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好友好友刷不到我朋友圈…
现在的朋友圈越来越难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瞬间卷起发条,朋友圈记录生活,仔细揣摩,剪辑了半天,但卡在小组上面。(莎士比亚)。
随手添加的客服、销售,得屏蔽吧,暴露隐私多不安全;不想让老板知道我出去玩了,那么不好意思,连带同事也得屏蔽……选了半天,你却发现,由于自己的偷懒,有很大一批人根本没有分组,你也不太清楚要如何判定与他们的关系。纠结得久了,你干脆就不发了。虽说这些人是“好友”,但你们没有太多互动。他只是你朋友圈信息流的组成部分,你甚至选择了“不看他的朋友圈”。他们,就是存在于每个人朋友圈的僵尸好友。偶尔,你也会强迫症发作,想要顺着好友列表来一次大清洗,但最终都没有下手。这样的僵尸好友可以说是“无效”朋友:既无法向其诉衷肠,也无法与之磨时光。那么,为什么就是删不掉呢?为什么留着僵尸好友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懒。再有强迫症的人,点开自己动辄上千的好友列表也会犯怵。为了删除一个好友,你需要先点进他的头像,浏览一下他的朋友圈,再点开聊天记录,确认和他不会再有关系后删除。一个好友还好说,几百个好友就带来了恐怖的工作量。更有甚者,如果你对他不太了解,不确定要不要删,那就更麻烦了。你会下意识想到一系列问题:这人是谁?我怎么加的?我们有过什么交集?关系是亲是疏?未来还会不会打交道?他发现被我删了会怎么看我?他对我的看法会不会让我不舒服?一个简单的“是否删好友”决策,背后隐含了如此多问题。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经过了这样复杂、长时间的重复决策后,会像举了铁的肌肉一样疲劳和倦怠,我们的行事会更容易冲动、内心麻木被动、懒得说话,俗称“心累”。这就是决策疲劳现象[1] 。
清理朋友圈,相当于半夜给自己加班,但比自己加班还心累/CC0既然清理朋友圈这么累,那还不如将就一下,维持现状。还有很多人处理僵尸好友的策略是:人不删我,我不删人。这很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原本是用于应对军事攻击的,为何成为好友管理的法则?这是因为,删除好友的当下虽然不会被对方知道,但却会造成潜在的攻击。一项研究对社交媒体用户被删好友时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发现被删好友会使人陷入反刍思维:“是我做错了什么吗?”“我对他不再有价值了吗?”这些反刍思维会引发诸如失落、挫败、敌意等负面情绪[2],并且双方原本的关系越密切,这种情绪会更强烈。无仇无怨的情况下,人们大多不愿意做主动攻击的那一方。此外,还有许多人觉得,虽然朋友圈很冗杂,但日后万一有用呢?这来源于一种常见的社交媒体使用心理:错失恐惧[3]。人们总是担心错过或失去什么,导致因为焦虑而强迫性地关注大量信息。
app右上方的红点和信息弹窗,可能会让人陷入焦虑,总怕错过什么信息/摄图网既然害怕错过,许多人就会患上“数据囤积癖”[4]:冗杂的朋友圈就像你膨胀的收藏夹,不管用不用得上,先囤着再说。曾经的合作伙伴?不能删,万一他会发什么行业信息呢。销售客服?也不能删,万一错过什么优惠呢。从未见过面的校友?留着吧,校友也是友,万一以后要找他办事呢。就这样,我们的朋友圈只进不出,越来越臃肿,也越来越像一个公共展示的舞台,而不是私属的圈子。
僵尸好友,我需要吗
我们真的需要,或者说真的能“应付”数量如此庞大的朋友圈吗?20世纪90年代,牛津大学心理学家邓巴提出了人类社群能维持的最大人数,即著名的“邓巴数”:150[5]。他推断,人类大脑最多只能处理150人左右的关系。这样的团体内,每个人都互相熟识,也知道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的网络高速公路上,我们联系接触的人远超150人/CC0在如今的线上社交圈,这个理论是否还适用?答案是肯定的。数项研究表明,即使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可能有上千个好友,但他们也只和其中约150人互动[6]。仔细想想,我们每天聊天的朋友其实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普通打工人要是和很多人天天互动,根本没那个时间。根据邓巴的关系圈,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朋友圈中,真正给我们爱和支持的大约只有5人,只有15人左右能与我们互相共情[7]。当好友数远超150时,其中大部分人与我们的关系只能被称作“弱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大脑的设定无法支撑我们去和如此多的朋友熟识、交流。
此外,有研究表明,人们实际的好友数量确实很少。2016年一项研究分析了300万名手机用户的通话信息,表明人一生中社交圈的人数在25岁达到巅峰,还不到20人[8],此后随着年龄逐渐下降。
好友人数随着年龄的变化图:25岁达到巅峰,还不到20人[8]回想学生时代,我们很容易交到朋友,共同的兴趣和经历造就了纯粹的关系。此后,我们会经历升学、步入职场、换工作……到了25岁,有的旧友由于地理位置、价值观等因素渐行渐远,新的朋友们进入生活。朋友来来去去,但总数却一直那么多。同时,而立之年就在面前招手,许多人开始寻求生活和心灵的安定,更看重朋友的质量而非数量。因此,我们会更加谨慎地考虑,谁才是生命中更加珍贵的人。我们会努力维系与这些朋友的关系,而不是四处结交新的朋友。仔细想想,人实际交往的好友才20人,朋友圈好友人数却有上千人,这其中竟有百倍的数量级之差。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新朋友圈好友的累积,这个差异很可能越来越大。这引发我们思考:既然我们实际交往和需要的朋友这么少,那么僵尸好友是否可以都删掉了呢?
