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

杜甫和李商隐,一个盛唐一个晚唐,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浪漫飘逸,一个沉郁顿挫。

可杜甫常常被描述成一个老实之人,作诗循规蹈矩,好像只要努努力,谁都能够到他的高度。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杜甫可古怪着呢!古怪的性格——“恃高才,傲世见疾”;古怪的诗——“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李商隐大家再熟悉不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经典的诗句吟咏内心感情,获得后世关注。但奇怪的是,林妹妹曾经很直接地表示不喜欢李商隐,李商隐到底哪儿错了?

唐代那些声名赫赫的大诗人,个个都有自己的毛病,这么一说,是不是立即就可爱起来了?

成都寻麓书馆近期邀请作家闫红,跟读者朋友一起分享了“唐朝那些可爱的诗人”。

闫红,作家,《新安晚报》编辑,陆续出版《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十年心事梦中人》《她们谋生亦谋爱》等十余部作品

现在很多人对杜甫有一些偏见。我特别不愤的一种说法是:杜甫可以学,而李白不可以学。这话好像在说杜甫没有天才,只有笨功夫,就像一个学霸完全是靠努力才达到那样一个高度的。这种说法,杜甫本人听了可能也要生气。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所有从事写作的人的共同想法,但是一般人不会像杜甫这样直接说出来,所以说,杜甫本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认认真真地读杜甫的诗,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或者说,有一种整体的感觉:杜甫的诗往往很惊人,一种平平无奇之中的惊人。他好像没做什么,但是突然就像一个雷劈下来,让你感到非常的震动。比如,我特别喜欢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没有特别奇崛的字眼,但是会让人内心非常的激荡,像一记铁拳夯到了心里。诗的开头“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乍一看挺普通的,但是,敢在开头这么写,也需要很大的自信。杜甫不由分说、似乎很没头脑地蹦出这个句子,让你瞬间被震撼。如果一个人写文章不自信,他会按照很常规的方式来写,会有很多铺陈,啰嗦一堆话。像两个陌生人见面,因为不敢掏心窝子,所以先来一大通寒暄,但彼此都知道这些寒暄没什么信息量。《赠卫八处士》的开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也是没有前因后果的一笔,像破空而来,字字如铁,瞬间进入你的内心深处,像流星坠地,形成巨大的冲击力。所以,杜甫的写法是一个自信的文学巨匠的写法。

杜甫

杜甫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的“敢”,他写给李白的很多诗也有这种感觉。我们一般认为,杜甫是李白的资深“迷弟”,他给李白写过很多诗,但李白都没怎么回应他。一方面可能因为杜甫在李白的心中分量有限,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是杜甫自己造成的——他给李白写的那些诗太个人化了,完全不像赠送朋友的诗。杜甫的很多话说得非常奇怪,可能李白不爱听。其中有些诗通篇充满负能量,还时不时地指手画脚,帮助李白勾画人生。你会觉得,杜甫好像有点儿缺乏一个迷弟的自我修养。比如,杜甫有一首写李白的诗《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这是在说李白才华横溢、桀骜不驯,不能容于俗世,唯有我杜甫是他的知音。虽然这是对李白的赞美,但杜甫的问题是话说得太狠,而李白和杜甫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样说话,李白不会高兴。他后来还帮李白提出一些人生建议,“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意思是说,你差不多可以归来了。李白作为一个唐朝知名的大诗人,他想干嘛,还需要听从你的建议吗?作为李白的一个迷弟,杜甫在偶像面前不是应该小心翼翼吗?而且我们还会感觉到,杜甫的这种方式其实也是在强调自己。

