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快成语’吃饭快成语有什么?
平时生活中我们说的都是“你一句话,我一句话”这样的对话。
但是一旦当我们需要说出一大段话时,我们就很容易哑口无言了,然后就陷入冷场,不知道要说什么,怎么说。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涉及到我们大脑不同区域的运作方式。
因为我们大脑的思考,是类似于“多线程”的,当看到一件事,我们大脑通过捕捉当前接收到的所有信息,然后就会瞬间得出一个“结论”。
例如你在街上看到一男一女在争执吵架,看到这个画面,你的大脑就立刻明白到是怎么回事,理解到当前这个状况,尽管你未必明白争吵背后的原因!
但是,说话或者表达是属于“单线程”的,就是要一字一句地说出来,从先到后地进入到别人的大脑里面,别人才从这些信息当中,明白到你的意思。
所以从“多线程”的方式转换到“单线程”的表达,这就需要有一个“筛选内容”、“组织语言”的过程了。
因为你不可能把大脑接收的的所有信息都说出来,也没必要。
而这个筛选信息的过程你做得好不好,就体现出你的表达能力到底好不好。
那怎么才能够做好这个“转换的过程”,让自己可以做到滔滔不绝地表达,说出心里(大脑)想说的话呢?
这篇文章就少讲原理,只说锻炼方法吧!
找到核心的表达中心点
我们说话,肯定有一个动机,如:
1,抒发情感;
2,说服他人;
3,解释事情;
4,介绍物品。
诸如此类。
根据每一种动机,在我们开口说话之前,最好要有一个“表达的中心点”。
也就是说,你的表达,想让别人知道哪些信息。
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会涉及到你“筛选内容”和“组织语言”的思维过程。
当你清楚知道,想要让别人知道或获取哪些信息之后,你就可以决定先说什么,接着说,最后说什么。
或者重点说什么,次要说什么,可以忽略不说什么。
例如你是一个销售人员,顾客问你“卖的这个包包的质量怎么样,可以用一年以上吗”,那么面对这个情况,你想让顾客获取哪些信息呢?
当然就是关于包包有质量保证的信息。
基于这一点,就可以搜集一些与质量相关的信息,然后有“重点”地说出来,就是好处多说一些,缺点少说或者有技巧地说。如:
“请您放心好了,我们这个包包是用小牛皮制造的,皮质柔软细腻,摸起来很顺滑,表面会有特殊的纹理感和很好的透气性。平时使用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你用个5年以上都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有时粗心大意的话,包包的边角就会比较容易磨损,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一下,避免沾上污渍。当然,保养起来也是很容易的,不会对包包有影响的。正常去使用,包包的质量问题您是不用担心的。”
这段话,就涉及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次要说什么了。
先把包包一些好的产品特性说出来,再说出一些包包不好的地方,最后又强调包包的质量没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说服他人的“信息包”了。
顾客接收到这个“信息包”,其对于信息的理解,自然会受到你铺排信息顺序的影响。
那为什么有人没办法说出类似这样的一大段话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对于相关内容没有足够的积累;
如果你作为一个销售员,没有掌握到足够的产品信息,你就没有办法利用这些信息去构建你的表达。
只有当你对于当前的话题有足够多的积累时,你才能够众多相关的信息中,筛选出适合的内容去构建表达。
第二,表达的思路没有清晰的脉络;
如果你不知道为了什么目的去说出这段话,没有一条表达的“中心线”牵引着自己,你就很难顺着这条线去构建表达内容了。
即便你对于这个话题有足够多的积累,可是你没有一个清晰的表达思路,那就不知道筛选或提取哪些内容去组织语言。
解决第一个问题,只要多读、多背、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行了。
而第二点,我就重点说一下。
构建表达的思路
有时候你经历了某些事情,想要跟别人解释(这是属于表达动机),你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究其原因,就是你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或者说,不知道从哪个切入点开始说起来。
好比说,别人问你:“你对于自己现在的人生有什么看法?”
很多人,对于这样一个跟自己有关的问题,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既然是自己的人生,有过经历、有过回忆、有过情感,为什么就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呢?
因为在表达之前,你没有生成一个清晰的表达思路,你就会不知道从何入手去构建表达。
这时,你回到上一步,先想一想,你想让别人知道哪些信息?这个信息肯定是关于你对于人生的感受和体会的,有好也有不好。
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的人生过得很有意思,那么这就可以成为你的观点,也就是你表达的中心脉络。
接下来,你就需要解释,为什么你会觉得人生很有意思,你可以用自身的故事,一些相关的经历,或者外界给予你的感受来“搭建内容”。如:
“我觉得人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给我的感觉很有趣。
我活到现在,三十几岁,经历的事情有好有坏。但我总觉得,不管自己遇到的事情是好还是坏,都是一种惊喜。就好像你拆盲盒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拆开来会得到什么。
如果遇到好的事情,当然很开心;遇到不好的事情,也很正常。而且有时候,不好的事情会促使自己获得更好的成长,这也不是一种惊喜吗?
