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俗语〉有关黄河的俗语并写出它的意义?
1952年冬天,一天下午2点多,毛泽东坐火车到达开封后,立即换车前往豫园区。
开封市北门外高与城齐的沙丘,是黄河淹没过这个古老城市的标志。
汽车在沙路上前进,过了护城堤,远远地看见由西向东北蜿蜒千里的大堤。不多时,汽车就开到大堤跟前,由堤脚爬到了堤顶。
毛泽东从汽车里走出来,在两行柳林夹着的地面上,大步地踏着如茵的绿草,向西走着,边走边问:“这是什么地方?”
一位陪同的工作人员回答道:“这叫柳园口,斜对岸是陈桥,就是赵匡胤兵变黄袍加身的地方,现在这是渡口。”
毛泽东边听边弯腰拔了一根草,又问:“这是什么草?”
又是这位陪同的工作人员回答道:“这叫葛芭草,百姓特意在堤上种这种草护堤,百姓说它的好处是,'堤上种上葛芭草,不怕雨冲浪来扫!'”
“喂牲口也是好东西。”毛泽东笑着作了补充。
毛泽东一行步行在柳园口的堤段上,特意看了一下1938年花园口炸堤所波及到的决口。这段堤尚留有当年决口以后堵截上的痕迹,堤的堵截部位向南移动了一些,使堤段在此处形成了向南侧凸出的曲折,像人的臂部骨折后形成的非生理的角度一样,使上下堤在此处显出不自然的连接。
1938年黄河决堤阻挡的日军
毛泽东站在这曾经决过口的堤段上,向河面望去,黄河水波涛滚滚,飞速地向东流去。
这条蜿蜒如同黄龙的黄河蠕动到这里就显得更加不安分了。它躁动着、狂暴地翻动着它的躯体,吼叫着向下游冲去,像示威一样,向人们展示它那粗野的力量。
看着这泥流似的黄河水,使人增添了不少荒漠的感觉。它不像江南的河流那样,清澈的流水加上茵绿的两岸或滴翠的山峦,给人以清新的、生气勃勃的感受。
毛泽东回过头来,顺着地方陪同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向堤外的南方望去。
只见开封城的铁塔尖端,在目测下,与河道里奔流着的黄河水面相平了。这铁塔是开封城的最高建筑物了,可想而知,如果黄河在柳园口堤坝决口,开封城定将成为水下城市了……
多年的黄沙淤积,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防河堤决口,也就不断地加高着堤坝,这样日积月累,堤越来越高,河床也被淤沙越积越高,真像是要把此段黄河托到天上去了,黄河成为真正的地上悬河。
棋子布在深深的谷底一样,就连种植在紧靠堤坝南侧堤下的站在这段河堤上看那堤南的村庄,农田、树木,就像是杨柳树,也都偎依在黄河的脚下。
那高大树木的树梢也只刚刚达到堤面,可以想见,如果此段堤坝决口,黄河水自然便像从天下流泻下来的一样。
难怪在当地百姓的俗语中有所谓“洪水涨上天”的说法。
毛泽东看罢,感慨地说:“啊!这就是‘悬河’!你们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
说完话,毛泽东下了大堤向河边走去,沿着河边折向东方,抓了一把泥沙细细地看,问:“这是什么地方来的?”
王化云回答说:“都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冲刷下来的。”
“有多少?”
“据专家测验,平均一年就通过该地携带到下游十二亿八千万公吨,由于大量泥沙的淤淀,造成黄河的不断改道和泛滥。”
他们谈着话继续向东走。到了黄河边,一条很大的摆渡船停在那里。毛泽东登上了这条木船,问道:“这船如何使用,需要多少人驾驶着才行?”
陪同的工作人员回答说:“这船是横渡过河用的,使用艄锚和槽,二三十个人驾驶着才行。”
“能否装上机器?”
“能。”
从摆渡船上下来,毛泽东又信步走到渡口附近的一个小饭铺,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可以在此地吃饭了。
走进饭铺,他十分和蔼地问卖饭的老汉:“卖什么?”
老汉说:“卖面条。”
毛泽东打趣的问道:“让我们吃么?”
老汉高兴地回答道:“欢迎!欢迎!”