僵尸好友,先留着别删
回答“删不删”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想想,我们为什么会纠结这个问题。强迫症会简单粗暴地说:“好友列表太乱,看着不舒服。”还有很多人会觉得,僵尸好友的存在,影响了在朋友圈展现真实的自己。朋友圈都是至交好友时,发什么都随心所欲。而好友一多,就开始犹豫起来。发一些个人观点,害怕被不熟的人抬杠;想发出去玩的经历,又怕被领导同事觉得自己干活少;深夜想emo一下,又怕被父母亲戚误会。朋友圈分组是个办法,但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分组的“漏网之鱼”也随之增加。而更新分组的工作量,不亚于删除僵尸好友了。一项针对社交媒体用户的研究表明,与只展现自我的完美形象相比,选择呈现真实自我的人会感受到更多来自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感到更加幸福。有趣的是,好友数量和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好友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反而会下降[9]。
好友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反而会下降其实,从“僵尸好友”这一命名就很容易能窥见对其的负面看法。僵尸好友,意味着纽带弱、关系浅,甚至友情假。人性崇尚亲近、真诚的关系,而僵尸好友的关系往往建构在“日后会不会还有用”这种有点功利的心理上。此外,过去人们交往,近邻每日见面微笑、打招呼,远亲可以书信,近代则可以煲电话粥,一直以来,媒介只是人沟通的工具,促进了关系的亲密、和谐。而现代媒介催生出的“僵尸好友”现象却让大部分的关系变得粗浅,缩减成“点赞之交”,甚至只是“朋友圈围观之交”,缺乏精神上的共振和沟通。刷着朋友圈,你会发现:这个人很陌生,给他点赞太突兀;那个人有点眼熟,但也没聊过天,不方便评论。他们的存在似乎不断在提醒你:表面的好友关系背后是距离和冷漠。
朋友圈看着十分热闹,但其中可以交心的朋友却没多少/CC0我们面对上千个好友,内心却充溢着孤独。因此,纠结“删不删”这个问题的同学,一定对人际关系间最真诚、纯粹的互动有美好的向往。我们希望让朋友圈归于私密,希望看到的动态都来自真正关心的好友,也希望能真实地做自己。人们会抱怨,社交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便捷,却也限制了真诚。但是,我们真的需要纠结“删不删”吗?从反面去想,即使僵尸朋友很多,我们好像也没有损失什么。150人的限制贯穿了原始社会与现代社会,这也说明了我们所能拥有的关系之稳定。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是会有5个左右的最亲爱的人,还是会与15人左右产生心灵的交流,这一切不会因为额外的僵尸好友而弱化。
三五知己好友,稳定的关系不会因为庞杂的社交网络而弱化/CC0相反,僵尸好友,或者说“弱关系”反而是我们所额外拥有的。人们能以低廉的成本建立大量的弱关系,这在过去的熟人社会是很难想象的。弱关系有什么好处呢?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于1970年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弱联系理论[10],他走访了282名专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调查在找工作过程中,对他们有重要帮助的人与他们的关系。结果只有16%的人表示,对方是自己的熟人,其他的人与自己的事业贵人只是偶尔见面,甚至一年也见不了一次面。这表明弱关系中很可能就潜藏着我们的职场贵人。他提出,这可能是因为弱关系虽然并不牢固,却能低成本、高效地传递大量信息,使得原本几乎是陌生人的合作成为可能。我有个朋友,就特别喜欢在朋友圈求助。“朋友圈谁有新的防晒霜?求购。去海边玩,来不及网购了。”“求分享公路歌曲,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他每次发这样的动态,许多关系不远不近的朋友瞬间有了分享欲。在朋友圈求助,人越多越可能有帮助;让关系不远不近的朋友帮个不大不小的忙,也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原本只生活在照片中的人突然变得鲜活了起来;仅仅是分享一些电影音乐,也能让大家发现同好。
基于弱关系的线上社交,能够帮助我们拓宽社交网络,降低社交成本/CC0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人们因为“万一有用呢”这一理由而保留僵尸好友,有切实的依据。只要我们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用心维系真正看重的亲密关系,并将“僵尸好友”看作现代社交媒介的额外奖励,泰然处之,就不用担心失去所看重的关系。话说回来,微信好友的上限有足足5000人,与其纠结是否删好友,或许更该担心的是你快用完的手机容量,和几年都没清理过的照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