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豆瓣评分页面。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人物赵辛楣曾发表过一番针对婚姻与旅行的“宏论”:在他看来,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完全是次序颠倒,“应该先旅行一个月,一个月的车马劳顿,风尘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没有翻脸吵嘴”,方有望实现一桩靠谱的婚约。倘若婚前旅行有此重要意义,那么,当一段婚姻走向解体,昔日的伴侣即将分道扬镳,一次共同的旅行又将意味着什么?如果婚前旅行堪称婚约的试金石,一场“失婚”过后的旅行又能否成为婚姻关系的显影剂,为曾经的爱人们找到渐行渐远、终至歧途的症结?近期由芒果TV推出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便尝试呈现出这样一场别样的旅程。

作为婚姻观察类综艺,《再见爱人》自播出以来引发了居高不下的关注度与话题性:每期节目所涉及的现象与议题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情感、心理、娱乐等各类公众号也纷纷以嘉宾们的表现为案例做出跟进式推送。而在豆瓣等平台,这档“离婚综艺”的评分也普遍高出了近期以甜蜜爱情、幸福婚姻及和谐亲子关系为主要展现内容的真人秀综艺。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如文化研究学者们所指认的那样,流行文化的生存要义在于对公众需求、期待视野的积极迎合与主动创造,从而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透视时代精神文化特质与症候的窗口。在这个意义上,《再见爱人》的题材选择、呈现手法及其热播现象本身或许便从某一侧面较为深致地传递着时下都市中青年群体对亲密关系的诸种想象与困惑、多样的渴望,以及重重的忧虑。

“亲密关系”的理解与呈现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网络单独存在,而构成这些网络的种种人际关系常具备流动性特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变迁无不影响着各类人际关系模式的存在状态及变化轨迹,更左右着具体时空情境中个体和群体面对、处理这些关系时的心理、方法与姿态。具体到婚姻场域,“亲密关系”的形成演变愈发成为决定现代婚姻形态走向的核心要素。

在心理学家罗兰·米勒看来,亲密关系因具备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以及承诺(commitment)六种成分而区别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它往往发生在朋友与爱人之间。相比之下,后者的关系或许更具持久性,也由于婚姻的缔结带有了某种契约意味。米勒认为在现代社会,正是亲密关系为个体提供着“有意义且持久的社会支持网络”。与此同时,同所有其他人际关系模式一样,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

观察亲密关系在时空及文化氛围中的改变亦是《再见爱人》在较为宏阔的视野中寻求的立足点。第一期开篇,节目即以剪裁新闻报道及采访的形式呈现出中国社会近年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趋势,以及“离婚冷静期”等新政策的实施为人们婚恋观带来的影响。比起婚姻外在形式的转变,更值得仔细捕捉的或许是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诸种复杂暧昧的心态,以及不断产生的疑惑。比如,我们对“另一半”的爱慕与渴望是否仅仅是用以掩盖自恋的假象?婚姻关系的建立对于爱情究竟构成了促进还是消耗?所谓“永恒”的承诺是否越来越虚妄?我们能否通过一段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变成“更好的自己”?反之,在关系中经受的压力与挫败,又是否会对个体的自信心与安全感构成摧毁性打击?

《再见爱人》剧照。

《再见爱人》聚焦于三组已然分离或有此意愿的夫妻。第一组夫妇章贺郭柯宇,有过十年婚姻生活并育有一子,离婚后友好相处,再见面时的种种交流亦时时流露出几分温情默契,而他们却声称这段婚姻“没有爱情”,两人都从未进入过对方的世界。第二组夫妇魏巍(KK)佟晨洁,彼此都坚信爱意尚存,甚至屡屡在“离婚节目”中高调示爱,却因为“喝酒”与“生孩子”产生的分歧争端萌生分离的念头。第三组夫妇王秋雨朱雅琼,相识十九年分分合合,有着颇具传奇浪漫色彩的经历,然而也几乎贡献了节目中最令人“窒息”的几次争吵,虽已处于“冷静期”,双方的情感状态却似乎并不冷静。

可以看出,三组夫妇都是带着上述种种困惑走到了婚姻的歧途。而在这段十五天的集体旅行中,他们的关系几经变化,时而矛盾丛生,时而温馨愉悦。冲突刚刚有所缓和的夫妇或许在下一场景就再度进入“战时状态”,早已宣布爱情枯竭的前任夫妻又忽而在某些瞬间体验到“再次来电”的感觉。如此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与“反转”的情节无疑引发了观众们持续追踪的兴味。

《再见爱人》剧照。从左至右分别为:魏巍(KK)佟晨洁、章贺郭柯宇、朱雅琼王秋雨夫妇。

而这类综艺节目要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最终需要的或许是相反相成的两要素:制造“真实”的感觉与“乌托邦”式的滤镜。