我记得前两年遇到一件事……(这里就是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件事的结果虽然很不好,给我带来很大的打击,但我确实从中成长了许多,懂得人性是怎么一回事。这种探索,对于我们人生而言不是一种有益的养分吗?
所以,这样一种探索型的人生,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抱着这样一种探索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坦然对待,我们就不会那么怨天尤人,反而会变得乐观积极。
用力过好每一天,才能让自己在下一次迎接更好的惊喜。”
这段话的表达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先抛出一个观点,然后解释这个观点,接着又用一个自身的案例去加以说明,最后总结陈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表达。
而这个方法,就是常用的PREP法则了。
P代表Point;
R代表Reason;
E代表Example;
P还是Point。
这就是说,我们在陈述观点时要先说结论,然后用数据化的内容来说明原因,再通过一些贴切的案例来强化印象,最后重复核心观点,完成一次完整的表达。
这几个步骤的要点如下: 先说结论——结论意味着清晰,明确的观点指向行动。 再讲理由----分别陈述原因,数据与事实更有客观说服力。
接着拿出例证----有理还需有据,生动形象饱满发言重申结论。最后将发散的思维回归结论,强化焦点。
在你表达之前,如果能够构建好表达的思路,接下来语言组织的过程,就会顺利很多了。
就算你汇报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你所说出来的话也会更有逻辑和条理。
例如你上班开例会,老板问你“对于上个月的公司业绩下滑怎么看”,你回答的切入点,可以是修补业绩,可以是阐述问题,也可以是提出解决方案。
然后你提出来的观点,做进一步的解释,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来构建表达的内容,这样也可以形成一个具有逻辑的表述了。
当然,即便你做到上述的事情,有些人还是没办法好好表达,为什么呢?
因为,这可能是“语言运用习惯”的能力问题了。
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会影响到我们表达能力的好坏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我们准确说出一句话都比较吃力,那就更不用说让你去说出一大段话了。
在我们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用词用语以及语法规则,是不会像书面语那么严谨的。但没那么严谨,并不代表你就能说得好。
因为想要说得好,需要依赖你的表达语感和习惯。
例如这句话:“如果有一个人,信誓旦旦地跟你说做某件事肯定会成功,肯定会赚到钱,肯定有所收获,那么你最好对他这句话的真实性打个三折。打了三折之后,他说的话才会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类似意思的话语呢?
你可能很难做到。因为你并没有说这番话的语言习惯,如“用三个肯定的排比”句式,或者想不出要用“信誓旦旦”这个词,甚至不会用“打折”这种比喻。
运用语言习惯会决定我们说哪些话更容易,说哪些话会更困难。如果你很少说类似的话语,那么你说的时候,可能就会磕磕碰碰、吞吞吐吐,很难找到恰当的词语去表达。
例如你平常吃东西,不管吃什么都说这个东西好吃、这个菜很香、这个饮料很好喝之类的,就没别的说法,那么你就很难说出其他更加复杂的话语了。
一旦你的语言运用,都习惯于那种简单化、通俗化的表达,你就很难用复句或者比较多变的词语,去进行表述了。
如果这时让你说一大段话,你自然就找不到更多恰当和准确地表达句式,然后你就会停下来思考,这句话怎么说才好、才恰当,最终你就会说得磕磕碰碰,而不流畅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主要的方法:
1,朗读;
2,复述;
朗读不同的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句式,积累语感,从而拓展我们的语言运用习惯。而复述,就是锻炼自己根据别人的表达逻辑和词句运用,来说出自己的话。
例如这段话: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角逐,就好像下棋。你进一步,我退一步。彼此都会根据对方的动向,来调整自己的下一步棋。所以局势往往会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如果你平时很少说“利益角逐”、“动态变化”这些词汇,通过朗读,你就可以积累这种表达形式。
而通过复述,你可以把这种表达的逻辑刻印在自己脑中,下一次就可以用类似的话语说出来。如:
“我觉得与人相处很像下棋,你走一步,我走一步。大家都会根据对方的走法来调整自己下一步的做法。所以彼此的关系,不会一成不变的。”
这样不就学到新的表达方式了吗?
平时多读一些文章,然后针对某些不错的锻炼进行复述,不流利就多复述几遍,直到自己能够脱口而出,你的表达能力自然就会越来越厉害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