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朋友圈讨论和热度不断上升。无论有什么微信或版本升级,人们都第一次写了很多关于朋友圈、ISICO微信朋友圈文章《这样的朋友圈是你想看的吗?》、《对不起,你从我的朋友圈消失了》、《朋友圈,最近招谁、惹谁了啊?》等的文章。
3月12日
微信推出For Mac 3.0.0版本
更新此版本后,微信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电脑刷朋友圈。
这个消息一出,大众们的评价褒贬不一。
对一些用户而言,新版本的出现,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相比以往便利不少;
但对另一些用户而言,新版本实属无用,原因很简单。朋友圈在他们的生活中,早已可有可无;
01
有的人,早已不发朋友圈
1月19日,在微信十周年的“微信之夜”上,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公布了这么一组数据:
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
有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
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
有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
......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每天有10.9亿用户使用微信,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
然而,会发朋友圈的用户,却只有1.2亿。换句话说,有将近10亿的人,已经不发朋友圈了。
曾几何时,微信和朋友圈,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会常常在微信上和家人、朋友聊聊日常,也会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生活,最初微信朋友圈会拉近一些经常不联系人的距离。
可是再看看现在,大家都感觉朋友圈是一个累赘,宁愿去发微博,都不愿意再发朋友圈了,就像有人说:朋友圈和人一样,越长大越孤单。
所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发朋友圈了呢?
用李诞在《奇葩说》里说的话来回答:“成年人的崩溃,从算了开始。”
不知从何时起,大家越来越没有耐心了,无论任何事情如果感觉坚持不下去,就用算了去解决,就像之前流行的一句话:之前的东西坏了大家都是想着怎么去修,现在东西坏了,大家都是想着扔了,怎么再买一个新的。
之前我们发朋友圈是为了记录生活:
今天心情不好,发个朋友圈;
今天吃到一个非常好吃的食物,发个朋友圈;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打卡一个地方,发个朋友圈;
今天被领导骂了一顿,发个朋友圈;
... ...
可是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像之前一样,把朋友圈当做宣泄和记录的空间了,记得电影《狗十三》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小孩子才会仰天大哭,成年人会把哭调成静音,连崩溃也很懂事。”
正如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既然我的崩溃你无法理解,那么我也会懂事的,不用我的崩溃去打扰你的世界。所以,算了吧。
02
朋友圈的落幕,在于没有观众
韩寒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从小到大的很多经历告诉我,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除了至亲,没有人在乎你的痛苦,你让大家高兴就行了,或者无感地存在也是个好方式。但如果你太在意自己的痛苦,或者太想让他人在意你的痛苦,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忽略的痛苦,甚至是表演痛苦的痛苦。”
去年,在综艺节目中,杨幂因为朋友圈“怼”了好友张大大。
某天,张大大发了一条朋友圈,总结了自己这一两个月来,过得有多艰辛。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好友杨幂,不仅没有来安慰自己,而是评论了一个“?”。当下,张大大深感委屈,抱怨道:“我这么辛苦,你怎么只回一个问号?”
本以为,回复了这条评论后,杨幂会为此感到抱歉。然而事实是,杨幂不仅没有,还回怼了张大大:“你往下去看一看,每一个人都很辛苦。送外卖的人不辛苦吗?刚才为我们焯排骨的人不辛苦吗?他们今天蹲这儿不辛苦吗?对半天稿子不辛苦吗?所以你凭什么要别人了解你的辛苦,因为每个人都很辛苦。”
可能会有人觉得杨幂对朋友太冷漠。但杨幂所说的,的确句句属实。
生而为人,没有人不辛苦的。
既然这样,谁又会去围观你的辛苦呢?
03
朋友圈,只发给在乎的人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是什么心态?
底下,有这么一条高赞回答:“因为所有的朋友圈,都以私聊的方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原来,那些消失的朋友圈,都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之前一个朋友基本每天都发很多朋友圈,特别是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间,一天都能刷到她的朋友圈,可是最近几年基本很少见她发朋友圈了,有天我们问:现在基本在朋友圈都看不到你的身影了。
谁知她回答说:因为有要分享的人了,就没必要把所有的生活都发在朋友圈了,就算我不发朋友圈,大家也都知道我每天在做什么?每天的生活。
村上春树《舞舞舞》说过: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另外的生活,就是朋友圈以外的生活。
曾经,我们会为了发什么朋友圈发愁。会因为会不会被别人议论朋友圈而烦恼。会在意发布朋友圈后有没有人点赞或评论。......
这一切,在逃离朋友圈的“凝视”以后,你会发现: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所以,过好自己的现实生活,少在意朋友圈的风风雨雨。
这,才是要紧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