方式,都该是朴素而随意的,不必有蜡烛,也不需要烟火。

真正的感情,从来不是靠点赞维持的,就像存在感,也不是靠刷屏累积的。只是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太过稀薄,才想攥一把叫好声在手里,假装永远身处闹市,永远有人醉笑陪君三万场。有时我甚至觉得,朋友圈更像一个买家秀,当然这也是我鄙视的,各种微信群发红包,各种朋友圈点赞。不管是秀恩爱还是秀绩点,发自拍还是拍豪车,都只是为了证明,我的决策都正确,我的品位都高端,我此刻走在命运的阳关道上。那就大方点赞吧,反正淘宝不能无理由退货,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也没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