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为“一条”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删改、盗用至任何平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5月,
70后镇江妈妈张形带着女儿
搬入上海市中心
一栋老式花园洋房的底层。
室内面积只有30㎡,
母女俩要在这里生活、工作、学习,
还要照顾2只狗和3只猫。
张形将小家
分为18㎡公共区和12㎡私密区,
还充分利用了户外花园,
与女儿过着既亲密又独立的生活。
渐渐地,张形发现身边有几个邻居
和自己一样也是租客,
虽然房子都老旧狭小,
但大家都充分地享受家的室外空间:
不到1㎡的小阳台、5㎡的天井、
80㎡的花园、150㎡的园林……
张形和她的邻居们
开拓了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在喧杂的市井里弄,
共享室外空间。
居住空间得到了延伸,
张形的女儿告诉妈妈:
有一种“面积越住越大”的感觉。
12月,我们带着好奇心
探访了张形和邻居们的家,
与这群城市里的租房者
一起聊了聊这种新奇的生活方式。
编辑 Tango 责编 邓凯蕾
1970年,张形出生于镇江当地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她常随父母来上海探望亲戚。“当时我的叔叔就住在上海的富民路,离我现在住的地方不远。”
因为有这段经历,张形对上海人在70、80年代的居住状况有深刻的体会。
女儿5岁开始学小提琴,12岁偶然有机会跟随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学习,张形毫不犹豫地带着女儿开始往返上海与镇江,“周末跨城上课”。
从女儿2岁起,张形就喜欢带着她到处旅行。不知不觉,母女俩对于远方总是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勇气。
从2011年起,母女俩每周六凌晨5点起床,坐公交去赶高铁,到上海再转地铁到小提琴教室,单程要4个小时。上完课回到镇江的家,常常已是深夜,就这样坚持了整整3年多。
“当时并没有觉得累,很快成为一种习惯,感觉上海越来越亲切。”
14岁时,张形女儿来上海学习、演出留影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张形与丈夫因性格不合,最终选择和平分手。她成了一边带娃、一边工作的单亲妈妈,慢慢打拼成了一名在当地小名气的室内设计师。无论是对女儿还是朋友,她都很少提过往,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
2014年8月,女儿来到上海念书,张形放弃了一切,陪她搬到了上海。最初,她和女儿租住在青浦的某个Airbnb别墅的其中一间,仅有10㎡。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慢慢换到市区的公寓,一点点接近老上海气息浓郁的街道。
“弄堂里,有菜场、大饼油条摊、咖啡店,离地铁口也很近。毕竟预算有限,房子老旧一点没关系。”
张形曾想卖了老家的房子,为女儿在上海买一间小公寓,但由于没有购房资格而作罢。有一天她突然想通了:哪怕在上海租房20、30年,也可以过得很舒服、快乐,重要的是认真把一天过好。
去年12月,房东突然要收回她和女儿租住的公寓,张形急匆匆开始寻找新的住处。
要带着女儿生活,张形一开始考虑的都是两居室的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介告诉她有一套地段优越的花园洋房公寓出租,在一栋历史建筑里,性价比很不错,但室内只有30㎡。张形抱着好奇的心态想去参观一下。
没想到看完之后,她当即就租了下来。“虽然室内很小,但是有80㎡的花园,地段方便,闹中取静。”
张形手绘设计图,绿色为户外部分
张形本身从事室内设计的工作,她想起上海人常说的一句老话:螺丝壳里做道场。既然住到了上海市中心,张形也想学一学海派文化里的乐观和机智。
“以前住在上海市区的人,几家人共用厨房和卫生间,现在条件已经好很多了。”她决定挑战极小户型的改造,打造出一个舒适又有审美的家。
30㎡的室内,首先被切分为两个空间,约分别为18㎡公共区和12㎡私密区。
18㎡公共区是一个大客厅,有厨房和岛台、一张大工作台、一组沙发、一个壁炉,还有满墙的收纳柜,外挂百叶帘遮挡。
张形工作、会客,女儿练琴、看书,一起用餐,都可以在这个大客厅里实现。
客厅与10㎡的内阳台相连,感觉更开阔
张形和女儿在客厅工作、学习
在思考室内风格时,张形无意间买到一台喜欢的黑色壁炉,于是就以这个壁炉为核心展开设计,把拼花瓷砖、黑白几何元素融入,用Artdeco风格装饰,迅速改变了原本破旧的面貌。
遥控式天然气壁炉
家具都是旧的,跟了张形很久。一张用了12年的真皮沙发依然舒适,东南亚进口的竹编椅很有度假的感觉。
搬进来不久,有一户人搬迁,许多旧家具扔在弄堂里,张形发现一只很漂亮的老上海茶几,就捡了回来,清洁、修补后,放在壁炉前。
另一半12㎡私密区,被分割成2个双层的极小卧室。另外还有一个开放式的小厨房,一个1.5㎡卫生间,一个1.5㎡的泡澡间。每个区域都像一个迷你隔间,简单、舒适、私密性极好。
12㎡的房间包含上下层小卧室、厨房、干湿分离浴室
刚租下这个房子时,女儿很有情绪,表示“坚决不愿意住进去”,担心自己没有隐私空间。但最终,张形的设计让女儿很满意:“没想到住起来那么爽!”