杜甫对于李白的这种“不客气”甚至发生在他在刚认识李白不久。他写了一首有点得罪人的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前两句描述李白的状态,说李白迷恋丹砂。李白还热衷于寻仙访道,但是他一转眼又会被俗世所诱惑,所以杜甫用一个“愧”来形容他做不到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去生活。其实,这个话说得很准确,但是李白听了未必会愉快,因为谁也不愿意被别人看透自己。杜甫还嫌不够,他继续“补刀”,说“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句话就是说:你痛饮了、你狂歌了,看上去慷慨激昂、快意人生,但是到最后还是空度时日;你飞扬跋扈,好像是威武雄壮,但最后只不过是一场独角戏,所以你能够“为谁雄”呢?所以你到底是“佯狂”。我觉得这首诗写得真好,如果有人对我这样说,我会非常感动。因为这是真正的知己,他看透你表面狂傲背后的虚空,看到了你的灵魂深处。但问题是:李白是不是拿杜甫当朋友了?李白自己内心的人设是怎么回事?他也许不愿意扮演这么一个悲情的角色,不愿被杜甫这样悍然说破。

李白被放逐夜郎之后,杜甫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他想念李白,并且生出一个怀疑来:李白死了。他还把这个怀疑写到诗里边去:“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这话其实很不合逻辑,完全是自说自话。如果李白是个唯物主义者,他就觉得无所谓,如果李白是唯心主义者,说不定他会觉得杜甫这样怀疑是不吉利的。我们会纳闷:就算睡得糊里糊涂时,杜甫这么想也就算了,但你在写诗的时候,总得清醒一点吧?不能写这样的诗给李白吧?

你看李白送给孟浩然的诗写的是什么样子,“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瞬间就把孟浩然抬到一个高度上去了。还有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诗句都在赞美对方。而杜甫送给朋友的诗,不是分析人家性格,就是给人家提建议,一会又红口白牙地怀疑人家死了,所以我难免要怀疑杜甫对李白的感情了:他到底是把李白看成一个朋友?还是当成了一个观察对象,一个被写体,一个可以将自己的想象附着其上的人偶?他惦记李白、琢磨李白,也用自己的想象去雕琢李白,可能李白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心向往之而终不能至的境界。他还写过一首《冬日有怀李白》,也很可疑,说“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就是他坐在书斋里边儿,他想念李白,想念了一整天。如果不是恋爱中的男女,这一惦记就是一天,李白看了会不会觉得瘆得慌。如果我们把“思”理解为寻思、思考,可能就没那么瘆人了。可见,杜甫还是没有把李白当成人,而是当某种现象去琢磨的。

所以我就觉得,李白不回应杜甫的赠诗,对杜甫没有那么多的深情厚谊,也可以理解。因为杜甫写他始终是一种自说自话,始终在描述他自己心中的一种境界,这境界可能比较悲壮,可能没有那么的岁月静好,但是它是杜甫心里比较恢弘的一个世界。李白也知道,这个世界跟自己没啥关系。

杜甫的写作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不怕冒犯,即使连李白也没有杜甫那样的勇气去完全地、真实地面对自己。所以叶嘉莹的老师顾随先生,对李白就有很多的不以为然,他说:“太白诗字面上虽有劲而不可靠,乃夸大,无内在力。”“‘朝如青丝暮成雪’,虽夸大犹可说也,至‘会须一饮三百杯’则未免过矣。”对于《将进酒》的结尾四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顾随就说得很不客气,说:“初学者易喜此等句,实乃欺人自欺”,即便李白用五花马换了美酒,也消不了万古愁。所以顾随认为他“原为保持自己尊严,久之乃成自欺”。顾随觉得李白那些看上去非常豪迈的说法,都是为了麻醉自己、追求心安。他这一说,我好像被说服了,好像是那么回事儿,李白的一些句子确实经不起冷峻的分析。

当一个人在吹牛,其他人跟他一起嗨就行了。所以,顾随的态度对李白来说有点残忍,杜甫也是,他们俩这样的冷眼旁观,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目光。杜甫的目光虽然不像顾随那么冷峻,怀有更多的善意,但是他的目光里有一种连他自己都不了解的深刻,这种深刻使得他很容易看穿别人。有人觉得杜甫是个好脾气的人,我觉得这是对他的误会。《新唐书·杜甫传》里写道,杜甫得到他老朋友的儿子严武的照顾。严武对杜甫非常友好,经常去看望杜甫。但杜甫在他面前却有一种很莫名其妙的“放荡”,让人很难理解。有一次杜甫喝醉酒,跑到严武的床上去,瞪着眼说:“严挺之乃有此儿!”意思是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这话说得匪夷所思,显得很不客气,他也许是想表示赞美,就像他赞美李白那样。严武很不快乐,心里恨杜甫,甚至想杀掉他。

