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像落难者一样生活。

把一点默契当成命运,把一点安慰当成一见钟情。

我们沉浸在爱河里一不小心溺水,把对别人的一点点好感,当做救命的稻草。

那是爱情最好的时期,也是爱情最坏的时期。

我们动不动就对别人掏心掏肺,急着告诉人家自己的一切喜怒哀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

后来的后来,习惯了一个人翻山越岭的我们,终于学会了,做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何必把好感放大成喜欢,最后又夸张成爱。

我们不过都是孤独的旅行者,遇见的时候点个头,笑一笑,远远地一起举起水壶,喝两口水,就去赶自己的路吧。

何必为了一点好感,一个微笑,一点默契,辗转反侧,轰轰烈烈。

你不得不承认,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爱情将不再是我们生活里一项重要的命题,而成为淡淡的底色。

于是,我们开始说:“爱情不值得。”

把一点好感夸张成爱情,更不值得。

-2-

晚婚在流行,不婚也在流行。

人们找出很多理由来解释这一切:房价太高,生活压力大,女性经济独立……

而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

过了最想结婚的年纪,我们就再也不想结婚了。

人总是越活越精明,为爱情奋不顾身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远。

一个男人去相亲,自称一见钟情。

可相亲的女孩嫌弃他只有中专学历,收入还比自己低一大截。

男人回来上网抱怨:“中专男凭什么不能娶本科女?女孩子谈恋爱不要太势利!”

对此,当然不会有人同情他,人们只会骂他吃相难看。

爱情的把戏,通常是把简单的好感放大成喜欢,又把喜欢夸张成爱,最终演变为一种责任。

广西一个女孩,花了3年时间,唤醒植物人男友,感动了当时各大媒体。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们顺利走进婚姻的殿堂,却又花了3年时间,决定彼此拥抱,和平离婚。

爱情不是万能的,有时候,爱情也有保质期。

女孩在一份“我应当爱你”的感情里,承认自己已经没那么爱了,需要莫大的勇气。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个故事的后半段,比前半段更让我感动。

-3-

对于爱情,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甚至同一个故事,你也能在不同的年纪,读出不一样的版本。

我的一个前辈级学姐,讲过她在十几年前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她在读大学,认识了一个男孩,两个人出奇地默契,而且互有好感。

然而,当时她已经有了男朋友,男孩也已经有了女朋友。

于是他们什么都没说,很有默契地选择做普通朋友。

有一天,男孩提到自己买了一本很棒的书,借给她看。他们都算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相互借两本书看看很正常。

那确实是本不错的书。学姐看完之后归还,男孩转手又借给了女朋友。

他的女朋友非常细心,从书中遗落的一枚书签,发现有别的女生读过这本书。她非常不高兴。

这当然也在学姐的意料之外,因为她也没想到,男孩读到一本好书,会第一个想到借给她看。

事情变得非常尴尬,男孩的女朋友要求,他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最后,学姐再次和男孩达成默契,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切断了所有联系。

学姐说,在最初的前五年,她回忆这件事的时候,会想:

“我们做的很对,没有被一时的新鲜感诱惑,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第五年和十年之间,她偶尔想到这件事,觉得当初很幼稚:

“年少时期的选择算得了什么呢,那种选定一个人就不再回头的感情,说起来是伟大,其实也是一种自欺欺人。”

“可惜我们都选择了自己应该喜欢的人,却没有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十几年后,她再回头一看,感觉又不一样了。

“无论他对她,还是他对我,再或者我对她,归根结底,都是没有那么爱罢了。”

因为没那么爱,所以才会爱上别人。

因为对别人也没那么爱,所以才会轻易放手。

“倒是他那个歇斯底里的女朋友,才是真正爱着的一个。”

-4-

好感,是一种感觉。喜欢,是一种态度。

而爱,是一种责任。

这世间从不缺少把感觉变成态度,把态度变成责任的男男女女。

缺少的,却是能够分清感觉、态度和责任的人。

很多时候,承认“我其实没有那么爱她”,比承认“我在爱情里是个渣渣”更难。

在《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说:

“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这件事,我一直无法理解,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

“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其实,一个人穷尽一生去爱另一个人,这样的事,我也一直无法理解。

或许我还是爱自己比较多,舍不得跟任何人做彻底的交换。

所以,世间的男男女女,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爱意,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