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7期《读者》杂志即将上市!
惊蛰一过,天空一下子明朗起来,春天如约而至。
亲爱的朋友,去外面散散步吧,手里顺便揣本小书。
《春》
全文刊载于《读者》杂志2022年第7期
文 / 〔瑞士〕罗伯特·瓦尔泽 译 / 唐文平
在鸟儿张开的小嘴里,我看见了春。
去年春天,一天午饭前,我准备下山进城。站在半坡上,人们可以饱览大地美丽的景色。潮湿的泥土散发着春的气息。
我刚刚从一片冷杉林钻出,静静地站在一丛灌木旁。一只鸟儿在灌木带刺的枝丫上栖息,它张开小嘴,似一柄剪裁衣物的剪刀。看来,这娇嫩的小东西正在枝头努力地练习歌唱。
四周是这样美丽,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处处可感受到一种轻柔欢畅的憧憬,一种喜悦和一种无拘无束的欢欣。
山下传来报午的钟声。我前行几步,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身影中看到了甜蜜、可爱、神圣的春。一位饱受岁月熬煎的贫寒老妈妈坐在一段矮墙上面,默默出神,似乎沉浸在久远的回忆之中。空气这般柔和,阳光这般温煦,老妈妈坐在那里,沐浴着阳光。
“春天又来了”,这歌声回响在四面八方、各个角落。
《只有爱是不够的》
全文刊载于《读者》杂志2022年第7期
文 / 〔美〕马克·曼森 译 / 陈荣生
爱是伟大的,爱是必须的,爱是美好的。但是,只有爱是不够的。
1967年,约翰·列侬写了一首歌,名为《你所需要的只是爱》。他打过他的两任妻子,抛弃了他的一个孩子,用排犹的语言辱骂他的犹太人经理,而且曾经被一个摄制组拍摄到,他在床上裸躺了一整天。
35年后,九寸钉乐队的特伦特·莱兹诺尔写了一首歌,名为《只有爱是不够的》。尽管莱兹诺尔以其令人震撼的舞台表演和怪异的视频而闻名,但后来他戒掉毒品和酒精,娶了一个女人,和她生了两个孩子,然后取消了所有巡回演出,让自己能够待在家里,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
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多人把爱理想化了。我们把爱看作是治愈生命中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当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只是爱”时,那么,我们就会像列侬一样,更有可能忽视基本的价值观,比如尊重、谦逊和对我们在乎的人的奉献。毕竟,如果爱能解决一切问题,何苦还要为其他事情烦恼呢?
但是,如果我们像莱兹诺尔一样,相信“只有爱是不够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的不仅仅是纯粹的情感或崇高的激情;我们就会明白,在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中,还有比爱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否成功,取决于这些更深刻、更重要的价值观。
《最温暖的高度》
全文刊载于《读者》杂志2022年第7期
文 / 王伟
2002年,我去北京出差,听宾馆的大堂经理介绍,附近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是众星云集的宝地。这里曾经用作徐悲鸿重组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宿舍,后来改建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家属大院,住过叶浅予、李苦禅、李可染、吴冠中、程尚仁、黄永玉、侯一民等书画大师。
离开北京那天,因为买的是晚上的火车票,于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按图索骥,找到位于东城区金宝街与二环路交会处的这个大杂院。
我去的时候,大师们早就搬出了大杂院,只有一些青年教师还住在这里。
在黄永玉曾住的房子的窗前,有一个葡萄架,葡萄藤沧桑遒劲,看得出上了年头。
这棵葡萄藤是黄永玉在1953年从香港来到北京任教时种下的。那年的中秋节,葡萄藤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黄永玉便从菜场买来葡萄,用红线绳系在藤上,晚上赏月时解下分给大杂院里的孩子。
此后住在大院的10年里,黄永玉坐在葡萄藤下拉过手风琴,李可染拉过京胡,李可染的夫人邹佩珠则反串老生唱上几句……
令人不解的是,葡萄架搭得很矮,也就约莫1.7米高的样子,普通身高的男子昂首挺胸,大抵是走不过去的。不难想象,身高1.75米的黄永玉每天佝偻着身子进进出出,该有多么别扭。难道是为了方便孩子们采葡萄?也不像啊,小孩踮着脚仍然够不着。