总而言之,杜甫不是一个能够看人脸色行事的人,即使他想表达友善,他那种奇特的方式也会适得其反。这种不怕冒犯的习惯使得杜甫的诗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像李白那样大发狂言:“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说自己很厉害,有人想认识他,有人想给他做邻居。他又说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仍然在夸耀自己。世人总说李白爱吹牛,其实杜甫吹牛也挺厉害的。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般人也不太好意思这么夸自己。杜甫的了不起之处就是特别敢于冒犯,不走寻常路。本来这首诗,快变成一个吹牛大赛,但是接下来的这几句又把大家拉到尘埃里,杜甫写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几句真是太有勇气了。只有杜甫有勇气写自己的寒酸与卑微,把自己遭遇的场面描写得很不堪,丝毫不避讳,丝毫不给自己留情面。

文人挺喜欢卖惨的,喜欢自称贫穷,但贫穷是要透着傲骨的,比如说像陶渊明的《乞食》。所以杜甫敢于言说卑微,我觉得是一种骄傲,这意味着他的灵魂已经超越肉身,居高临下地注视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没有这种力量,如果我们遇到冷遇,我们就会觉得那个冷遇会贴到自己身上来,会进到我们心里去。但是对于杜甫来说,好像所有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是一个被凝视的对象,他能够把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变成一个“他者”。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才能够做到的。

本来打算说那些可爱的唐代诗人,结果说杜甫就有点刹不住了,可能在我心中,杜甫这个人实在太可爱了。他有一种老人的深刻,也有一种孩童般的执拗。当这两种特质在他身上结合,就会成就惊涛骇浪般的奇异诗句。

接下来我讲一讲李商隐。

李商隐

《红楼梦》里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林黛玉说她不喜欢李商隐。很多人就猜她为什么不喜欢。如果她说不喜欢别的诗人,大家可能无所谓,但是她说不喜欢李商隐,就太奇怪了。因为不管怎么看,她跟李商隐都有点像。

人可能很难说,有时候你最喜欢的就是不像你的人,而有的人就特别喜欢像自己的人。比如我写了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李白给别人写诗有时候就很淡,显得有口无心;但是他给和他很像的人写诗,比如王昌龄,就写得非常深情。所以对于自恋的人,他描写一个跟自己很像的人的感情,其实是一种自我抒情。但是有的人可能喜欢跟自己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所以林黛玉在给香菱讲诗的时候,她推荐王维、陶渊明,她先推荐杜甫,再推荐李白,从这种次序都能看出来,林黛玉喜欢的诗是淡而自然的那种,而不喜欢特别抒情的。可能李白的抒情方式已经在她能够接受的极限了,至于李商隐,她就有点受不了,觉得太浓稠了。

不过,我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我觉得他的诗有种现代性。他诗里的有些细节、场景,像我们如今的场景。我甚至觉得他的诗,跟薛之谦的歌词有点相似:不是表达一个笼统的感情,而是通过一个小场景,表达了人们心中都有的、但是你在别处看不到的那种情绪。比如他那首最著名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个名句,但是我更喜欢末四句,因为我觉得很有场景感。 “隔座送钩”和“分巢射覆”都是酒令。我们在《红楼梦》里边看到“射覆”这样一个酒令。“隔座送钩”在我的理解里有点像击鼓传花,如果钩子在谁手里边时鼓声停了,这个人就要喝一杯酒,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对于有感情的男女就不一样了:那个金钩从你手里传到我手里,我会觉得钩子有你的温度,有你的气息,即使是在黑暗中传递的,它也有独特的意味。爱情能够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让晴雯送两个旧手帕给林黛玉,晴雯不能理解,但贾宝玉说林妹妹会懂的。哪怕是不起眼的旧手帕,爱情已经赋予了很神奇的意味。