虽然把30㎡的改造做到了极致,但空间狭小多少会产生逼仄感,长时间待在室内会感觉压抑。张形想要好好利用户外花园,打造成一个可以运动、放松的地方,有利于身心健康。
有的屋主会想办法在草地上浇筑水泥地,获得更大的平地空间,但张形觉得,在城市能有一片“泥土”很不容易,她想把原来的泥土、树木、草地都尽量保留下来。
自己的工作和女儿的学习都很忙碌,没有很多时间来做“园丁”,所以花园的改造方向必须是整洁、易打理的模式。
花园共80㎡,被分成2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动线、入口和功能。
入口左手边有一个小铁门,内部是一个10㎡的空间,分为玻璃房猫窝和私人小院,是张形独自办公、休闲的地方。
“虽然也很喜欢开阔的院子,但有时会需要一个人被墙包围的感觉。另外,我和朋友在大花园聚会时,女儿也可以单独在这里享受独处时光。”
剩下的70㎡是一个完整的共享式大花园,地面铺满了白色的洗石子,打造出一个“白沙滩”的感觉,可以大大减少泥泞带来的麻烦。
一张耐腐蚀户外桌、几把休闲椅、沙滩椅,简单的摆设就能很舒服地坐在花园里,喝茶、办公、聊天。
院子一侧砌起了一道水泥空心墙,上面有很多格子,有的摆着蜡烛,有的可以堆放杂物,就像一个收纳架。
张形希望院子能够被绿植包围,有热带花园的感觉,考虑到上海的气候,挑选了大量蕨类、绣球、百合竹等植物。
客厅的大门是全落地玻璃式的,视觉上与院子衔接,屋顶上悬挂着蝴蝶兰、口红花,地面摆放着大盆栽琴叶榕。
整个花园的改造花了3天,张形找了2个朋友帮忙,改完后大家直呼“好有成就感”,约定了每年这个时间都要来聚聚。
院子里所有的树木都被保留下来,其中有一棵约15米高的大树恰好挡住了大门,但张形却很喜欢。搬进新家的第一个秋天,张形正在客厅里画设计图,突然听到了“咚”的一声响,竟然是一个硕大的柚子从天而降。
她抬头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它原来是一棵柚子树,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结了十几个大柚子。张形惊喜万分,切开后尝了尝,清甜可口。
为了安全起见,张形买了一把专门剪高枝的剪刀,发现柚子成熟后,就主动剪下,以防止砸伤人。
就这样,免费的“柚子沙拉”成了张形和邻居们聚会时的固定美食。
张形很喜欢动物,除了自己养的狗,她也一直照顾着附近的流浪猫。
有一次,张形惦记着一只好几天没见的小猫,就在弄堂里找。路过距离50米的一位邻居家,院门半开着,她好奇地走了进去,却不由自主发出“哇”的一声,眼前竟然是一个小桥流水的苏式园林。
张形认识了这家的主人,刘佳甫。
刘佳甫的家乡在大西北,却一直很喜欢南方园林。来到上海后,他在广告设计行业工作了很多年,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和建筑。
80后设计师刘佳甫
6年前,刘佳甫毅然从广告公司辞职,在这条弄堂里租了底层的3居室公寓,把外面约150㎡的院子,当成了实验田。他每天除了练习书法,就是钻研小园林的改造技巧。
园林里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些细微的变化,或许是多了一些植物,几块砖。对邻居张形来说,每次去都有新的惊喜。
“我能感觉到他对园林的痴迷,从室内到室外,每一处细节都做得很精致,经常有新布置。每次推开他的门,我就好像从上海穿越到了苏州。”
猫咪是这里最常见的客人,张形在小蒲的园子里认识了14只猫,并一一给它们取了名字,喂食、检查。如果几天不见,大家都会帮着一起寻找。
张形每次遛狗,都会注意到路边某栋精致小洋楼的二层,有一个铁艺阳台。“看到它,就好像焕发了少女心,觉得很浪漫。”
这个小阳台不足1㎡,是老上海建筑里特有的部分。武康路上曾有一个同类的阳台,因为扎上了蝴蝶结,引发全网打卡。
张形一直很想体验一下,坐在这个小阳台上的感觉。直到阳台的主人蒋丽丽邀请了她上楼,“这样俯瞰着整条马路的梧桐树,又安静又舒服。”
70后软装设计师 蒋丽丽
蒋丽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骨子里传承着海派审美和生活方式。“哪怕是再小的空间,也要保持格调与舒适。”
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或许是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蒋丽丽一直对历史建筑里的住宅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她就从家里搬了出来,一直在市中心租房子住。
住在这片社区多年,蒋丽丽养成了步行或骑车出行的习惯,在狭小的一隅,也会用心布置自己的“一人食”。