简而言之,比起频繁“撒糖”的甜宠恋爱类综艺与影视剧,以及“狗血”情节迭出的家庭伦理剧及婚姻调解类节目,《再见爱人》将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中似乎更为常见的冲突、妥协与分异。这类矛盾的暴露,以及存在问题的婚姻状态本身或许更带给多数人以真实感,也能够引发更为广泛的共鸣。比如在节目中,王秋雨夫妇开车时围绕认路、导航、手机、东西放回原处、“坐车的人到底要不要说话”等问题所爆发的争吵便被许多观众直呼真实,感叹“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日常吗”。而魏巍夫妇在宾馆内相对无言,各自玩手机的场景仿佛也是许多家庭日常状态的现实写照。

有时,并非突如其来的打击,而是日复一日的不满、淡漠、失望与无力的积累,如流尘一般逐渐遮盖了缔结婚姻的高光时刻那个华丽唯美的印象与倾心交付的渴望,也消耗着亲密关系中的信任、理解与热情。部分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宣布加入“恐婚”一族,却也有不少人声称看到这样的婚姻状态反而对进入婚姻多了一份释然之心,仿佛已经为不可避免的“不美好”打上了预防针。当然,仅凭一档节目无法决定每一个个体对婚姻的“接受”或“拒绝”,那样一份释然与勇气,大约是源于对“人类悲欢并不相通”这一“相通性”的自嘲式体认,或是对那句代代相传的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再度确证。

然而,比起现实世界中烦俗琐碎的家长里短、更为残酷的痛感与“真相”、不幸福的婚姻给当事人带去的种种伤害耗损,“旅行”这一情境设置及游艺环节却为破碎的婚姻加上了审美的浪漫滤镜。在相对脱离了日常琐事的“真空”环境内,在摄像机所呈现的明秀山水间,“一地鸡毛”的感觉几乎从镜头里消失,渐行渐远的爱人们也似乎都收获了属于他们的“唯美时刻”。无论是“我爱你”还是“谢谢你”,又或是从来“不懂浪漫”的人在峭壁上采下来送给爱人的几朵花草,都被镜头特意捕捉、放大,塑造为一个个充满着情感与审美浓度的瞬间。有了“真实感”作底色,些许唯美的成分才更易被观众们接受与珍视,而凭借滤镜的美化,亲密关系乃至日常生活中种种不和谐不愉快的因素也能以相对柔和的形式穿插呈现。

在嘉宾团的旅行之外,室内“观察团”的设置也为观众们提供着各种观视他人以及自我情感生活的渠道。在由已婚未婚的主持人、演员、辩手与学者等角色所组成的观察团中,感性的宣泄、理性的分析、“吃瓜”的心态与指向自身的思索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并代表着屏幕之外观众们的感觉与心理,并在“沉浸”体验的同时,提供了某种间离性的观看角度。通过这些视角,我们看到了诸多情感的起伏变化、亲密关系为个体带来的愉悦与痛苦,以及有关“爱”的种种“悖论”与“多重奏”。

《再见爱人》中设置的观察室成员。

我们为何关注“告别”?

“没有爱情怎么了,有爱情又能怎样。有爱情,就能好好地道别吗?”在夜晚谈心的环节,郭柯宇的这番质问令许多观众倍感唏嘘。若干年前,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大家记住了“告别要趁早”。而正如篇名所示,《再见爱人》同样以“告别”为核心主题。某种程度上,这场旅行便是一次或许还不算太晚的“告别之旅”。而“告别”的关键词也触及着许多观众内心深处的困惑与忧伤——所谓“有别必怨,有怨必盈”(江淹《别赋》)。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在聚散离合愈发变成寻常事的时空中,在焦虑感、犹疑感乃至冷淡感都仿佛与日剧增的各类人际关系模式里,我们究竟还能否“好好地告别”?更进一步需要追问的是,我们究竟要与什么告别?是曾经的爱人,还是自己倾心付出、用心经营却终将成为过去时的一段情感与岁月,抑或是某些不愿面对、难以理清的心结?

《再见爱人》所给出的答案是,这些或许都包含在“告别”的要义中。在这场本身题为“再见”的行旅过程里,节目还特意设置了一系列有着告别意味的环节。有时,“告别”似乎以“开始”的面貌出现,比如朱雅琼的婚礼。穿着婚纱的她选择拿着计时器与爱人拥抱,当约定的时间已到,她不无怅然地宣布“这次由我来推开你”——这样的告别所照映的不只是那个没有仪式的开始,更是婚姻生活中曾经的忽视与伤痕。有时,特殊的告别场合能引发久已陌生的“情动时刻”。当恐高的章贺在天台上对着前妻喊出“之前的十年感谢你,未来的日子一定要过成你喜欢的样子”时,内心丰富细腻而以节制情感为信条的郭柯宇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惊讶与感动。又有时,告别意味着双方“最后一次”合作完成同一项任务。在歌舞晚会的环节,三组夫妇分别合作表演了节目,也制造了旅行中为数不多的“宾客尽欢”的场景。这里不仅有行动的配合,更有精神的默契。而这些或许正是在“告别”之前的生活中有所缺失的部分。

