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症朋友圈—休息后遗症的朋友圈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这个时候朋友圈里很热闹。
这时的朋友圈里夹杂着新一届留学生宝宝们对于即将开始征程的期待以及初入一个陌生国度的新奇与激动。
(图源:网络)
同时还夹杂着学姐学长们对于毕业季的感慨,回国前疯狂的欧洲毕业旅行以及对英国的依依不舍与焦虑。
(图源:网络)
回想起自己初入英国,踏上那片令人魂萦梦绕的土地,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面的入乡随俗,一两年的时间养成了不少“英式习惯”。
回国后的它们也时常冒出来,似乎在提醒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段时光。对于在国内成长了大几十年的我们,留学毕业回国到底留下过怎样的“后遗症”呢?
今天Dr. Uoffer就邀请大家来聊一聊~看看你中招没!
出行“后遗症”
坐公交车时会下意识对公交司机说声:早。经常在司机师傅的奇怪注视下才意识到这是在国内。
绿灯的时候走在斑马线上底气十足,也因此差点被右转不让行人的车辆“带走”。在英国,车一般看到人都会停下来让行,因此我们习惯了绿灯就“横冲直撞”。
出门从不带卫生纸。国外如厕环境和设置比较齐全,基本都会配备卫生纸巾等。回国上完厕所才会发现自己没带纸的尴尬...不过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商场也都有配备了。
☔️下雨不打伞。在英国基本上很少会用到雨伞,大家更习惯戴着帽子或者直接淋着雨走,回到国内经常会被人照顾,遇到下雨没带伞的情况,同事朋友都会分享一把给你。
♀️电梯习惯性靠左站,跟国内方向是相反的,回国后经常站错。
吃饭“后遗症”
爱上了自己做菜,回国后被各种外卖平台内卷机制震惊到才知道原来大家这么喜欢点外卖。你以为出国留学就好像去新东方学英语?其实是新东方学厨师!做饭是每个留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大部分人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变成烹炒煎炸样样精通。
回国后到处寻找地道的英式早餐,从豆浆油条—英式早餐—豆浆油条这个过程难免不适。虽然经常吐槽腐国的黑暗料理,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爱上了营养丰富的英式早餐,几天不吃甚是想念。
♀️虽然国内社交的种类特别多,比如桌游、剧本杀、密室等等,但偶尔还是想念单纯的吃饭喝酒侃大山。
想念腐国的特色salt&vinegar薯片,回国后疯狂找代购买买买!
社交“后遗症”
经常就是“Thanks”、“Sorry”、“Cheers”挂在嘴边,遇到开门之类的情况也会下意识的扶门帮助别人通过。
遇到面对面走过来的陌生人也会面带微笑,回国之后经常会看到陌生人向自己投来异样的眼光。文化差异差点让自己被误解图谋不轨...
(图源:英国插画师Steve Scott)
在英国仗着自己老外的身份,大肆在旁边聊天吐槽,回国后一时间适应不过来,还好有朋友及时捂嘴。
说话经常中英文夹杂着,有时候还会有某个单词的中文想不出来“嗯呀啊呀”半天的情况,经常被人误以为在装x。
❌以“我在英国”作为谈话的开头,一时间转换不过来已经身处国内的现实。
购物“后遗症”
回国后才知道原来现在国内已经是数字支付的时代了,习惯了英国随身带着纸币、硬币和银行卡出街,不得不感叹扫码支付简直太便利了!
总喜欢晚一点去逛超市。因为在英国时,便利店超市都会在晚上的时候将很多当天没有销售掉的熟食等打折,经常能淘到第二天的早餐。
即使有人工结账,也会选择“self-checkout”。
不敢轻易买进口食品,犹记得Lidl两镑的BBQ烤猪排,国内同款居然要人民币200+。
刻骨铭心的经历,是不是也算一种“后遗症”?
毫无疑问,在英国留学的这段时光应该是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之一,那段让自己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强大的时光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后遗症”呢?
我们忍受孤独寂寞、承担压力、容忍差异、扛着梦想,这一切都是磨灭不掉的成长。而我们也终将带着对这段经历的怀念,融入到国内生活中,感谢那段经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这,也正是“留英后遗症”真正的意义所在吧!来评论区留言你的“留学后遗症”吧?看看有没有同道中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