在二层的单间小公寓,小阳台成了蒋丽丽的“呼吸地”,她喜欢站在上面拍四季变化的上海美景。
“虽然只有1㎡,但冬天就可以晒太阳,夏天的晚上能纳凉,非常惬意。”
沿着张形家的弄堂往里走,右拐后步行1分钟,就到了另一个邻居:涂家淇的家。
涂家淇来自湖南,2016年,因为在附近工作,她租下了一间50㎡带天井的底层公寓。
80后平面设计师涂佳淇
“上海的气候比较潮湿,又是老房子,原本我不并不打算租一楼。但就是特别想要一个户外空间。”
在改造装修时,涂家淇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天井上,自己动手做设计,然后找了3个朋友帮忙,6、7个小时就把院子装修完了。
四四方方的天井非常规整,涂家淇做了简单的设计,30%泥地种植了南天竹、茶花、黄金香柳、蕨类等,70%地面铺了瓷砖,更方便日常使用和打理。
由于平时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涂家淇会在家呆很长时间。相比室内,在天井里工作更解压、舒服。
每天起床后,她会花30分钟简单修剪一下植物,然后在院子里吃早餐、晒太阳、看看书。
“从早上7点到中午,几乎都是在院子里度过的。”除了独自享受,院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社交。每次有朋友来家里,大家都很自然地选择在院子里围聚。
无论春夏秋冬,邻居们只要聚在一起,就都喜欢坐在户外的院子里。冰块、小炭炉,他们总能在户外享受阳光、微风与应季美食。虽然身处喧嚣的市中心,却仿佛身在山林深处。
张形说:“其实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到街坊邻居家的天井、院子去玩儿,那时候都没有’共享’的概念,是很自然而然的串门,是很有生活气息的。”
历经一个疫情,除了体会到户外空间的珍贵,这群邻居还更明白了“社区”、“互助”的重要性。
生活在同一个区域,他们都愿意拿出部分空间共享,品尝到1+1>2的乐趣:一起去刘佳甫的喝茶,在涂家琪的天井烤火,在张形的花园里举办派对,这种快乐比独自享受更温暖,也更有一种自豪感。
蒋丽丽把自己的沿街工作室免费给摆摊阿姨使用
令人意外的是,这份“共享”除了在志同道合的邻居之间,还发生在与陌生人之间。
今年第一个降温的周末,蒋丽丽在社区周边逛街时,偶遇在寒风中摆摊的邹阿姨,她正在贩卖一些毛线袜子、针织坐垫、毛毡包。
交谈过后,蒋丽丽才得知,这位摆摊的阿姨是一位4胎母亲。“她很了不起,靠摆摊养活4个孩子,老大已经上大学了,最小的还在念小学。”
午后,蒋丽丽和张形给邹阿姨送茶叶蛋
天气越来越冷,摆摊本身也并将不再被街道允许,邹阿姨很迷茫,蒋丽丽当即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她,承诺帮她一起想办法。
最后的方案是,蒋丽丽把自己在家附近的一间7㎡的工作室免费给她使用。“工作室是沿街的,也有经营许可证,方便她继续做小生意,至少能有一个温暖的地方。”
张形的爱犬和邹阿姨的货物吸引了很多路过的时髦年轻人
拍摄期间,邹阿姨高兴地把自己的货都“搬”进了屋檐下,摆摊多年,她终于有了一个落脚地。而莉莉暂时会在张形、涂家琪或刘佳甫的院子办公,有时她也会去邹阿姨的店帮忙,很多人被邹阿姨选的货吸引,无意间大家认识了更多住在附近的邻居。
之后,蒋丽丽和她的邻居们,也想帮助邹阿姨,试试网络或其销售渠道。
走在社区的街头,蒋丽丽经常感觉每个人的“微空间”都能有被分享的机会。她曾经在工作室连续做了一个月夜宵: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免费供应给社区的夜归人,不论是邻居、保安、清洁工。
“原来这是真的,当你给出一份温暖的时候,收获的是双倍的幸福。”
经历过一个疫情之后,每次聚在一起,大家都觉得特别知足、幸福。一条在近一年的拍摄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屋主希望能在家开拓出户外空间,并且与社区保持更亲密、深入的互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了建筑与周围环境脱节,像一个发挥居住功能的机器。而现在,更多私宅,开始有了新的欲望:与自然环境建立持续性的关系。
这样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对节能、生态协调都有好处,并且让人的情绪和情感都有了更稳定的归属。
部分图片摄影 蒋丽丽、陈云凯
本文章为“一条”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删改、盗用至任何平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