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你红了眼眶你却还笑着原谅他让你红了眼眶你却还笑着原谅什么意思
“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可很多时候,那些杀不死你的,很可能还会补你一刀。
他人的伤害和自我的强大,是前后关系,但绝不等于因果关系:不是因为这些伤痛和敌人使我强大,而是因为我靠着自己的坚韧和努力,才变得强大。
我有个高中同学,谈恋爱时未婚先孕,很快就结了婚,辞了工作,安心在家养胎。
一开始,丈夫对她还好,可没多久,丈夫回家越来越晚,她以为是工作业务忙。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她在他的来电和微信上,时不时听到和看到一些女性的消息。
一次争执中,暴怒的丈夫推倒了她,她的头撞到桌角,血流不止。丈夫负气离开,而婆婆还在外面打着麻将。
去了医院,医生告诉她,孩子保不住了。出院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婚。
上个月,前夫找她借钱,她不借。前夫希望她能原谅他。
“好笑,我凭什么原谅你。”她和我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还是湿润的。
有些人简简单单一句“大度原谅”就带过去了,却不知道被伤害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面对已经造成的伤害,所有的道歉,都不值得原谅。
伤害本身没什么意义,只会带来痛苦,甚至是一辈子的阴影。
伤害就是伤害,没有例外。
这些阴影会让一个人强大吗?不见得。相反,很可能造成心理扭曲。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施暴者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有的人因为童年被父母暴打,长大后不知道为什么还活着:
“小时候为了一个冰淇淋,我被打得流鼻血不止;他们打麻将不回家,把我关在门外到凌晨;承诺过的奖励从来不兑现、有次还为了一件衣服在商场当众扇我耳光。我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为什么还活着。”
@Q小瑜o
还有的小时候遭遇猥亵,得了重度抑郁症:
上小学的时候,我被隔壁上高中的哥哥猥亵了,给我糖,然后摸我。 后来我就变了,不再开朗,性格郁郁寡欢,特别讨厌男性。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得了抑郁症,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感觉有点喜欢女孩了。
@李欢
伤害是无法比较的,也无法真正感同身受。除了受伤者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们受伤后需要做多少心理修复。
那些嚣张的施害者,当初根本不是为了让你坚强。
所以,那些已经受了伤的人凭什么要去原谅?去感谢?
郭德纲说得好:“我其实我挺厌恶那种就是,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就是这种人你要离它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也会连累到你。啊,呱,扎你一刀,你这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在那,哎,这事要勇敢起来,你死不死。因为人都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劝别人的时候,说得好那嘴角都扑哧扑哧的,但并不解决什么问题。”
为什么“感谢施害者”的鸡汤会广泛流传,被很多人看作是信条呢?
逻辑学中有一种谬误叫“幸存者偏差”,就是只关注“看得到”的信息,而忽略了很多“看不到”的信息,导致离问题的真相越来越远。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一句话,“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为什么会这么总结呢?因为运气差的人,根本笑不出来。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最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在成功学鸡汤中,马云、马化腾、雷军、刘强东都有资格说:“感谢曾经的伤害和挫折,让我今天变得强大。”
问题是他们本就是少数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而绝大多数倾家荡产的创业者,你连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知道他们怎么看挫折和痛苦了。
类似的逻辑还有“多难兴邦”、“感谢苦难”这类话。
这是潜意识里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伤害了,还要感谢伤害本身。仿佛我们到手的一切,都是伤害赋予的。
王小波说过一段话,驳斥人类的这种“自欺欺人”,他说:“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别再欺骗自己了,自始至终,被伤害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会有什么内疚的。
一个人最终强大,和他人的伤害没多少关系,更多是因为自省精神和不屈不挠,也是因为机遇、视野等等。
何况,即便强大了,伤害带来的阴影还会在夜半时分,让他们饱受折磨。
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正因为我本就坚强,才没有被你的伤害击垮。
不要感谢和原谅那些施暴者,他们不配。
如果非要感谢的话,就感谢自己的坚韧吧。还有那些批评你的人,对,是批评,而非伤害和侮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