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阎丹
文森特梵高,令人震惊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后印象派的太阳之子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为了艺术的召唤不惜牺牲自己。他被误解和疏远,不顾一切地挣扎着走上了贫困的道路。他屈服于精神疾病,最终孤独地死去。他悲惨地死去后又瞬间涅槃,是艺术史上最受推崇的神话.他是个疯子,天才,火辣,短暂但绚丽的矛盾体,但他到底是谁呢?
2月27日至5月22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SBMA)展出了西海岸首次展览——《梵高的眼睛:梵高及其灵感的源泉》。展览从梵高的成长环境、社会结构、艺术渊源等角度探讨梵高和他的创作故事,让观众沉浸在19世纪世界上最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的视觉想象中。展览展出了20件梵高的真迹,在短短的10年里,艺术生涯各个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和来自25家博物馆的100多件他推崇的艺术大师作品(如莫奈、高岗、马奈等),通过作品的激进化戏剧性地展现了多位艺术家和梵高的艺术缘分。同时,这也是圣巴巴拉美术馆耗资5000万美元整修后的首次展览。
花瓶中的白玫瑰(油画)梵高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SBMA)
1853年,梵高出生在荷兰乡村的一个牧师家庭。他天生敏感,但从不偏爱。为了取悦父母,成为商店学徒、教师和传教士,在混乱和困境中找到了他一生的爱情——幅画。“我想画一幅打动人心的素描。想通过人物或风景表达的不是悲伤的忧郁,而是真挚的悲伤。”从27岁的学画到37岁的谢世,梵高在这短短的10年里创作了2000多幅作品,但这种努力没有收获名利。相反,他扭曲的作品风格受到争议,偏执的性格受到冷落,连他引以为傲的画都不能让他吃饱饭,甚至日常经费也要靠他弟弟提奥。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当时梵高无疑是个失败者,尽管命运不如意,但他对绘画的热情始终如一。也许这是他与世界沟通的唯一方法。就是把生活的痛苦和考验变成画布的期待。
磨石
梵高受海牙画派艺术家的影响,热衷于版画。早期的作品暗淡而忧郁。就像在诉说自己生活的窘迫和内心的压抑。这时他没有系统地学习素描。从绘画的笔触中可以看到对造型、结构的探索和摸索,这也构成了他未来艺术风格的一大特点。
艺术是生活,在矿区当传教士的时候,他看到了社会底层生命卑微的——贫困、起亚和疾病.想深深戳中梵高的内心,客观真实地表达人类的百态,把对宗教和救世主的热情注入画中人物,对创作的意义进行更深刻的解读。在伦敦和巴黎等地转了一圈,但事业不成功的梵高回到了家乡新南,家乡的自然风光滋养了他的艺术灵魂,但他仍然心怀不满。他仰慕米勒,决心成为“农民画家”。为了体会农民生活的本质,在烈日下和农民一起工作,彻底地过着农民生活。在这个时期,对人物的研究和描写是他创作的重要部分。
1885年诞生图《吃土豆的人》是梵高得意的作品。画面中低矮的树屋里,5个人挤在餐桌旁,昏暗的油灯照亮了皱纹沟的脸和骨瘦如柴的身体。他们用辛勤耕种的双手吃着困难的土豆。梵高努力描写现实,表达着真正的平民现状,绘画所描述的生命力超越了绘画技巧和结构本身。但是遗憾的是,这幅画粗糙的造型和暗淡的色彩一直受到当时画家和艺术家的批评。
折断
19世纪末,崇尚科学的欧洲世界随着工业化的强有力步伐,促进了艺术的变化。在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发展的时期,艺术中的所有热情和遐想都冷静客观化了。显然,单凭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无法承载现代人的精神诉求。此时,寻求自己内心召唤的梵高正在迎来他能表达无数可能性的黄金时代。
如果梵高早期的作品不朴素华丽,那么1886年以后的作品就像灿烂的星星一样,成为今年去巴黎创作风格变迁的分水岭。梵高在田野里徘徊的时候,印象派已经横扫了巴黎艺坛。在这里,世界多姿多彩,天马行空,名家云集。迎面而来的巨大对比使他陷入极度痛苦,决心打开彩色的心境。另一方面,日本浮世绘在西方世界流行,由于东方艺术的色彩、视角独特的格局、异域文化的姿态,梵高引起了强烈的憧憬,开始热衷于收藏和临摹。好像在寻找新的艺术生命。在丰宝土壤的培养下,梵高开始融入点彩,以鲜艳的色彩大胆尝试,创作主题也从田间劳动转移到街角咖啡馆、塞纳河边、静物鲜花、人物肖像等,在近乎疯狂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例如《塞纳河上的桥》 010-300030如他自己所料,“未来的画家将成为前所未有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
灿烂
一辈子孤独痛苦的梵高也对故友充满了期待。1888年,他来到法国小城阿尔,沉醉在田野的宁静中,享受灵魂自由。他迷恋这种自然气息,创立了名为“南方画室”的艺术沙龙,邀请熟人艺术家们一起分享。只接受了高更的邀请,但使他欣喜若狂。
梵高对高更的感情千疮百孔,对前辈有崇敬。
敬之情、有对同僚的妒忌之心,也有对挚友的珍爱之意,正如他的旷世名作《向日葵》系列般灿烂夺目。为迎接高更的到来,他计划以向日葵画作装点阿尔的小屋,在他眼中,鲜艳的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像闪烁着的熊熊烈火,像他深藏内心的炙热,他称“向日葵是属于我的花”。对梵高来说,作画的过程好似在提炼灵魂,将生命渗透至艺术,是他执著的追求。高更的到来也促使梵高进入创作的第二次高峰。两人互相仰慕,共同作画,他的自信和狂热涌现出来,散落在《黄房子》的任何一个角落,倾其所有表达着自己的憧憬和幻想。好景不长,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的差异最终让他们的矛盾在相处的62天后爆发。
迷 惘
高更离开后,梵高几近崩溃,《高更的椅子》诉说着他的孤寂,在他心里,高更就像是画中黑夜里的明灯。随后几个月,精神病痛的折磨让梵高自己走进圣雷米医院。这个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疯子,在1年的时间里创作了上百幅作品,谁曾想这些光怪陆离的涂涂抹抹居然能成为如今的绝世经典。
此时的梵高内心早已千疮百孔,透过《奥维尔教堂》《星月夜》可看到他的焦灼:扭曲的线条、沉重的天空,每一笔都是他内心的宣泄和虚幻的遐想。可即便如此,画中的物体在他笔下仍犹如火焰般向上翻腾,寄托着他的全部激情以及对蓬勃生命的热爱。
1890年,梵高在他离世的前几日留下《乌鸦群飞的麦田》。画面上依然跳跃着鲜艳的黄色,而天边诡异的云霞和群飞的乌鸦没有一丝祥和,他运用大量色彩,倾注极度的情感来创作,无力的生命已经让他望不到尽头,疲惫不堪。
梵高的一生是一场有始无终的悲剧,是神秘的,是一个谜。但他与弟弟提奥之间的数百封信件,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文献记录,传记式地描述了他每个时期创作的心路历程,更是他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他所欣赏的艺术家类型繁多、数不胜数,从伦勃朗到浮世绘版画,从学术派到先锋派,任何精华都成为他探寻自我的养分,这是通过一生的阅读和不断观察其他艺术作品积累起来的。他也曾高声呐喊:“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梵高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对艺术的追求永远炙热,永远在路上。(冉丹)
来源: 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