《再见爱人》剧照。

在这些仪式性的告别展演中,三组嘉宾也为观众呈现出告别之际的种种复杂心态。有歉意,有感激,也有微小的“报复”与着意的弥补,有遗憾中的圆满,或许还有欲说还休的不舍与对彼此未来的祝愿和期待。种种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与情感逻辑也可能引发层次复杂的共鸣。我们往往以邂逅相遇为标志看待人生的种种节点,但其实,相逢与别离乃是一体之两面,从另一个角度观之,也正是一次次离别构成了生命的底色。如将《红楼梦》中宝玉“性情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视为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生态度,则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以致并不赏花却去葬花,也未尝不是在参悟了别离的常态后生成的一种略带感伤姿态的“告别美学”。

在一定的仪式与情境下,告别或许可以产生别样的美感,但值得再度深思的是,告别之后又能怎样。有些遗憾也许可以弥补,有些伤痛或许被时间治愈,有些心结也许在一个“好好告别”的过程里得到些许纾解,又或许还将纠缠延续。然而,在与世界的最后一次告别来临之前,生活都将继续。

在《题记》中,鲁迅提到将自己的杂文整理成集的做法亦可视为对自己之“过去”的致意——所谓“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也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而“告别”不仅意味着清理、回顾与纪念,更意味着直面、决断与成长。前者指向过去,尚可用种种形式加以呈现,后者则牵引出未来的向度,它们或许更加难以被赋形,却往往是离别所带给我们的更为深切的影响。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充满纠结、迷茫与痛感的过程,也已然超出了任何综艺节目的记录范围,却终归要延伸进每个人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或许一个“好好的告别”,的确可以成为一服生长的催化剂,一个终点里的起点。

“价值”的认知与错位,

“关系”的审视与重建

在一次围绕家务劳动展开的闲谈中,魏巍认为自己将做饭的机会让给妻子是给了妻子表达爱意的机会,也给了她价值感。这一观点让包括倪萍与大部分观察员在内的旁观者大呼诧异,多数观众的反应也与嘉宾们如出一辙。姑且不论魏巍的观念及态度,他的这番言论实则引出了节目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即人们怎样在婚姻与亲密关系中寻求价值感。与“价值”的找寻、失落、冲突、调和相关的各类话题也成为了这档节目的热议点乃至引发争议的对象。

在王秋雨朱雅琼的婚姻中,王秋雨习惯以批评式教育对伴侣进行价值观灌输,他认为自己的初衷是多告诉年轻的妻子一些“真相”,以指导她做得更好,其后果却是不断打压着妻子刚刚建立起的信心,甚至让她怀疑自身的一切价值。在决定分离后,朱雅琼以近乎决绝的姿态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再确认,也在途中遭遇着各种情绪的波折。再如章贺质问前妻为何在婚姻中对自己缺乏肯定,郭柯宇则反问人为什么一定要在别人的肯定中寻求自我价值。当提及婚育给曾经灿烂的演艺生涯带来滑坡的经历时,郭柯宇也难以掩饰自己的辛酸惆怅,也许这并不是“后悔”,只是在多重价值追求遭遇冲突时对被舍弃一方的伤感与无奈。另一面,在夫妇们彼此的问题空间之外,忽然驾临的长辈们“催婚催生”的“套路”乃至“劝和不劝离”的姿态也为一段段亲密关系引入了更为复杂缠绕的价值维度。可以看出在处理价值分歧层面,《再见爱人》力图秉持客观而全面的视野。在情节进行过程中,甚至在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爆发之时,似乎没有一种价值观念被直接全部冠以“不可理喻”的定论。相反,嘉宾与观察员们试图从各个角度呈现每种价值观念的生成存在缘由及其在碰撞中的演变。

在这里,人们对婚姻以及其他方面人生价值认知的同步与错位或可归因为性别视角的分歧、代际观念的差异,以及个体成长经历所形成的种种积习,不同层面的需求度、脆弱点,乃至不同程度的偏见或盲区。而这些价值的碰撞与融合,也成为左右婚姻及亲密关系走向的重要元素。

《孤独传》,作者: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译者: 张畅,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1年5月

