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两性,一为女,一为男。


遗憾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那些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大多来自于男性的眼光。


电影,尤为如此。


众所周知,导演是电影表达的核心。



然而,从整个电影历史看,女性导演的比例卑微至极,其中有影响力者,更是凤毛麟角。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女性创作者,为电影带来更加多样化的视角和声音。


以下,选出三十位颇具成就的女性导演,谨以致敬。


正是因为她们的杰出贡献,才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喟,变得愈发丰富、完整。




阿涅斯·瓦尔达(法国)

1928.5.30-2019.3.29

代表作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1962)

[天涯沦落女](1985)、[拾穗者](2000)


她被称为新浪潮祖母,事实上,瓦尔达的电影创作早在新浪潮兴起之前。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导演,她在年轻时竟对电影了解甚少,25岁时只看过20部左右。


这一点很奇妙,却也成为她不拘泥于传统电影风格的原因。



早年,她较多使用长镜头,并且由于摄影师的身份,她常常在电影中插入静态的图像,通过与动态画面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后期,她的作品变得更加先锋。


打破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边界,打破第四堵墙;


甚至还融入了装置艺术的内容,极大地扩展了电影拍摄的形式,还都很好看!



虽然并非积极而严格的女权主义者,瓦尔达只是自然地将镜头始终对准女性。


年轻时,她格外关注中产阶级女性的空虚和忧愁。


随后她的目光渐渐倾向全球各地的底层女性。


她关心她们的生存状态,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探索她们的心理变化。


60多年来,瓦尔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直至今年逝世前,她一直都是这个地球上最酷的老奶奶。



许鞍华(中国)

1947.5.23-

代表作 [女人,四十](1995)

[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桃姐](2011)


许鞍华的作品前后两个阶段差别较大。


早期的她正值年轻气盛,扛起香港电影新浪潮一面大旗,大胆突破传统题材,类型多变,不拘一格。


这段时期她的作品剧情跌宕,情绪激烈,充满了中性的冷眼旁观。


如今的许鞍华已经渐渐走向温和、淡然。


利用松散的叙事表现人物的琐碎日常,反戏剧,反冲突,引导演员展示自然的表演。



以[桃姐]为代表,观众几乎感觉不到故事的高潮,而是有着近乎于平实生活一般的观感。


她对女性的关注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多次改编女作家的小说或事迹。


如张爱玲、萧红等,用自己的视角再现民国时代的女性命运。



另一方面,她直接取材于当下。


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在银幕上呈现底层人民的苦难,赞颂她们坚韧不屈的生命意志。


如[天水围的日与夜]、[女人,四十]皆为如此。



许鞍华免不了将自身的影子投射到作品当中。虽然从不刻意彰显自己的性别意识。


但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处处能看到一位女性作者的执念、自嘲、反思与觉醒。



凯瑟琳·毕格罗(美国)

1951.11.27-

代表作 [K-19 :寡妇制造者 ](2002)

[拆弹部队](2008)、[猎杀本·拉登](2012)


毕格罗的电影打破了常规意义上的女性导演题材界限。


她不爱拍风花雪月,也不爱拍家庭琐细,她所感兴趣的,恰恰是阳刚十足的军事、动作电影。


她的电影,比男性更武勇,比男性更野蛮。


她以其极端的拍摄手法而闻名,热衷于用手持摄影机等特殊的手段捕捉真实的临场感。



例如,在[劲爆点]的拍摄中,她敢于与演员一起跳伞,拍摄高空场面;


拍摄[拆弹部队]时,她领剧组无惧于约旦的50℃高温,以及不稳定的安全局势。



虽然毕格罗的电影看上去场面宏大,效果精致,但其实她的大多数作品都采用独立制作,成本有限,并非好莱坞大投资。


这种方式,也使得她能在拍摄时充分融入自己的想法,突破好莱坞的传统模式,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


她的电影是独一无二的,超越了性别,超越了类型,独属于凯瑟琳·毕格罗自己。



简·坎皮恩(新西兰)

