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见习记者谢卓维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扩大,安徽建工)再获大单。
11月6日晚间,安徽建工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收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产城融合示范区安置点等五个基建相关项目预中标通知,累计中标价达22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当前,安徽建工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布局,拓展新业务领域,中标项目能力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安徽建工累计新签合同951.83亿元,同比增长69.32%。
此外,在“双碳”背景下,安徽建工还积极加码研发,实现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建设。2022年前三季度,其投入研发费用9.67亿元,同比增长36%。
前三季新签合同增近七成
随着基建需求持续扩大,安徽建工再中标多个大项目。
公告显示,近日,安徽建工及控股子公司收到多份项目中标通知书。其中包括,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中标价38.93亿元;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安置点项目,中标价11.49亿元;定城至永康段公路改建项目,中标价5.21亿元;贺州市城市环线PPP项目,中标价14.21亿元;高速公路PPP项目,中标价152.88亿元,累计中标价达223亿元。
对于接连中标大项目,安徽建工表示,主要系稳增长政策的实施,国内建筑市场持续稳定增长,需求得到释放所致。
与此同时,安徽建工的新签合同额也屡创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签合同951.83亿元,同比增长69.32%。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当前,安徽建工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布局,拓展新业务领域,新签合同类型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分业务类型看,2022年前三季度,安徽建工新签基建工程类合同额574.36亿元,同比增长62.53%。其中,公路桥梁新签合同额达325.64元,增长152.59%,增幅最高;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达372.25亿元,同比增长78.90%;其他工程新签合同额达5.22亿元,同比增6.6倍。
值得一提的是,装配式建筑的景气度提升,成为带动安徽建工其他工程新签合同额倍增的主要因素。
当前,合肥市“十四五”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到2025年,全市重点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实施比例达到35%,安徽建工作为合肥本土龙头建筑企业,积极拓展装配式业务领域。截至2022年上半年,安徽建工已建成并投产装配式运营基地6个,在建1个。
应收账款超300亿占流动资产31%
资料显示,安徽建工成立于1998年,于2003年登陆上交所,2017年实现整体上市,是安徽省属大型现代化建筑企业集团。其业务涵盖投融资、咨询设计、建筑施工、检测监理等建筑业全产业链。
整体上市以来,安徽建工业绩保持总体上升趋势。据choice数据显示,2017—2021年,其营收由354.6亿元增至713.4亿元,增幅达1倍;净利润由7.81亿元增至10.96亿元,增幅达40%。
今年以来,安徽建工业绩持续向好。据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安徽建工实现营收539.1亿元,同比增长8.44%;实现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29亿元、8.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6%、3.14%。
在“双碳”背景下,安徽建工还积极加码研发,实现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建设。数据显示,2019—2022年前三季度,安徽建工研发费用分别为4.26亿元、7.04亿元、12亿元、9.67亿元,同比增长103%、65%、70.5%、3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持续签订大规模订单,受建筑行业公司回款性质影响,安徽建工应收账款再创新高。据三季报,安徽建工应收账款达303.7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达31%。
对此,安徽建工也表示担忧称,当前,公司建筑业务规模大,资金占用高,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各项业务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流动性风险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