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税务app正式使用,半个多月来都在通过税务app进行密集申报,有人在申报时偶然发现自己成为了从未听说过的公司总经理、职员。
这种“介词”“就业”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报税者发现自己“就业了”
沈女士在报税应用程序中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后,发现比同事多了两个选项。一个是“我的纳税权限”,另一个是“企业税务权限”。她得知,以自己的名义,又多了几家公司。
当事人沈女士:冒充我的身份注册了4家公司,这4家公司调查了近1000多万元的注册资本。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有钱的人冒充别人的身份。该法人代表和税务员正确使用了我的身份证号、姓名、身份证号。这家公司总共连接了4家公司,通过“检查”应用程序查询,都是我的名字。
通过税务应用程序显示的不仅是“成为总经理”,还有一些公司从未“入职”。这位在北京工作的老师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在“任职就业信息”一栏出现了自己从未听说过的部门。
当事人李老师:调查了他们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等,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也没有与这家公司接触。
无论是“当老板”还是“入职”,大多数人都在报税时遇到困难。对金女士来说,“当老板”给她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当事人金女士:我从广东惠州抢了高铁票回重庆,发短信说高铁使用受限,然后上网搜索。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发现,自己向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限制消费令。他们欠其他公司的货款,被告,而且我是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所以我成了不诚实的人。
金女士以使命注册的公司、广州3家、请愿1家。她本人在惠州工作,她的户籍又在重庆。现在金女士要跑两省、市,公安、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证明“他们不是我”,更郁闷的是自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赖”,所以她完全不远了。
当事人金女士:只能买火车票。高铁,飞机都不能坐。这边有什么进展的话,我得来。从重庆到广州坐一晚。得到这些需要很多时间。
个人信息被利用,维权成本高。
如果不能通过纳税申报看到更多的个人信息,很多信息使用者还不知道。发现自己的身份被启用后,当然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当事人王:目前来说,从开始到现在,一方面是与异地有关的情况,很多人在上海,但登记的地方在四川或很远的地方。包括我们郡内在西藏地区注册的,维权成本很高。
王老师住在上海,在经历了今年年初当上总经理的情况后,与其他网友组成了权威军。不到半个月,近80名有类似情况的人加入了这个集团。在这里,人们除了表达自己的各种处境外,还有更多的人急切地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事人陈老师:已经和贵州安顺市的工商和税务取得了联系,据说工商需要情况说明和各种证明。第一个是身份证被盗证明。从上海回来了。上海开了盗窃举报证明,回到家乡,四川开了盗窃举报事件的补办证明。下一步要去贵州,工商通过邮件将资料邮寄给当地工商业,据说上海税务只是对公务的处理,不进行私人处理。 (温斯顿,工作)贵州安顺市税务知道事件,所以个人说不要来来去去。
&from=ar;x-expires=1707063400&x-signature=ci1Cc9G0pWs2ASPiKeKHw6RBtjo%3D&index=4" width="638" height="331"/>陈先生被冒用注册的公司因为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重大税收违法行为,连续异常经营了2年,并且被行政处罚50万以及欠缴税款达千万元。目前陈先生以及这家公司都被加入到了“诚信中国”的黑名单中。从今年1月5日发现这个情况后,半个月以来陈先生一直在奔波联系上海、四川成都、贵州安顺三地的公安、市场监管及税务部门。但眼下,没有部门能告诉他接下来会是什么结果。
当事人 陈先生:贵州安顺市税务部门说已经发函了,他们上报到省里面处理这个事情,把我从黑名单拉出来,处理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后续的流程还不清楚。需要到贵州当地做情况说明。
陈先生的遭遇仅仅是这个维权群中的一个案例,还有一些群友在事发之后联系过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但给出的解决方案却让他们感到非常无力。
当事人 佘先生:第一要把所有人全部召集起来,包括股东、法人代表或监事全部召集起来才能走正常程序撤销。第二是走行政诉讼,把这家公司给撤销掉,去告工商部门,还要自己举证。
当事人 康女士:在广州有三家公司,还要做四处笔迹鉴定,一处要两千元。说情况特殊,必须要去工商局做,还要鉴定机构去工商局,三方人都在现场做笔迹鉴定。还有外出务工费,都是自己承担,一共9200元。去广州去了两次,差不多有一万多了。工商局说如果查出是谁盗用信息,可以告那个人,费用由他出。
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多发 如何防患于未然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申报个税发现“被就业”,这样的惊讶背后是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多发的现实。在现阶段应该尽快帮助被冒用者解决实际问题,而如何在今后防患于未然呢?