1954.4.30-

代表作 [钢琴课](1993)

[明亮的星](2009)、[犬之力](2021)


受南半球大洋洲的哺育和滋养,坎皮恩一直以来的作品都聚焦于这片保留着大量原始生态的遥远土地;


也用尽优雅的姿态,耐心刻画女性角色的内心深处蓬勃生长的欲望。


她专注于表达女性在压抑之下的表里不一,隐忍许久后的情感爆发,也善于塑造充满勇气、内心强硬的女性形象。



无论是[钢琴课]里的哑女,还是[明亮的星]里的富家女,她们都勇于冲破伦理的束缚,大胆袒露自己的欲望,坚定追逐自己的幸福。


坎皮恩的导演技法成熟稳健,电影语言融会贯通,能够自如地操纵视听要素,雕琢出纤细精巧又流畅鲜活的镜头。



她通过深刻的自我感悟与对身边的细致观察,制作出一部又一部作者性极强的艺术电影。


属于她自己的,便是属于全女性观众,坎皮恩对于女性电影创作者的影响巨大而长久,延绵至今。



莱尼·里芬施塔尔(德国)

1902.8.22-2003.9.8

代表作 [意志的胜利](1935)、[奥林匹亚](1938)


她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女人,一个备受争议的女性艺术家。


她的杰作诞生在法西斯的支持下,具有强烈的纳粹主义意识形态,极受希特勒的赏识和推崇。


但是,没有人能质疑里芬施塔尔的天才创造力。



作为女性导演,她尤为擅长用镜头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在人体美学的展示方面充满想象力和压迫感;


群像拍摄构图精美,大气磅礴,富有冲击力。


[意志的胜利]中英姿飒爽的青年军人,[奥林匹亚]中雄浑有力的运动员,在她的镜头下,卓越而迷人,煽动性极强。



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当时的条件下,大胆尝试了多项新颖的电影技术,水下拍摄、轨道跟拍等等,有力推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


在那个几乎完全由男人统治的电影年代,她是唯一一位在电影界中举足轻重、掌握绝对创作权的女性。


虽然随着纳粹政府的倒台,她永远失去了拍摄电影的机会,但她仅有的作品,仍然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派蒂·杰金斯(美国)

1971.7.24-

代表作 [女魔头](2003)、[神奇女侠](2017)


派蒂·杰金斯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从小跟随父母在多个空军基地之间迁徙,这样的家庭和经历,为她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性格特点——独立,倔强,强悍。



她的电影作品不多,主要以拍摄电视剧为主。


[女魔头]是杰金斯的第一部电影长片,用一个卑微而不幸的边缘女性,只能通过暴力的手段反抗自己的命运,控诉这个社会的不公。


即使她丑陋,她疯癫,她贫穷,但她依然值得拥有自己的爱和尊严。



近年来,她最受瞩目的是执导了DC漫改电影[神奇女侠],这也让她成为第一个执导超级英雄电影的女导演,打破了由女性导演缔造的最高票房纪录。


[神奇女侠]的角色与“女魔头”恰恰相反,集高贵、优雅、美丽和超能力于一身。


但杰金斯依旧将这个近乎于古典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来塑造,刻画她的胆怯,她的感性,她的脆弱。


这,自然才是女性导演对于女性们最完整的认知。



香特尔·阿克曼(比利时)

1950.6.6-2015.10.5

代表作 [我你他她](1974)、[让娜·迪尔曼](1975)


1965年,一个15岁的比利时少女,因为观看了戈达尔的名作[狂人皮埃罗],当晚便决定了要成为电影制作人的远大目标。


六年之后,这个女孩就推出了自己第一部短片,从此便开始了前卫、实验的电影创作之路。


她是电影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即使她的作品鲜少为大众所知,但依然对日后电影的制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长达3个半小时的代表作[让娜·迪尔曼],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极富革命精神。