现代人对价值的多元化理解亦可从观众们多样的立场与评价中见出一二。“表示三观真的不一样”、“要找一个灵魂伴侣好难”,类似的评论充斥着微博、豆瓣等各大舆论空间。其实,价值的获得、错位与失落并不仅仅涉及“三观”的异同,更要落实为在具体的关系模式进展及多种行为实践中的沟通、摩擦与调适。从认知、理解再到行动,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失。可惜的是,就这档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及其观视效果来看,在价值追求的各个领域,人们往往容易走向的是拒绝理解或无法做出改变的自我封闭的牢笼。

在近乎每一次愈演愈烈的争吵中,我们仿佛都能看到这样两个(或多个)个体:各执己见而又无法清晰表达,表达而又不被理解,从争执走向失语,从“听我的没错”的强迫转为“说了你也不懂”的放弃,终止于不计后果的情绪宣泄,或是陷入了“唯我独尊”而“无人理解”的个人主义的极境与绝境。

在这个意义上,对“灵魂伴侣”的寻求,是否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揽镜自照式的自我确认与自我感动呢?如费伊·邦德·艾伯蒂在《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中所反思的那样:“假如仅有一个‘另一半’让你去寻找,那么浪漫之爱无非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经验而已”。或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要寻找的,并非“自己的另一半”,而是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具备着分歧、隔膜,以及走近与理解的可能。正像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中所畅想的那样,真正的爱意味着尝试进入“他者的存在”,超越自身、超越自恋,意味着“从某一刻开始,从差异的观点来体验生活、体验世界”。

《爱的多重奏》,作者: [法国] 阿兰·巴迪欧;译者: 邓刚;版本: 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而从另一角度看,观众们的“代入感”与“沉浸式体验”亦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这档节目的初衷。《再见爱人》以“探索与治愈”为关键词,也是针对参与嘉宾、现场观察员与所有观众进行的一次自我“情感教育”。总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以人为鉴”、通过观察他人婚姻状态与问题进行自我观照的途径。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许,“幸福”与“不幸”都有千百种样貌。而在笼罩着“离婚阴影”的节目里,与其说种种“不幸福”的家庭与婚姻形态对观众们的现实生活构成了“警钟”与“贴士”,不如说它们的呈现恰恰使得我们日常无暇思索的情感经历乃至种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具备了一个整理、玩味与释放的契机。我们从他人的经验中辨识出自己,也就仿佛获得了些许抚慰与理解。

与节目组的设计构成契合的是,观众们也往往带着“玻璃渣里找糖吃”的心态观看嘉宾们的情感历程。所谓“玻璃渣”,乃是日常生活琐事与烦恼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诸般倦怠、委屈与怨念。这些玻璃的“划痕”或许并不都是那么沉重,却也仍可能是真实而持久的存在,逐步蛀蚀着亲密关系赖以形成的情感基石。但是,残酷与伤痕毕竟也只是生活之一面,并且是多数人倾向回避的面向。所以,哪怕在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关系中,我们也总是极力挖掘、寻觅甚至创造着那些“甜味”的瞬间。它不仅仅生成于浪漫的仪式与艺术化的定格,更有可能隐匿在平常生活的细节肌理之中。观众们也通过他们日常起居中的摩擦、冲突、沟通与和好,不断捕捉着这些“再见”的爱人们在相处过程中流露出的对彼此的熟悉、宽容、体贴、温柔与默契。这一点“糖分”,大约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些许想象和期待。

在情感满足之外,这类节目还指向着当代人对情感或亲密关系的重新思考与定位,以及对高质量人际关系的不懈追求。在这个过程里,疑惑也许终将多于答案。我们或许永远不能肯定,感情自有其逻辑道理可循,还是需要把一切托付给缘分与命运。而时下更为具体的困惑也许还包括:“长久”是否仍是亲密关系特别是婚姻的最高追求?如果是,该如何坚守“不分离”的承诺、维持一段绵长的关系与情感?这其间出现的裂痕又该怎样看待?如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久”将可能不再作为衡量婚姻成功美好与否的唯一甚至主要标准,我们又该追求什么?对于爱人、亲人或朋友的“陪伴”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理想形式?什么才是真正有效而并非止步于自我感动的情感付出?

在诸多疑惑与遗憾之外,我们所看到的更是现代人对能够提供“理解”、“支持”、“温暖”与“关怀”等正向能量的情感状态、以及能够让这些情感生根生长的各种人际关系模式的努力探寻与建构。或许,唯有这些情感与关系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对“孤独”的恐惧,将一个个“我”编织进以“我们”为称谓的共同体当中。

宇宙间的个体或可离散,而流动的爱意则永不止息。它需要我们用整个生命去学习、实践,赋予它每一段具体的形式。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持续叩问,“再见,爱人”能否通向“再见(建)爱人”呢?

本文参考资料:

[美]罗兰·米勒《亲密关系》(第六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21

[法]阿兰·巴迪欧《爱的多重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 | 孙慈姗

编辑 | 走走

校对 |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