当事人 关先生:使用个税申报的APP在网上申报个税,想抵扣点税。发现自己名下多了一个公司,上网查询之后发现在丢了身份证之后的三个月,在东莞市有一家注册的公司。
关先生是因为曾经丢过身份证,但也有人身份证从未离身却遭遇“被入职”。上海顾女士的女儿和100多名同学就被莫名其妙的被冒用证件入职上班了。
当事人 顾女士:她们同学一百多个人都是这样,被那个单位冒用在那边入职上班,实际上女儿现在还在美国。
在警方的侦查下,发现这个被入职的假象背后是一个虚开发票牟利的犯罪事实。
嫌疑人 张某:我老婆曾经在这个学校里工作过,正好这方面信息都有,她是搞教务的,家里笔记本上是有这个信息的。我拿到工地上用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些信息,就临时起意用了一下。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经侦支队民警 倪嘉玮:张某给冯某的名单一共有596个人,就是596个学生的名单,开具的发票金额有439万。
最终,犯罪嫌疑人张某、冯某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上海闵行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在四川成都,龙先生遭遇了另一种被入职。他登录个税APP后发现,自己被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公司连续开了两个月的工资,但他实际并没有领取。 随后,龙先生将这一怪现象反映给媒体进行了报道,在税务部门的介入下,龙先生的问题得以解决。
当事人 龙先生:个人所得税里面就只有现在的工资了,已经把所有跟那个公司有关的信息都删除了,之前是担心到时候扣个税总工资的话对自己有影响。
当地税务部门表示,龙先生举报的违法事实属实,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并更正申报记录。另外税务部门对该公司做出罚款一千元,并且将该公司本年度纳税信用等级判为D级的处理。这样一来,一千元以下的发票该公司每个月只能领用25张。公司无法开具发票,想要扩大销售就很难了。
专家:如何堵住漏洞 降低维权成本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税务部门提到,如果申诉人反映的冒用情况属实,税务部门将对冒用单位或个人的涉税违法问题依法进行处理。从法律上,税务部门能做什么样的处理呢?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刘俊海:首先从不法企业、不法投资人角度看,让别人对自己的不法行为背黑锅,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义务、责任和风险,主要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的博弈状态。实际上由于税务APP的上线,进一步提高了交易和纳税整个市场领域的透明度,这种不法行为就原形毕露了。所以在APP上线之前,出现非法窃取他人信息、盗用个人信息注册公司,并且把别人写为自己的高管、董事、总经理等,来达到减税、免税、逃税的各种行为,将来都会一览无余。税务APP应当进一步拓展功能,升级它在保护权利人方面的有效作用,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姓名被冒用之后的维权成本,提升维权效率。
税务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化让“猫腻”暴露,这是积极的一面,但碰上这等烦心事的人们也想知道怎样才能尽早解决烦恼。
《新民晚报》评论,要卸掉“被就业”的烦恼,不能靠当事人在各个部门之间团团转,而要理出一个清晰、简化的办事流程,让当事人能以尽量小的维权成本,解决身份信息被冒用的问题。不能让不法分子盗用身份轻而易举而无辜者维权反而门槛高企、困难重重。另外也要查清问题,从源头堵上导致“被就业”这类问题的漏洞。对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既要畅通维权渠道也应顺藤摸瓜,打击冒用者,斩断不法链条。
“
堵住漏洞
畅通维权渠道
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