大家也都愉快地笑了。
离开柳园口,毛泽东一行乘坐汽车驰进了开封城。
当晚,毛泽东准备在开封某宾馆休息。
当地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听说他老人家要住在某宾馆,准备积极布置,总想能让他老人家在这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
于是,专门搞来了一张沙发床,还特意添置了新脸盆、毛巾、香皂、香水等。
谁知,一切安排就绪以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到房间一看,关切而又严肃地告诉大家:“他老人家视察各地,最不喜欢住豪华的房间,吃昂贵的饭菜。你们赶快把沙发床换掉,改成木板床,他老人家是肯定不会睡沙发床的。”
接待的工作人员听了以后,都深受感动,从心底深处更加敬仰。
大家仓促地搬走了沙发床,临时找来了两块木板,用凳子当床头架了起来。
现在北方已经是冬天了,特别是在夜间,大家想到他老人家日夜为国操劳,怎样才能让他老人家睡个好觉呢?
有了,大家一商量,多给床板上铺几条军毯,不也是很暖和吗?
大家重新给毛泽东整理了床铺:铺的是军毯,上边是棉褥子,罩的是普通床单;盖的是两条花洋布棉被,一条浅红色,一条淡绿色,一个蒲绒枕头,十分朴素大方。
听说毛泽东每到一个地方,工作再忙,晚上总有个看书的习惯。
于是,在那个绿色保险柜式的写字台上,摆上了一叠和开封历史有关的书籍。有《开封县志》、《河南府志》、《东京梦华录》、《汴京遗迹志》等,另一端还放了一套《聊斋志异》。
夜幕已经降临了,毛泽东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走下汽车,他亲切地招呼问候当地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们。
次日凌晨5时,为了不打扰大家,毛泽东就悄悄地向有关负责工作人员告别,并嘱咐他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然后到火车站登上了火车。
连炊事班头天晚上准备的豆汁、豆腐脑都没有吃,就离开了古城开封。
火车在铁道线上奔驰,7点多钟,停在黄河南岸的邙山脚下。
毛泽东下了车,大步向邙山岭走去。毛泽东沿着山坡小路,向山上攀登。不多时,他登上了邙山岭离黄河最近的小山顶。在山顶上,毛泽东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地察看了几个来回,然后在一个土坎上坐了下来,凝视着远方,思考着治理黄河的方案。
此时,正好有一列火车驶上黄河铁桥,在毛泽东的脚下飞驰而过。
毛泽东从北坡缓缓下了山,沿黄河铁桥继续往黄河北岸视察。
到了黄河北岸后,毛泽东想到近处再看看黄河水情,于是又从北岸乘平板车驶回铁桥中央,仔细察看了河水和铁桥构造。
然后乘车来到刚刚建成不久的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新乡胜利渠。
他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闸门台上,问治理黄河的工作人员:“这闸门需要几个人才能启动呀?”
“一两个人就可以打开。”陪同的治理黄河的工作人员,急跨一步靠近毛泽东的身旁回答道。
毛泽东听罢,走到闸门的启动旋盘前,双手握紧了旋盘,用力扭动起来,看来没有用多大的力气,那闸门就缓缓地随着旋盘的扭动升起,黄水冲过闸门,顺着人工河道向北潺潺流去。
毛泽东试过闸门的重量之后,露出微笑:“很好,不费力!”
治理黄河的工作人员向毛泽东报告说:“引黄济卫河渠两岸的庄稼,年年可保丰收。”
毛泽东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同时又问:“水里这么多泥沙怎么办?黄河水浇地好不好?”
治理黄河的工作人员回答说:“离这里不远有沉沙池,经过沉淀后才能把水送入农田。”
“像这样的水闸,一个县有一个就好了。”说完,毛泽东又详细询问了渠上职工的生活情况。
当他看到水闸没有闸房的时候,便说道:“这个闸修得好,但闸顶上要盖个小房子,让工人在房子里操作就好了。”
在返回火车的途中,毛泽东继续向有关工作人员了解引黄河灌溉农田的相关情况和问题,还特意问了当地井灌的情况和效果,然后说:“有了渠道还不能忽视井灌的作用,要合理安排渠道和井灌。”
为了便于理解,他又进而打比方说:“渠灌是阵地战,井灌是游击战。”
毛泽东再一次强调:“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