事情另有蹊跷。原来,黄永玉的夫人张梅溪身材娇小,身高只有1.55米。黄永玉搭葡萄架时,让张梅溪伸手往上够,够到的高度就是葡萄架最合适的高度。黄永玉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搭得太高,张梅溪摘葡萄时够不着;如果搭得太矮,挂着的葡萄又会碰到她的头。
黄永玉和张梅溪经历的年代,今天的大多数人并没经历过,但他们的传奇爱情故事,多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葡萄架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的春夏秋冬,黄永玉心里一直装着一把尺子,这是爱的高度,是最温暖的高度。
《“扫地僧”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全文刊载于《读者》杂志2022年第7期
文 / 伍里川 图 / 毕力格
清华大学55岁的保洁阿姨邢国芹在没有乐理基础、看不懂五线谱的情况下,凭借下班后偷偷自学,用钢琴弹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我的中国心》。正如她自己所言:“受清华艺术教育中心的工作环境感染,我爱唱歌,也喜欢听钢琴演奏。”
北京大学保安许文龙英语词汇量超1.5万,不仅考上了本科,还立志考研。有媒体报道过,多年来,北大保安考上大学的人数增加到500人,其中大部分是大专生,少量是本科生,还有12名研究生。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现实版的“扫地僧”。
氛围之所以重要,并不只体现在成就一个个“扫地僧”,而是让沉浸其间的人,得到某种有益的启示,从而改变成长路径,甚至改变命运。
很多人为了把孩子培养好,注重请名师、找路径、听“宝典”,忙得不亦乐乎。这些不能说不重要,但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孩子自身是有从善意识及识别能力的。与其对孩子滔滔不绝地规训,不如让他们置身于一个富含人文营养的世界里,允许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大人大可放手,只需在孩子人生的关键之处,给予一些适当的建议。
周星驰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做人如果没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在平凡的人生境遇中,立志成为一个特别的人、一个更“厉害”的人,可以无形中生发满满的内在动力,从而帮助一个人克服困难,为了最初的梦想而奔跑不息。
《愿望清单》
全文刊载于《读者》杂志2022年第7期
文 / 谷莉 图 / 宋晓军
一年多前我回到伦敦,一位好友热情地邀请我一同吃晚餐。
我是素食者,所能选择的菜品有限。不凑巧的是,当天好几种蔬菜都临时无法供应,而各种肉类菜品都很充足。他享受着美味,看到我能吃的菜少,于是鼓励我:“嘿,吃点肉吧!这鸡肉,还有这个,味道可棒了!”
“谢谢,不过你知道的,我是素食者。”我微笑着回答。
“就尝试这一次。我知道你不吃肉,但今天吃一次,仅此一次,以后再也不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吧?”
我沉默了一下,思考怎么礼貌地拒绝好朋友的邀请。过了一会儿,我说道:“你知道吗?做到坚持不吃肉,其实比允许自己破例吃一次要容易得多。”朋友笑了,没再劝我,这顿晚餐也吃得很愉快。而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的一句名言:“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很多时候,我们会允许自己偶尔地违反自己的准则,并且告诉自己“下不为例”,或者安慰自己,这次就是那2%的例外,在98%的情况下,我是能坚持原则的。就这样,我们自己为这些破例做了辩护。但是,接下来,我们会碰到一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在未来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如何判断这是属于可以破例的2%,还是应该坚持的98%呢?
很可能的结果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破例,尤其是面对某些利益诱惑的时候。从修改几个小合同上的记录到大规模的财务造假,我们很可能就会从2%的破例开始,陷入100%的困境当中。
未来,如果有朋友或者商业伙伴请你破例做某事,而你自己也反感这种破例行为,那么可以告诉对方:“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加容易。”
更多精彩
详见《读者》杂志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