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记得微信什么时候上线的。朋友圈功能的使用成为微信初期的印象。

翻了翻最初发的第一条朋友圈,是2012年九月和朋友一家青海之行的记录,那随手用手机拍下的美如修饰过的壁纸一样的照片让我每每看到都会立刻掉进深刻的内心记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清澈如水冲洗过般的蓝天、远山、绿草、金象、空气、木桥、笑脸....那时的我35岁,如若不参照记录的时间去计算,我可能会错以为是二十几岁时的旅行。

时间和记忆像是透明易碎的薄冰,我们想要把美好抓在手里不想失去,但现实的灼热很快就把一切都慢慢融去,逐渐模糊甚至不留痕迹。

翻看着朋友圈的每一条记录,像有序地穿越了时空,看到现实感官并不真切的某时某刻的那个我自己,文字图片的记录成了时间的刻度,仿佛真的说服了我承认曾经的那个我确实存在,而现在的我来自那个曾经的存在。

大脑里某个区域的神经元被唤醒,亮起了微弱的光,好像看到一些混沌又似连接的图像涌起晃荡,一些莫名的与此时毫不相干的喜乐苦悲也相伴感知。

第二条朋友圈是五个月后的公园小湖边的石阶上,六岁儿子穿着鲜黄上衣做出五个表情的组合照片,很近又很远。

第三条、第四条.....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发一些游玩的照片或有感而发的文字,直到2017年的12月,发了一张我最后一段学生时代与同学的合影。

我已记不起这期间每一段时间的具体状态,因为我并没有在朋友圈肆无忌惮地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而只是把自己认为美的照片、激励的语言、感动的文字、形体的变化记录了下来。现在看来略有遗憾,因为记忆缺失,永远离去,就好像不曾拥有。但我又庆幸,那些痛苦的自知经历模糊不清,让我此刻不必重复体验。

刚刚发现就是在那最后一条朋友圈的月份,我办了离婚手续。

我好像突然间惜字寡言,不愿将自己的任何一面展现在别人眼前,逃避别人的关注,不屑于别人反感与同情。

这几年,生活安静平淡,孤单却少牵绊。

最近我换了一份工作,需要主动与陌生但却相关的人建立联系,微信不仅是几乎替代电话的一款依附于手机的应用程序,而且除了与人进行文字、语言、语音等众多丰富的沟通形式外,它也被加持了支付功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捆绑,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想要通过朋友圈快速了解刚刚认识的人,但却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已不再用它记录生活,而是突出了它对个人实际需求的展现。也就是说朋友圈成了推广圈,很多是个人工作相关内容的发布和一些摘抄而来的鸡汤文字,真实的大家都隐藏了起来,或许大家都厌倦和吝啬于表达自己。

信任是彼此想要了解的基础,你若想要走进他人的世界,就需先向对方打开自己的世界之窗,让他人可以先看到你相对真实的样子,若你无害与他,他才会慢慢对你放下戒心,进而相互吸引和靠近。

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是让人难以靠近的,那些对你屏蔽了朋友圈的人是对你怀有戒心的人,那些朋友圈只有工作信息的人大多会被别人屏蔽。

我回来了!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