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取外号,古人也取外号,而且,还是给皇帝取外号
古代的皇帝,除了自己的大名和庙号谥号,还会被时人或后人冠以绰号、诨名、外号。因为当事人生活在宫禁之中,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外号并不知情。诚然,在古代,若让哪个皇帝知道自己有个古怪外号,非把天下翻个底朝天,也要揪出起外号的大胆狂徒。
梁武帝萧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一生中先后四次遁入空门。历史上崇佛的皇帝不少,但像萧衍这样虔诚的皇帝屈指可数。正因如此,民间才会赋予他“皇帝菩萨”的别称。
唐中宗李显政绩庸庸碌碌,政治眼光短浅,无法明辨忠奸。面对朝中的政治斗争,李显经常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当个老好人,难怪后世都管他叫“和事天子”。
辽穆宗过着日夜颠倒的日子,每天晚上通宵达旦地狂饮,天一亮就倒头睡大觉,每次大臣们觐见辽穆宗,十有八九圣上正在酣睡,私下里大臣们都管辽穆宗叫“睡王”。
至于史学爱好者经常提到的“促织天子”明宣宗、“虾蟆天子”弘光帝等,这些绰号在正史中并无出处,有可能这些外号是现代人取的。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五代十国的皇帝多为“奇葩”。因为五代十国的皇帝干得荒唐事不少,所以这一时期皇帝的外号是最多的。
由于这一时期的皇帝大多荒淫无道,所以他们的外号充满贬义。
用个形象点的描述来比喻五代十国时期的局面,那就是草台班子的大戏,关公还没下台秦琼就穿着戏服闪亮登场,一个唱着南腔,一个唱着北调,简直混乱得一塌糊涂。这段时期的政权多半短命,皇位更像是流水席一样,隔三差五就会换人。
就像军阀安重荣说的那句至理名言:“皇帝就更有种吗?还不是兵强马壮者为之!”安重荣的这句话,几乎是当时所有上位者们的共同心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中,统治者注重的是武力。因为军事能力出色,而被人赋予外号的皇帝,在后唐中就出现了两个,他们便是李克用与李存勖。
虽说李克用开创后唐政权是既定事实,但严格来说李克用不算皇帝,他的皇号是李氏子孙追谥的。说起李克用的人生,与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有不少相似之处,两人至死都没当上皇帝,把坐龙椅的机会留给了子孙。李克用的一只眼睛患有眼疾,几乎失明,所以他经常用一只眼睛看人,这也是他被人暗中称作“独眼龙”的原因。
虽说李克用的眼睛有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战场上的出色发挥,由于李克用“善骑射”,所以军队中的将士都管他叫“李鸦儿”,意思是李克用像乌鸦一样灵活。在追随父亲南征北战时,李克用往往“摧锋陷阵,出诸将之右”,在古汉语中“右”有尊贵的意思,由此可见李克用是靠着冲锋陷阵获取战功才得到提拔的。
像这种实打实靠着战功爬到军中高位的英雄人物,自然会收获士兵的尊敬。因此,不少士兵又管他叫“飞虎子”。至于“飞虎子”的意思,可能与现在的“飞虎队”差不多。
龙生龙,凤生凤,身为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继承了老爹骁勇善战的天赋。唐昭宗初见虎头虎脑的李存勖,便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意思是这小子可以接老爹的班。从这以后,李存勖便多了个“李亚子”的外号。在不打仗的时候,李存勖喜欢“音声歌舞俳优之戏”。李存勖不止是个戏迷,偶尔还客串一把“票友”。
某次,李存勖登台与戏子敬新磨同台演出,在舞台上李存勖飙起了演技,演起了自创角色“李天下”。谁知,听到“李天下”大名的敬新磨冲上来就是两个耳光,对李存勖痛斥道:“只有皇帝才能自称天下,你个小演员是要作乱吗?”可能是敬新磨演得太投入了,他竟忘了眼前这家伙就是真龙天子。李存勖非但没有怪罪冒失的敬新磨,还觉得他对自己忠心耿耿,反倒给了他一大笔赏钱。从这以后,“李天下”这个诨号便与李存勖相伴一生。
根据《新五代史》的记载,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出身卑贱,年轻时的郭威觉得纹身很时尚,便在脖子上纹了只麻雀,小伙伴都管它叫“郭雀儿”。虽说郭威的纹身不大雅观,但这只麻雀纹身却成了他瞒天过海的手段。后汉刘承祐驾崩后,郭威已权倾朝野。不过,为防天下人说三道四,郭威选择拥立刘崇的儿子刘贇为帝。没想到,这件事引起刘崇的警觉。
若刘贇登基上位,自己岂不是成了太上皇?天下哪有这么美的事?刘崇怀疑,郭威想要搞“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一套,并派使者当面提出质疑。郭威给出的回复是:“从古至今,哪有在脖子上纹身的皇帝?你大可不必怀疑我。”刘崇觉得此言在理,便放松了对郭威的警惕,安心地去当他的太上皇去了。郭威靠着这只雀儿,成功地使刘崇错过了起兵的时机。后来,郭威派人杀掉了刘贇,改国号为大周,自己当起了皇帝。
荆南是“十国”中存在感最低的政权,这个小国甚至连年号都没有,也没有正儿八经的皇帝,统治荆南的全都是些流氓。说起流氓统治者,笔者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邦。刘邦曾对文武百官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这句话里的“大人”指的是太上皇刘太公,在刘太公面前刘邦以“臣”自居。虽说刘邦用了敬称,但他说这句话的目的却是为了向父亲耀武扬威:你以前总说哥哥比我有出息,现在我和哥哥谁的家业更大?