再回到李商隐参加的这样一个宴会上。当金钩从一个他心仪的人手里传到他的掌心时,他感觉这个金钩是不同的。这两句诗说明了爱情的神奇之处。如果只是这么两句,我觉得也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他最后的这两句更加能够打动我。他说:“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可惜我听到五更的鼓声,马上要去上朝了,我要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草。刚才还是一个含情脉脉的情人,现在变成了一个要上班打卡、焦头烂额的社畜,这种翻转很有意思。可能我们现实中间也会碰到这种情形,比如在酒吧里,你看到一个人,你对他有感觉,他对你也有感觉,你们马上就要发生点什么,起码留下一种念想、一份思念等等。但是你突然记得,你再不去公司,马上就要迟到了,你不去打卡,这个月就要扣你多少钱,可能还会被上司、领导骂,你觉得自己身如飘蓬,飘在这个世间。这样一来,李商隐的这首诗就有了一种现代性。我甚至觉得后面四句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更好,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讲出的是我们所熟悉的爱情,而后四句讲的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

从文学艺术上来说,李商隐有一种后现代的感觉。比如,他那首《碧城三首》是说天上仙女的日常,里面就有一句“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星辰海底对人间来说是很惊人的景象,但仙女们却当窗可见;雨过河源落入凡间,可能是洪水滔天,也可能是细雨绵绵,但是仙女们隔座看去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他讲的就是人间与仙界对时间的不同感知,又呈现出空间感上的巨大差异,所以全诗有一种失重的、令人眩晕的、甚至有点科幻的后现代的感觉。

另外,我喜欢李商隐,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狠角色,他下笔特别狠。比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你的春心、你的爱意不要跟那些花朵竞相开放,因为你一寸相思一寸灰,你所有的爱恋最后都要化为灰烬,这话讲得特别绝望。还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刘郎已经觉得蓬山挺远的了,而那地方比蓬山还要远,还要隔着他一万重。这句诗就可以变成一句白话:你死了这条心。

我还有一篇文章讲李商隐笔下时间的堆叠,他很擅长把不同的时空堆叠在一起,有点像我们现在讲的“叠穿”,会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效果。

还有那句“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说对方没有消息,就像石榴花一样,因为石榴花开花特别慢,所有的花都开完了,它却一点消息都没有,花苞好像永远没有动静,特别沉得住气。可能就像你爱一个没有反应的人,你等了又等,等了又等,结果对方是断无消息,让人觉得很绝望,但是这绝望又很优美。

Q&A

Q:老师您觉得用唐朝诗人对于生命、事业、生活的抒发反观现代人的事业、生活、情感焦虑,您会有哪些思考呢?

A:我觉得古人的表述方式跟我们不太一样,可能是因为生活背景不太一样,但是有很多东西还是有相似性的。比如杜甫那首《蜀相》,它是讲诸葛亮的。前两天我家孩子学这首诗,他的老师给了几首关于古人写诸葛亮的诗,只有杜甫这首最得我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看到这句诗时,就很触动,虽然说我跟诸葛亮的生活状况相去甚远,但是我觉得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你活到了40多岁、50多岁,却什么都没做成,很多宏愿都没有实现,这一生可能就快要过去了,你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面对生活你有一种无力感。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凑不成天时、地利、人和,就像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他对于将要面对的事情并没有信心,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才下定决心,所以他说“由是感激”。我本来以为“感激”是感谢的意思,而语文书上解释为“感奋、激发”。这个解释特别好。诸葛亮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有点像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边说的他在寓所里抄古碑的心情,就是想让自己沉下去了。但是钱玄同老去找他,就像刘备老去找诸葛亮一样,他们被这两个热心肠的人感奋激发了,所以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勉强的去鼓励自己。诸葛亮最后的结局还是很失落,所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