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亮’中秋月亮的古诗…
文本/番茄红素
图片/源网络,入侵删除
-
中秋节,正月。
看不见的、看得见的……从祭月、赏月到拜月,它给了我们虔诚与炽热,也给了我们愉悦与期盼,它是属于我们最大的心灵慰藉。人与月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被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长圆,人长久的祝愿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被人们深深地烙印在了心底……
每个月的十五,月亮都是圆的。但是从未觉得哪个月的十五能比得上八月十五,月亮那样美,那样有韵味,值得我们去祭、去赏、去拜。
高挂在空中的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曾经人们崇拜它,视它为神,所以便有了祭月这一习俗,只是最初的它被人们“捧”得太高,不免“端着架子”,不够亲和,是帝王权贵的专利。
祭月习俗“来”得很早,早在中秋还没有成为固定节日的时候就已经在出现了。那时,它是严肃的祭祀活动,被很多史料记载着。
《礼记》有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恰古时帝王权贵专门设置日坛、地坛、月坛、天坛等场所来进行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之习俗。而这记载中的“夕月之夕”说的就是那秋分祭月活动。
《管子·轻重己》有云:“秋至而禾熟。天子祀干大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史记·封禅书》亦有云:“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这两段记载从当时祭月的服饰、乐器、祭品等方面向我们详细的展示了当时的祭月之俗,从这展示中,我们也自然而然地看出了祭月的讲究。
当然,习俗的讲究离不开它的“主人”——月神。可是偏偏秋分是那样一个尴尬的日子,它不按阴历按阳历,这阴阳虽然一体,却不是时时“相随”,总有那么几次赶得不是时候,月神还没有完全露出它的面庞,这必然给重视它的人们带来了困惑。
还好我们华夏子孙向来不是那么古板,我们祭的是月,不是时间,主体总比时间要重要得多,于是乎索性将秋分祭月改为八月十五这个固定的日子来祭月,这便谓之中秋祭月了。
许是被人们的这份敬意所感动,也许是它的“本质”并不是“高傲”的,祭月这一习俗最终还是走了“亲民”的路线,由权贵到民间,它的路越走越宽也越走越泛。
很多东西走得光了,自然会走出自己的风采,祭月也不例外,随着它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也发展了不少特色。
《北京岁华记》中有一段老北极的祭月情景描绘,它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与此同时,北京还有“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的说法。而杭州则给祭月称为“斋月宫”,那里有“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的相关记载。
另外那时在每个地方祭月时的服饰、乐曲、祭品……等都是“百家争鸣”,各不相同的。而有的地区的祭品甚至颇有说辞。如南方一些地区的祭月贡品——芋头,说是因它与“元”的因比较相近,而传说中元末的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黑暗统治之后,曾经拿那统治者的头来祭月,想来这头未免不妥,所以后来人们便用“芋”这个近似“元”的祭品来代替了头。
八月是秋,十五位八月之中,中秋。此时赏月,赏景、赏情、赏心,一切皆具。
中秋,这注定是一个收获的时节,“春种一粒粟”已过,恰逢“秋收万颗子”,到处都是丰收的喜悦;中秋,也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时节,它是人们祭月的日子,没有夏的炙热,冬的酷寒一切都是明亮了。既有“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的意境,又有“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的情趣。这会儿,你不言,我不语,只笑意盈盈,便应了赏景、赏情、赏心这三个词。
选了一个好时节,中秋赏月来了,可是它究竟是何时来的,如今却是无处可考,古时有文献记载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这里提到诗,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文人这个特殊的群体。
文人赏月,赏得高雅也赏的“风流”,也正是他们为我们后世留下了诸多的“蛛丝马迹”,不过这“蛛丝马迹”也具有时代特色。
唐代赏月,发乎景,止乎情,这景这情皆是相宜的,没有那诸多的感叹,如王建的:“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殷文圭的:“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当然宋代的赏月也是发乎景,止乎情,只是那情那景感慨颇多,引人深思无限,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心念。
