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死的网名、想死的网名女?
作者:周建伟
1953年11月11日,金首相率领朝方代表团从平壤火车站出发前往中国,此行的目的地是北京。
在与中方会晤期间,发生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件:在总理为金首相举行的招待国宴上,安排了很多东北地区的要员作陪。
中朝双方相互敬酒时,坐在总理旁边的金首相,忽然被人从后面搂住了脖子。金首相先是一惊,随后笑容满脸。一旁的周总理也被这个突发状况惊到了,随即脸上又笑开颜。
从后面搂住金首相脖子的,是中方的一名陪同人员。金首相回头一看,听到对方说:老金,你可回来了,想死我了!
这人是谁?对金首相如此称呼?
原来,此人名叫王明贵,是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此次应邀参加招待活动。
金首相见到王明贵,特别开心,站起身来抱住他:老王兄弟,我也想你啊!
金首相马上对总理解释:我跟王明贵在抗联一起呆了好几年,一起学习、一起训练,吃住都在一起,就像亲兄弟。当时我是教导旅一营营长,王明贵是三营营长,我们两个从1945年分开后就没有见面了,没想到今天能在这儿见到战友。
总理搞明白了原委,提议他们为过去并肩战斗的革命友谊干上一杯。
席间,多位朝方随行人员过来与王明贵握手,原来他们都是当年教导旅的成员,彼此多年不见,借这个机会举杯言欢。
国宴后,周总理特意把王明贵叫来,略带批评语气地教育他:王明贵同志,以后这样的外交场合,还要请你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如此随便。你的战友现在是国家元首了,早就不是当年的教导旅营长了。这次来我们这儿正式访问,你们有深厚的情感,这很珍贵,但在外交场合,不能没有规矩,毕竟有记者和其他同志在看,以后要注意影响。
王明贵马上向总理承认了错误:一时高兴没有考虑周全,以此为戒,下不再犯。
(一)首个访问新中国的外国元首,曾是东北抗联的一名营长
新中国成立后,金首相是第一个对中国进行访问的外国元首。此次来访,恰逢朝战结束不久,为了巩固友谊,金首相特意率团来访,正式向中方帮助打退侵略者表示感谢,同时也和中方签订相关友好协定。
根据安排,金首相的专列进入中国境内后,安全保卫工作要高度重视,沿途火车站要搞好欢迎,当地主要领导要到车站迎接。
金首相的专列经安东进入中国东北,后经沈阳、天津,于12日中午驶入北京火车站,外交部办公厅王炳南主任前往车站迎接,并陪同朝方代表团一行前往中南海。
金首相见到主席、总理都非常亲切,他们彼此非常熟悉,认识多年。金首相幼年时就生活在东北,会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而且还在东北参加了抗日战争,是东北抗联的一名干部,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二)金首相在中国战斗生活多年,与杨靖宇是至交好友
金首相1912年出生,幼年随父母到中国避难,一呆就是20多年。
在中国东北读书期间,金首相就积极参加进步组织,号召人们奋起反抗日本侵略。1928年底至1930年5月,曾因抗日宣传被东北军阀收押看管长达一年半。后在同学张蔚华父亲张万程的打点下才重获自由,出狱后,金首相并没有停止斗争。
为了躲避追捕,金首相改名为“日成”。好友张蔚华为了支持金的抗日活动,购买了12支枪资助给金,自此,金同学真正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其间,他多次遭到日本人的围捕,每次都是中国人尤其是张万程父子大胆帮助金避免追捕。
金首相的好友张蔚华雕像
到了1931年,金首相加入了我方,张蔚华又送来40多支枪,金的队伍越来越大,在东北及鸭绿江两岸多次打击日本人,成为朝方民众心中的大英雄。
1932年,金在安图县成立“反日人民游击队”,当上了队长和政委,11月同中方游击队整合为汪清抗日游击队,金任政委。
1933年各游击队再次进行改编,金的队伍被编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独立师第3团,金担任政委。
1934年,金把队伍改编为“人民军”,在东北活动时就称东北抗日联军。后来同中国的多支抗日队伍联合作战,取得多次战斗的胜利,“金将军”的名声越来越响。
1935年8月,为了方便在东北及朝国两地活动,金果断听从我东北地下组织的安排,把队伍拉进“东北抗日联军”,在抗联里被编为第2军,金被任命为第2军第3师师长。此时杨靖宇为第1军军长。
1936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将第1军和第2军合编为第1路军,杨靖宇为总司令兼政委,金作为杨靖宇的部下保持队伍不变。
1937年,好友张蔚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家人花钱把他救出,条件是供出金同学的司令部地点。张蔚华为了保护家人及金同学的安全,给金留下绝笔书后,喝汞自尽。
金首相后来对张蔚华的家属说:没有张蔚华送的枪,就没有人民军。
此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抗日形势日趋严峻,金的队伍经常活动在中朝边境地带。
金政委与杨靖宇虽然互相知晓,却一直未见过面,直到1938年,杨靖宇带领的西征军受挫损失严重,金政委及时派人联系,把杨靖宇接到自己营中休整,两人才第一次见面。英雄惜英雄,两人相谈甚欢,结成至交好友。