固定窥视的长镜头,重复无聊的生活场景,琐碎、冗长、烦闷、压抑的生活现实,被她用影像的方式压缩在银幕之上,打破了所有人对电影形式的僵化认知。


[让娜·迪尔曼]


与评论家相反的是,阿克曼极其排斥自己被学界归类和划分。


她热烈地提倡电影语言的个人化、多元化,反对人们用女性主义的标签代替女性所有的表达方式。


她坚持低成本创作,坚持独立意志,坚持探索新电影,从不退缩、妥协,充满智慧,富于开拓。


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电影导演。



诺拉·艾芙隆(美国)

1941.5.19-2012.6.26

代表作 [西雅图未眠夜](1993)

[电子情书](1998)、[朱莉与朱莉娅](2009)


艾芙隆知性而睿智,是一名成功的记者兼作家,在进入电影行业以前,她在《华盛顿邮报》供职多年,文笔犀利,独到而有力。


不过,她的电影作品恰恰相反,没有那么尖锐,反而是一部部老少皆宜的浪漫爱情片。


虽说她的电影幽默、轻快,但并非软绵绵的肥皂剧。


她所擅长的,便是刻画现代都市女性普遍的渴望与烦恼。



她笔下的女性角色,坚强而独立,单纯而乐观,一边憧憬理想的爱情,一边反抗僵化的传统观念。


从她早期为罗伯·莱纳创作的[当哈利遇见莎莉]剧本就可以看出,她的故事直击了现代人的情感迷茫,能够给予观众深刻的反思余味。



最令人难忘的,是由她自编自导的[西雅图未眠夜]和[电子情书],她让梅格·瑞恩成为了她的银幕代言人。


性格随和,大大咧咧,对生活有点愚钝,又有所坚持。


两部电影票房大卖,成为了那个年代最为经典的爱情故事,也让艾芙隆成为彼时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导演之一。



凯瑟琳·布雷亚(法国)

1948.7.13-

代表作 [罗曼史](1999)

[姊妹情色](2001)、[地狱解剖](2004)


在凯瑟琳·布雷亚的电影里,性,永远是那么的坦率、原生、直白。


她大胆地踏足这个禁忌的话题,在隐晦而私密的领域里,试探最原始、最本真的人性。


布雷亚一直以来执迷于情欲片的拍摄,并且个性鲜明地在这一令人敏感的电影类型里,实现了独特的作者化表达。



布雷亚首先是个作家,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畅销小说,她总能寻找到最独特的视角,向现有的道德规范发起挑战,性与暴力只是她手中的锐利武器。


她通过这样的倾诉渠道,反复探讨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女性的自我意识。


[地狱解剖]


有人认为,布雷亚重新定义了电影中的女性叙事。


就连她自己也公开说明:“我的电影里,只有女性的怨恨与欲望,而没有男性的心理。”


显然,作为一名作家兼导演,凯瑟琳·布雷亚拥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以及清晰的影像风格。


这,也让她在女性导演群体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安德里亚·阿诺德(英国)

1961.4.5-

代表作 [鱼缸](2009)

[呼啸山庄](2011)、[美国甜心](2016)


阿诺德看上去温和娴静,骨子里却有股韧劲。


在投身电影界以前,她是一名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业余从事写作。


90年代末期,她开始了自编自导的创作之路,先从几部短片做起,慢慢尝试长片的拍摄。



[红色之路]、[鱼缸]、[美国甜心],她三次闯入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并三次获得评审团奖。


阿诺德的每部电影作品都是亲自编剧兼执导,虽然是作家出身,但她却特别地注重影像叙事,注重空灵、自然的摄影。


在台词上反倒是精炼、简洁,犀利而敏锐的触角,刺探出了年轻女性们的困顿和迷失。



无论是她自己原创的剧本,还是改编自经典的[呼啸山庄],都具有高度相似的故事结构:


