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雪、纪雪菲?
《石头记》的作者是明朝末年福州人徐兴公(1570-1642),有人提出疑问,《石头记》中有下雪,这在温暖的福州有可能吗?
答案是,有可能。因为明朝末年的福州遭遇小冰期气候,比现在要冷得多。有很多下雪的记录。
明朝末年小冰期
明朝末年,小冰期气候导致气温下降,土地干旱,粮食大面积歉收,灾民被迫流亡,汇聚成农民起义。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
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所以在中国也称“明清小冰期”。具体来说,有的学者认为又可以分出三个明显的小冰河期(可以理解为寒冷期):
(1)自明代中叶之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
(2)自明代末叶后半期之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至清代前叶之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
(3)自清代末叶之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
1620 年至1730年,福建也遭遇了寒冷期。
漳州市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部,靠近北回归线。“县西北连山,东南据海。炎毒郁蒸,卑湿壅阏。春夏晨夕雾昏,咫尺莫辨。暑多寒少,有霜无雪,其在深山中多雨。树叶长青,桃李冬花,谷二登,蚕五熟,小民无褐可以卒岁”。
然而,明崇祯九年(1636)十一月,诏安县却遭受了一次严重的冻害。
康熙《漳州府志·灾祥》:“十一月,大雨雪,积冰厚一尺,牛羊草木多冻死。”
康熙《诏安县志·灾异》:“是年十一月,大雨霜,深满尺,牛羊草木多冻死。”
雍正《惠来县志·灾祥》:十二月陨霜。炎荒从来罕见霜雪,此月十六日,水面坚凝,厚四五寸,连陨三日,草木禽鱼,冻死无数。
雍正《揭阳县志·祥异》:十月冰厚盈寸。按揭邑自古少冰,至是坚厚盈寸。
福州下雪的记录
收入标准,下雪地点必须是福建境内,诗的题目必须提到下雪,诗中提到下雪不算。
1585年,万历十三年乙酉。冬,闽郡有雪。
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丙申。贾惜春原型林之蕃《藏山堂文集》说,二月,积雪数尺。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徐兴公游福州古田极乐寺,记录了下雪。
徐兴公《鳌峰集》雪晴过极乐寺:雪晴村落暮寒凝,半日才闲便访僧。曲涧声喧流暗水,小池痕浅结层冰。林疏不碍云堂磬,松偃深藏石殿灯。寂寂禅关闭残照,满山驯鸟响迦陵。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十二月,贾迎春原型商梅有吴姬在囦关,初一日重往。江上阻风,过宿曹学佺浮山堂,听雪,五日以后方成行。在嵩溪过除夕。作《腊月一日重往嵩溪阻风江上过浮山堂夜坐听雪时芝姬在侍》。
贾母原型曹学佺《夜光堂》柳南新居值雪同廖淳之商孟和陈可权陈有美芝卿分得潭字:薄雪覆深潭,围炉人夜谈。已须瑾户北,不信在闽南。柳短枝犹润,梅香蕊更含。姬人一水隔,独寝意何堪
曹学佺《夜光堂》浮山堂看晴雪同淳之孟和芝卿分得堂字:自有浮山景,才成对雪堂。坐来锦步障,放出玉毫光。枕上千声失,松间几点藏。却怜多变幻,犹得映斜阳。
曹学佺《夜光堂》初三夜复雪喜陈叔度女郎长君至同用君字:晨昏同一候,雨雪未曾分。喜得心无累,兼之事有文。山中访安道,波上度湘君。徙倚长林暮,钟声尚可闻。
商梅《那庵全集》浮山堂望晴雪得山字:清气浮来异,堂前雪在山。但随岩壑满,不共夕阳还。翠滴深松里,光垂古石间。悠然此相对,已觉素心闲。
商梅《那庵全集》浮浮山堂纪雪:青葱四时天,风雪安可必。今来宿江上,风严雪花出。千壑恍「」「」,「」峰互相失。溟蒙坐高远,天与江水一。对「」「」素心,与之同气质。不得忘山堂,腊月之朔「」。
徐兴公写作《石头记》的时间大致是1630-1642年。然而在此之后的1656年才是明清小冰期最寒冷的一年。
1656年,顺治十三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州飘起了鹅毛大雪,一直下了3、4天。雪后的福州成为了一座“冰城”,不仅平地积雪达1.5米深,连河流都结冰封冻了,上面还可以走人。史书记载:“正月十五日,大雪,山上积至一丈,平地五尺。十六日,地冻冰,河水凝结,可载行人。”这是福州一带河流结冰仅见的记载。漳州漳浦也都有1米左右的积雪。
踏雪赏梅
明末福州下雪,《石头记》写踏雪赏梅就是非常合理的了。
明末福州诗人徐兴公、曹学佺等人有踏雪赏梅的习惯,留下了大量的诗作。
徐兴公《鳌峰集》:安荩卿招游藤山看梅花下酬张叔弢用原韵、同从先汝翔伯孺能始藤山看梅宿林氏别业、辅山看梅、社集马季声斋中咏红梅、看梅宿李汉卿山楼同伯孺子真赋、梅林对酒因怀陈汝大郑君大惟和兄、水西石松寺梅花、出藤山看梅非熊能始茂之先至两日、东郊看梅过能仁寺同玉生非熊茂之伯孺能始景倩分得云字、竹屿梅花、藤山看梅、初春同俞羡长诸君集高景倩斋中赏残梅限韵三江、同宣仲叔虞集郁仪园看红白梅花、陈玄度招同元者柯古景倩叔度茂礼集园中看梅共用声字、同肇复过华林金佛殿看梅心和心一谈斋。
明末福州诗人们经常去看梅的地方是藤山。
乾隆《福州府志》:藤山。在天宁东。地脉起伏如瓜引藤,亘五六里,故名。旧多梅树,有梅花坞。南联湖山,十里皆梅,颜曰“罗浮春色”。《名胜志》:“花盛开时,一望如琼瑶世界。由藤山发脉,耸而反顾,曰鳌头山。”明谢肇淛《藤山看梅》诗:“不识山中路,逢人即问梅。繁枝围屋隐,老树压墙颓。瘦藉轻烟补,开须夜雨催。春光未衰谢,携酒赏千回。”“但得看花地,何须问主人。山中一夜雪,江上隔年春。径细香难散,寒多色未匀。无端风底急,撩乱白纶巾。”“山气晓冥冥,长林玉作屏。半遮流水白,时杂数松青。地主供花酒,人家结竹亭。客来香可醉,尽日不能醒。”曹学佺《藤山看梅》诗:“春日游灵谷,冬来卧故园。一年能再赏,此度更销魂。香密难分寺,林回屡换村。野禽窥乍散,犹自露苔痕。”
《榕城考古略》:自江南桥直南为藤山。其山脉一起一伏,如瓜引藤,亘五六里,省会第二案也。山多梅花,开时郡人载酒出游,故亦曰梅坞,额曰“罗浮春色”。明谢肇淛、曹学佺皆有《藤山看梅》诗。由藤山分派,一峰返顾于后者,曰鳌头山;迤东为下渡。由藤山折而东,为江南铺,即下渡。廛居成市,上接黄山五里而遥,下通白湖十里而近。
贾宝玉取红梅花
《石头记》写贾宝玉去妙玉处取红梅花。妙玉原型是江西南昌宁王府王孙朱谋㙔,字欎仪,人在江西南昌,当然不会为了取梅花专门跑一趟,这只是小说。徐兴公有去江西南昌找朱谋㙔,谈了很多合作,随便也看了红梅花。
徐兴公《鳌峰集》同宣仲叔虞集郁仪园看红白梅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