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网名]书法家的网名?
□王 晟
在忻州市宁武县余庄乡一个名为石咀头的美丽小山村,有一位当地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他的名字叫宋双祝。
宋双祝笔名醉墨, 字塞北山人,现年55岁。家境的贫困使他较早步入社会打拼,然而,即便一生困厄于生计,他热爱、追求书法的初心却始终不改。
身穿一件米色居士服,肤色黝黑,笑容憨厚,脊背微弓,健谈乐观,两只手布满老茧,一看就是个辛勤的劳动者。这是宋双祝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时钟回拨到1990年,初中毕业的宋双祝,只身一人到县城打工贴补家用。“那时候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日子过得很艰苦。”回忆起往事,他满是辛酸。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双祝看到报纸上有一篇关于江苏籍书法家刘铁平的访谈,让他深受触动,萌生了学习书法的想法。
起初他练字,只是自己琢磨着写,后来开始临帖,真草篆隶各类字帖都有尝试。由于经济困难,买不起宣纸,宋双祝便收集各种废报纸、传单等,照着破旧的字帖,一遍一遍地临摹。久而久之,他遍习柳、颜、魏碑、晋唐小楷,后来又痴迷于王羲之、张旭、怀素。
“学习书法,家里人一开始是不理解、不支持的。他们只要一看到我练字就会责备我,不希望我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不着调’的事情上。”然而,循着笔尖在废纸上书写的轨迹,宋双祝仿佛找到了精神的原乡,那些久藏在心中的苦闷、困顿和失意,都随着墨香飘散得无影无踪。在一笔一划的勾勒中,他渐渐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在岁月的磨砺中,他的书法日益精进,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这一自勉联,用来概括农民书法家宋双祝的经历,似乎颇为贴切。
作为一个农民,搞艺术不容易。成家后,为了养家糊口,宋双祝做过不少营生。一家四口人的温饱重担都压在他身上,他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维持生计,内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有时越来越难坚持。但无论面临何种困境,书法作为他的至爱,一直没有放下过。“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练书法也是一样。所以我每天都坚持练习,有时间多写几张,没时间就少写几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宋双祝的书法不仅渐渐在四邻八乡有了名气,也在国内书法界获得广泛认可。
1995年,他的作品首次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大赛”,获二等奖。之后,又分别在“曹操杯”“三龙杯”“武林杯”“富士山杯”、南岳衡山国际书画篆刻大赛、中国金陵印社举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国泰民安杯”等书画大赛中获奖入选,并入编《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中国近现代书画选集》等书籍。靠着实打实的骄人成绩,宋双祝不仅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还获得了“艺术界抗疫英雄”“2020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终身成就者”“中国民间文艺家”等荣誉称号,并受聘为中国书画艺术网首席艺术顾问、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这些光环足以证明,宋双祝已从一个敦厚淳朴的农民工蜕变为一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
宋双祝取得的成就与他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在他看来,自己从未受过专业培训,完全出身于“草根”,练习书法就靠着一股韧劲,找到自己的追求目标,再通过长期练习,最终得以修成正果。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一幅长卷舒展开去,数百个方块字错落有致、疏密匀称,给人一种笔法精工、力透纸背、龙飞凤舞、行云流水的感觉。
“只要还能拿得动笔,我就要一直写下去。”对于宋双祝来说,书法似乎比他的生命还重要。“文化是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他说,“我就是想在有生之年为社会、为子孙后代留下点精神财富,同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书法艺术尽点微薄之力。”
如今已逾知天命之年的宋双祝,仍然坚持“以帖代师”,刻苦地练习书法,在艰苦的生活打拼中见缝插针、临池不辍,执着地朝着自己一生的追求奋斗不止。
来源:文化旅游周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