不过,刘邦的无赖嘴脸比起荆南统治者,完全是小巫见大巫。高季兴、高从诲的流氓行径非常无耻,他们在官道上设卡,拦截各国使者,将贡品据为己有。如果其他国家发兵来讨,高氏父子立马乖乖地将贡品奉还。当时各国统治者提起高氏父子就气得牙根痒痒,干脆给这爷俩安上“高赖子”的外号。
吴越政权的开创者钱鏐有两个外号,分别为“婆留”与“海龙王”。起初,钱鏐的母亲在怀胎时,家里莫名其妙地燃起大火,待到家人去救火,大火突然消失。过了一段时间,钱家又出现了异象,钱鏐的父亲看到一只大蜥蜴,从房顶上慢悠悠地爬下,转瞬便消失了。钱家人都觉得,钱母腹中的胎儿是个祸害。钱鏐刚刚出世,他的父亲就要把他丢到水桶中淹死,幸亏钱鏐的祖母拦在钱父面前,哭闹着阻止钱父,钱鏐才保住一条小命。因为这件事,街坊邻里都管钱鏐叫“婆留”。到了后来,钱鏐官拜节度使,乡人仍不改口。
建立吴越政权后,钱鏐做了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兴修了两浙地区的水利工程,让当地的农业发展良好。为了感激钱鏐的恩德,当地百姓称他为“海龙王”。不过,随着统治时间日久,钱鏐越来越贪慕虚荣,他动用人力物力修建亭台楼阁,将自己的皇宫修建得像东海龙宫一般。至此,钱鏐“海龙王”的外号已带有一丝贬义,饱含老百姓对他大兴土木的斥责。
除了上述这些有外号的统治者外,五代十国时期还有不少皇帝有诨号。例如,“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的前蜀皇帝王建便被老百姓叫做“贼王八”,从这三个字里可见老百姓有多痛恨这位无道昏君。喜欢动用酷刑的南汉刘龑,被人们称为“真蛟蜃”。除此之外,还有认贼作父的“儿皇帝”石敬瑭、认贼作叔的“侄皇帝”刘崇。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诨号背后,映射着统治者道德伦理败坏的事实。
绰号的来源多种多样,容貌身材、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是绰号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一个好皇帝是不会被人冠以反面诨号的,只有那些不合格的无道昏君才会获得这项“荣誉”。给皇帝起绰号,是老百姓的权力,也是他们对统治者的另类抨击。时隔千年,当我们再次翻开史料,解读这些外号背后的故事时,仍能领略到这些无道昏君的丑恶嘴脸。
在那个年代,这些统治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一堆臭鱼搅得满锅腥”。因此,这个封建历史上最昏暗的时期又被史学家们冠以“五季”之名。“季”在古汉语中有“末”的意思,“五季”的意思就是最末、最差劲的王朝。连时代都被取了绰号,这种情况除“脏唐臭汉”之外还真是不多见。也难怪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经常以“呜呼”作为开场白,这绝非是欧阳修在拿腔拿调,着实是这些统治者太遭人痛恨了。
参考资料:
【《汉书》、《资治通鉴》、《新五代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