受困于当下生活的年轻女性遭遇到一个陌生的闯入者,从而引发一系列措手不及的巨变。


她所描写的女性,无一不是性格叛逆,在周围人看来有一些古怪。


她用独特而富有腔调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个年轻女性如何探索自身欲望、实现自我认知的过程。



克莱尔·德尼(法国)

1946.4.21-

代表作 [巧克力](1988)、[军中禁忌](1999)


德尼的电影多关注殖民地、移民和有色人种,与她从小在西非殖民地的成长经历相关甚密。


这种关注,在她的电影往往显得十分极端,她会在剧情中突兀地插入不相干的特写镜头,强行地让观众对演员的身体进行凝视。


饱含着肉欲的画面,瓦解了人们心中普遍的排外和歧视。


这是德尼作为女性对世界万物的包容与共情,也是作为女性艺术家对自我表达的执拗和任性。



卢奎西亚·马特尔(阿根廷)

1966.12.14-

代表作 [沼泽](2001)、[扎马](2017)


马特尔的电影依然具有南美电影惯有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她保持着后退而客观的镜头叙事,用敏锐的审美营造极美的画面,并且以鲜明的女性主题为人关注。


前三部电影[沼泽]、[圣女]、[无头的女人]组成了她的“女性三部曲”。


深刻剖析了阿根廷中产阶级女性的身份意识,批判了性别压迫和地缘政治。


以极其成熟的视听语言和强烈的个人风格,成为新世纪以来最受瞩目的女性导演之一。



梅雅·黛伦(美国)

1917.4.29-1961.10.13

代表作 [午后的迷惘](1943)、[在陆地上](1946)


梅雅·黛伦将电影定义为一种艺术。


她没有任何电影长片,所有的短片都带有强烈的实验性。


在她的作品里,晦涩暧昧的叙事,意识流的剪辑,搭配呢喃般的吟唱曲调,营造出奇异而诡谲的梦境体验。


她常常自己作为被摄对象,通过精巧的构图,突出女性身体的展示。


她的短片往往坠入精神的深处,用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挖掘出关于情欲、关于死亡的隐秘意识。



米拉·奈尔(印度)

1957.10.15-

代表作 [早安孟买](1988)

[季风婚宴](2001)、[名利场](2004)


米兰·奈尔对自己的乡土充斥着矛盾的情感。


既憎恨它森严的等级制度、严重的贫富分化,又割舍不了在那土生土长的浓浓情愁。


她爱用纪录片式的手段强化底层现实的质地,又善用女性的敏锐呈现五彩斑斓的印度风情。


通过群像式的刻画,揭露印度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与传统民俗的激烈冲突。


而对于那些在男权家庭里试图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她总有着深深的共鸣与同情。



索菲亚·科波拉(美国)

1971.5.14-

代表作 [处女之死](1999)、[迷失东京](2003)


身为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之女,年少时从事演艺,却因木讷的表演受尽羞辱。


多年后,仍凭借自己的创作才华,自编自导处女作[处女之死]、[迷失东京],令人刮目相看,成为新一代创作型女导演。


她的电影通常在探索女性对于自我身份和人生意义的迷失,具有独特的忧郁气质。


同时,对时尚的热衷和敏锐,为她的电影注入了梦幻的时尚美学。



河濑直美(日本)

1969.5.30-

代表作 [萌之朱雀](1997)

[殡之森](2007)、[澄沙之味](2015)


河濑直美从小生长在奈良附近的深山老林,这使得她的电影总是充满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


她对一切自然之物极为敏感,风、雨、云、大海、树木、樱花,都成为了影像中常见的角色。


她笃信万物皆有灵,对人生的喜乐与哀痛,既满怀深沉又淡然处之。


她镜头下的女性,就如她自己一样,安静而内敛,深藏自己的感情,任其自然地飘逝在时光之中。



琳恩·拉姆塞(英国)

1969.12.05-

代表作 [捕鼠者](1999)、[你从未在此](2017)


