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是通过国有资本和其他所有制属性资本的共同加入、服务产业和集群发展、独立法人资格、实行市场化治理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这一模式也通过山教融合先行考试的创新途径,通过创新理念、思想和途径的指导,推进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机制、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师资建设、合作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的根本变化,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山教融合。
一、明确的工业大学定位
第一,我们要深入产业链、创新链。要选择提供具体服务的创新链或产业链,从系统的高度综合考虑,权衡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偏离产业链、创新链相应的供需。
第二,高度集成的应用程序转换要素。高度整合模式的产业大学是实现技术、创新、知识、资源、信息化的高度整合。通过产业学院的有效整合,整体形成了集“生产、学习、研究、使用、创造”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服务机制,保证了满足产业集群所需人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三,多合作,形成合作发展共同体。产业大学应牢固树立企业主体意识,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双方充分沟通,在目标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共同体。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企业和学院都是合作主体,对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负有共同责任。政府要充分发挥牵线搭桥、政策引导、吸引凤凰巢的媒介作用,充当校企合作沟通的桥梁,最大限度地加快和推进校企合作战略的实现。用长效机制提高工业大学建设的政策价值和社会效果。校企合作内容不仅局限于高科技研发与创新、围绕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等服务对象,还体现在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模式等的积极探索和参与上,影响了产业学院从建设、运营到创新发展的一系列工作,设计了非常值得借鉴的运营模式和建设意见。
第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有效降低成本。
第一,多方利益契合。设立产业学院必须满足利益相关者认可的条件。也就是说,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水平正在持续改善。工业大学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尽快与市场接轨,实现职业教育市场化。产业学院的优势和产业集群所在的地区要充分结合起来。在运营过程中,为了解决高职学校和业界、企业信息不对称,必须根据集群区域内或附近的原则设立。同时,地区的准入为双方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双方节省了大量的教育、研发、实验、人才招聘费用。另外,企业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同业内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产业学院获得优秀人才的同时,也极大地屏蔽了产业集群外其他企业的“搭便车”,保持了合作企业在人才和知识方面的独特性。同时,通过产业学院的合作共建,企业可以在社会声誉、公共关系方面获得巨大利益,学生可以更多地投资,使学生成为企业员工的保障和待遇。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或感受到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以后的职业充满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因此,产业学院的发展本质上符合学生、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利益取向。
第二,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降低成本。政府在正式制度安排中的作用对介入外部性“搭便车”问题至关重要。根据目前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一般来说,设立产业学院是第一步,找到高职院校合作的产业集群目标后,与地方政府签订学校合同,商定双方共同出资的方式和比例。在二元投资主体结构下,当地产业集群将承担产业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以政府为主导,聚集来自业界、企业、科学研究所等的投资或捐款,购买学校的教育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通过上述运营,形成了政治、学校、企业多元主体投资互助的格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推动下,对法律制度尚未明确限制的部分领域进行制度安排的创新,可以大大减少建设产业学院的费用。
三、加强工业大学的协同作用
第一,合作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学校和企业共同创建的产业大学实现了双方对特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整合,通过学科群建设,共同实现学科发展空间的扩张,使学科得到进一步应用。产业学院可以成立校企学科建设合作小组,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和准确控制,设定学科的范围和方向,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的需求非常一致。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创新变革来示范、指导和推进学科建设的综合改革。
第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的运营模式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创造了共同的谈话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目标定位过程中,业界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因此确定的人才培养将更符合职业人才的特点,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始终与培养目标相吻合,从而实现定向培养的简化和效率。
第三,共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校企双方可以结合实践教育特点和专业教育标准,共同构建系统、标准化的实践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在共同目标下推进实践教育体系的创新改革和顺利实施。共同建设具有实际(模拟)职业环境感、高科技含量的实验实习场所。共同建立以企业员工培训、学生实习、新产品开发、就业和教师培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基地完成既定的实践目标任务。因此,从根本上把学生转变为企业实践只是毕业实习的习惯认识,真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和能力。
第四,共同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产业大学可以通过引进和使用机制、采用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有效方式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可以通过互相聘请的方式组建教育团队,也可以通过双向在职的方式组建专业稳定的建设团队。根据教学能力和学术成果、企业工作经验或学历、专业能力。
业岗位等,设定系统的、标准的准入条件,分层、分级引进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国内外职教实践研修、企业顶岗实践、项目开发、岗位互换等方式为路径,加强对校内专任教师的专项培养。四、构建健全的自组织机制
在产业学院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能够实现与行业、产业的物质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并根据外界变化来对自身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学校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发展的同步。这种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前提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构建产业学院合作关系时,必须适应市场宏观调控下市场运行规律和人才需求变化[7]。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才能保证自组织机制作用的最大发挥:
1.根据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能最有效地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特点,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系统的基于长远发展规划的专业调整机制, 能够正确预测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能及时的进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保证专业的设置和优化调整与地区产业的职业岗位契合度。
另外,专业的设置和优化调整要做好两个度,一个是深度,即能够满足企业较狭窄技术范围内的个性化的人才需求,这种技能应用很少,但不可或缺;另一个是广度,即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具用较宽泛的通用性,专业技术之间兼容性强,人才上岗后很容易消除不对口专业之间的壁垒,就业的宽度增加。
2.根据职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必须建立系统的、规范的并能随着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而适时调整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课程设置以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规划具体教学内容。其要有前瞻性思维,课程设置应侧重于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先行性。第三,高职院校要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时长。第四,专业课程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能够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对于已经落后的或不适用的内容尽早从内容中剔除掉。
3.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办学灵活性。即实现毕业生由实习向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向员工的直接过度。企业最喜欢的人才是,从学校出来无需培训能够直接上岗的“成品毕业生”,而不希望在岗前培训阶段花费太长时间和付出更大的成本。同时, 随着企业职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对“高精专”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增大,对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和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中以市场人才需求的导向不能变,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教学宗旨更要坚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大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适应将来的企业生产环境、领略企业管理文化,将来能够更好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节选自《职教论坛》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