有了宋代的一抹“浓墨重彩”的勾描,明清以后,赏月倒是慢慢地回归“单纯”了。起初,每到中秋,皎洁的圆月升起之际,人们便将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等吃的东西摆在庭院和楼台上,一边赏美景一边谈天说地,待到月当空,肚子有些饥饿感了,便分吃摆好的东西,这月赏的是乐得自在。
到了后来,“自在”这两个字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了,那时的景、情、心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赏月”不再是单纯的抒情与人文习俗这么简单,人们给予了它很大的“厚望”,将一家人的幸福、安康、和谐全部寄托于它,这时“民间拜月”满载了一切,成了责任的“担当者”,而这一担当就到了现在,如今的中秋节人们更加注重家庭的团圆与幸福。
团圆和幸福是精神的美好寄托,它蕴意无穷,却无人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它是一种意象。而除了这意象,中秋节也留给了我们一些实实在在的“纪念”。如:月光马儿、兔爷儿等。
月光马儿是随着月神形象的变化而诞生的,明清之际,佛家和道家交融在一体,月宫里面的“主人”除了最初的嫦娥,又多了一只玉兔。这主人多了,人们要祭拜供奉的主体也就多了,贡品自然也要略加变化,于是月光马儿便荣幸而至了。
虽然月光马儿的“原型”是纸,可是纸上却绘着月光菩萨,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中这样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那一笔一划,不知承载了人们多少虔诚。
兔爷儿在明末翩然而至,纪坤在他的《花王阁剩稿》中这样记载:“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搏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从这来看,那时它带着玉兔的形象,地位很高,是人们用来祭月的对象之一。
许是兔子生性本就活泼,玉兔更是活泼,跟着时光的脚步,它玩起了“七十二变”的游戏。到了清代,它的模样更加“丰富”了,有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武将、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的……它们有坐着的,也有站着的,形态各异。
那时,兔爷儿在富丽堂皇的宫廷之中还有一个名字——太阴君。据说中秋晚饭后按照宫里的习惯,这‘太阴君’要由皇后去祭祀,至于为什么是皇后而不是皇帝,想来许是沿了东北‘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的习惯把。‘传说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然后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宫女们进行祭拜,祭拜完毕就算礼成。
不同于宫廷之中,民间的兔爷儿又被人们称作兔儿爷,有了这样一个亲切的名字,人们与之相处起来也感觉亲近得多,届时它不仅用来祭月,还成了儿童手中的中秋节玩具了。
有了“玩具”这另一重身份,兔爷儿更加顽皮了,它将自己的形象与戏曲人物联系在一起,在原来的基础上来了一个大的“颠覆”,虽然头还是兔子的,不过身子已经和人无异了,手持玉杵,趣味十足。
这么有趣的兔爷儿,谁能不爱,即便是现在,它依然是我们的“宝”,是我们大帝都北京中秋佳节的形象大使。
中秋节祭月、赏月、拜月等习俗不可不知的常识:
1、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这一中秋节习俗在古时非常的受重视,它有专门的服饰,详细的仪程,还有专门的组织管理者以及明确的人员分配。另外这一习俗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的祭月,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好时机,他们会在祭月结束的队歌中互表心意,结下百年之好。
2、月神在历代皇家皆被称为夜明之神,后来道教兴起,它又被称为太阴星君。文中所提到的清代便属于后者。不同与皇家,民间称月神为月姑或月姐,它是嫦娥。
3、中秋赏月之俗来源于祭月,娱乐性强,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盛于唐代,当然这中秋不能等同于中秋节。这一习俗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秋也颇具特色,他们有“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诸多活动。
4、以前还有一种称为“叭哒嘴”的兔爷儿,文中并未介绍,它的肘关节和下颔都能活动很讨人喜欢。虽然作为中秋祭月的兔爷儿饱含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与戏曲文化,但是现在的它并没有以前盛行,也非中秋节的专属工艺品了。另外关于兔爷儿,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
5、兔爷儿和月光马儿作为祭月之物,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它只是在我们老北京非常的盛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