拉姆塞极为重视电影的视听体验。


在构图和色彩方面有着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倾向,同时也与音乐和声响有着巧妙地节奏契合。


她的电影一般只有少量的台词和松散的叙事,直接通过沉浸式的感官刺激,压迫性地调动观众的情绪。


伤痕产生的忧郁、死亡带来的影响,是其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独特的神秘气息和过多留白式的处理,让这位女导演更显得个性十足。



张艾嘉(中国)

1953.7.21-

代表作 [最爱](1986)

[20 30 40](2004)、[相爱相亲](2017)


张艾嘉的电影具有浓郁的文学韵味,重台词,重表演,强烈的戏剧冲突。


她的作品大多关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并且这种主题在后期的作品中愈发地浓重,视野也愈发地宽广。


从个人情感的和解([最爱]),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回望([20 30 40]),再到家庭关系的疏通([相爱相亲])。


她亲身主演了自己多部作品,正因为那些女性角色宛如她本人,敢爱敢恨,刚柔并济。



莎莉·波特(英国)

1949.9.19-

代表作 [奥兰多](1992)、[探戈课](1997)


身为一名职业舞蹈演员,莎莉·波特常常在电影中使用舞蹈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如半自传式的电影[探戈课]。


同时,她的电影总是透露出强烈的性别意识,尤其是改编自伍尔芙小说的[奥兰多]。


但她却避免使用女权主义这个词汇,而是强调电影是在表达男性、女性遇到的共同困境。


当然,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波特总愿意挑战传统道德伦理的边界,无所不能。



张婉婷(中国)

1950.11.17-

代表作 [非法移民](1985)

[秋天的童话](1987)、[八两金](1989)


张婉婷与罗启锐是一对广受赞誉的夫妻搭档,两人可编可导,常常互换身份。


由张婉婷执导的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80年代末的“移民三部曲”,这三部作品无一例外都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


纤柔的情感,强烈的个性。


她通过对移民身份困境的深入探讨,巧妙地勾连起现代女性的社会处境,让两者产生某种微妙的共鸣。


这些,都成为了张婉婷电影中独特的女性味道。



拉莉萨·舍皮琴科(苏联)

1938.1.6-1979.6.2

代表作 [炽热](1963)、[上升](1977)


舍皮琴科的电影常常表现了人物的孤独和疏离感,这是因为她的童年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


她善用自然景象强化人物所处的压抑状态,比如[炽热]中无尽的草原、[翱翔的女飞行员]中广阔的天空。


[上升]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望,斩获了柏林金熊,也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遗憾的是,两年后这位极具天赋的女导演便因车祸离世,年仅40岁。令世人惋惜不已。



南希·迈耶斯(美国)

1949.12.8-

代表作 [天生一对](1998)、[偷听女人心](2000)


迈耶斯的作品多是轻松愉快的浪漫喜剧,在商业上非常成功。


她能够通过精妙的对话,塑造人物性格,营造欢快氛围。


在幽默之余,她的作品也不乏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波折而矛盾的情感状态,剖析女性的焦虑和烦恼来源。


在其票房最高的[偷听女人心]中,她则讽刺了那些忽视女性需求的大男子主义风,对现代社会的性别歧视当头棒喝。



蜷川实花(日本)

1972.10.18-

代表作 [花魁](2006)、[狼狈](2012)


实花之名,因风格独特的摄影作品,早已火热。


她继承了父亲幸雄——日本话剧泰斗的舞台气质,对颜色的使用大胆而敏锐,引领着时尚界的潮流。


之后,她又将这种华丽的画风,顺理成章地带入到自己的电影作品中。


用梦幻而诡谲的色调,彰显女性内心最原始的欲望。


她让电影的每一帧,都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肆意地挥洒女性对于色彩的执迷。



格蕾塔·葛韦格(美国)

1983.8.4-

代表作 [伯德小姐](2017)、[小妇人](2019)


葛韦格虽然目前执导的电影长片不多,但已经贵为好莱坞最被看好的女性导演。


此前,她在许多作品中都参与了创作。


如与男友鲍姆巴赫合作的[纽约情人]、[弗兰西丝·哈]中,作为演员有各种即兴的发挥,作为编剧也加入了自己对角色的思考。


无论是她演绎的女性,还是执导的女性,都是她生活中本来的样子。


倔强又无奈,聪慧又愚钝,但始终保持着热情的姿态。



娜丁·拉巴基(黎巴嫩)

1974.2.18-

代表作 [焦糖](2007)、[何以为家](2018)


即使在电影之外,娜丁·拉巴基也积极地投身于当地的政治活动,用实际行动推行黎巴嫩社会的改革。


她始终将镜头对准黎巴嫩的社会现实,拥有质朴而柔美的影像风格,充满了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情绪的敏感表达。


既包含了对社会尖锐议题的探索反思,又善于在现实的残酷中抓住一丝人间温情。


[何以为家]的成功,更让人们记住了这位美丽而倔强的女性导演。



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波兰)

1973.2.26-

代表作 [她们](2011)

[之名](2013)、[身体](2015)


施莫夫兹卡在年轻一代女性导演中颇有声望。


其作品拥有个性强烈且极具魅力的风格特征。


出色的摄影和配乐,运用自如的长镜头跟拍,处处能够展现她的细腻和用心。


她的电影虽然气氛阴郁,情绪内敛,但也少不了黑色幽默的缓冲与化解。


而且常常敢于挑战禁忌的话题,通过对身体和面容的凝视,刺探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欲。



阿莉切·罗尔瓦赫尔(意大利)

1981.12.29-

代表作 [圣体](2011)、[奇迹](2014)、[幸福的拉扎罗](2018)


罗尔瓦赫尔的电影如一道清风 ,向人们讲述着意大利这片既古老又现代的土地上,发生的一段段奇妙寓言。


她的作品富含哲思的韵味,画面又呈现出野生的自然主义风格,透露着对生命、文明以及信仰的好奇。


她自带一身温柔而忧伤的魔幻主义气质,又兼具一股神秘而辽阔的诗意。


用少女般纯净的目光,观察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在社会体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



宁瀛(中国)

1959.10.23-

代表作 [找乐](1993)、[民警故事](1995)、[夏日暖洋洋](2001)


宁瀛曾在大导演贝托鲁奇拍摄[末代皇帝]时担任副导演。


当她自己执导电影时,也延续了新现实主义的拍摄理念,执着地采用纪实性的风格。


让非职业演员与职业演员相互掺杂,以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反映大的社会环境,从而打造出亲切、自然、朴实的电影质感。


在广为称道的“北京三部曲”中,她呈现了真实地道的京味民俗,生动刻画了一个个女性视角下陷入困境的男性角色。



琪拉·穆拉托娃(乌克兰[苏联])

1934.11.5-2018.6.6

代表作 [衰弱症](1989)、[三件事](1997)


与那个年代大多数前卫艺术家相似,穆拉托娃的作品在苏联时期不断受到批评。


她的表达形式过于先锋,内容大胆,因此在许多年间都被禁止担任导演。


直到90年代,她才开始进入创作的丰收期,其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赞誉。


她在电影语言方面具有实验精神,偏爱不连贯的剪辑、断裂的叙事、强烈的视听刺激等手法.


还会套用戏中戏(如[衰弱症])等在电影结构上大做文章。



卡罗莉内·林克(德国)

1964.6.2-

代表作 [走出寂静](1999)、[何处是我家](2001)


卡罗莉内·林克的电影具有女性导演少有的史诗感,多次将经典文学搬上银幕。


例如根据茨威格小说改编的[何处是我家]便是最著名的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奥

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她善于把握女性微妙而趣味十足的心理变化,擅长指导和捕捉孩子的自然表演。


对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大的故事具有成熟的掌控能力,展现出极富热情和浪漫化的作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