此后两年时间,东北抗日联军以及金的队伍,都遭到日军的重兵围剿,人员大幅减少。1940年2月,杨靖宇司令员牺牲。东北抗日联军移出东北,转至苏联,金的部队同样撤到了苏联。
(三)抗联教导旅撤到苏联,旅长周保中授少校,金首相授大尉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司令周保中带领部队进入苏联后,同苏联远东边疆组织取得联系,接洽东北抗日联军到苏联进行野营训练的问题,得到苏联的同意,并提供后勤供应及军事训练。
后来,东北抗日联军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金为第1营营长,王明贵为第3营营长(营长许亨植当时在国内没到任,几日后因战斗牺牲,王明贵被任命为第3营营长)。
教导旅所有人员都按苏军条令授衔,周保中为少校,后升为中校,金当时为大尉,王明贵为上尉。
东北抗日教导旅对外称为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接受苏联物资供给,指挥上完全独立,主要任务是训练,同时为苏军提供在中国东北及侵朝日军的情报。
周保中领导的教导旅,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派出上千人次到东北及朝方境内活动,掌握了大量日军信息,为1945年8月份苏联红军闪电出击东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我军进军东北,金首相慷慨支援
抗日战争结束后,金营长随苏联军队进到平壤,在苏联人的扶持下,成为元首,接管了日本人占领并经营多年的半岛北部国土,与三八线以南的李承晚对立。
中国东北解放后,苏联为了享有东北的铁路及港口使用权,秘密与蒋某人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导致我军接管东北出现严重困难。
此时,打算进驻东北的解放军多达十万,但枪支武器有限。面对蒋军的军事打压,进驻东北的解放军向朝方求助,得到了金首相的援助。
朝方不但提供了武器弹药,还低价出售了数量庞大的各种急需战备物资。另外,金首相还尽最大努力满足东北我军的其他需求。
比如,允许我方在朝国境内建后方战地医院,允许我方把战略物资存放在朝方,允许中方人员通过朝国过境、去往其他根据地,允许轻伤员及部队军属住到朝方百姓家里。
可以说,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三年多时间,金首相给了我方多方面的支援。
(五)金首相的战友王明贵:不打败日军,我就不成家!
金首相的战友王明贵,出生于吉林磐石县,长大后到黑龙江金矿谋生。1931年日军侵略东北,金矿被占。为了对抗占领自己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王明贵报名参加了文武抗日队,跟随组织进行抗日斗争。
1935年,王明贵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伤,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其中一块弹片永远地留在了身体里面。1936年,王明贵参加了赵尚志开办的东北抗联政治军事学校,系统地学习了四个月的军事指挥理论,其间光荣地加入了组织。
王明贵在最为艰苦的抗日战争期间,吃了很多苦,但他从没有怨言,曾对身边的人说,不打败日军,我就不成家!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直到1947年(37岁)才结婚。
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王明贵的事迹广为流传,其中流传较广的就是“智夺克山县”。
当时盘踞在克山县的日军及伪军多达1000人,而王明贵的队伍总共也就百余人,想要硬拼肯定不行。当时身为支队长的王明贵,想出了一个大胆而且风险较大的办法:穿上伪军的衣服,趁傍晚光明正大地进入克山县.
这样的冒险让所有队员都直冒冷汗,一旦被敌人识破,整个小队就有可能全部玩完。但王明贵还是鼓励大家克服心理恐惧,就把自己临时当一回去换防的伪军,争取把克山县的日军连窝端。
克山县是当时日本扶持的满洲国省会北安县的临县,在日本的统治下实行管理,号称是满洲国的“模范县”。
东北抗日联军为了更有把握拿下克山县,提前几个月就对克山县进行侦查摸底,并定下“调虎离山”之计,派出多支小队隔三差五地在克山县周边骚扰日军的据点。
这样的计划终于奏效,日军为了把县城周边的抗日联军消灭,出动了大批军队出城围剿。时机已经成熟悉,经过周密地部署和安排,王明贵亲自带领小队人员列着队由克山县城门进入县城里面。守城士兵以为是外出巡逻的伪军回城,没有多想更没有上前盘问,就这样王明贵的队伍顺利进入克山县城。
进入县城后,王明贵的队伍兵分两路,迅速到达原来计划好的夺取地点,没费多少周折就拿下了伪军的团部和中央炮台两个至关重要的地点。在团部打开了伪军的枪械库,把几乎全部的武器搬走,另对不能带走的武器进行了破坏。
王明贵的队伍利用原有防御工事和炮台做好与日军进行战斗的准备,派一部分人迅速占领了县公署并火力攻取了县公署后面的警察学校。还有一部分人迅速拿下关押革命人士的监狱,释放了在押的300余名革命者。随后两卡车的日军守备队进入县城,企图消灭抗日联军,结果两次冲锋都被抗日联军打退,且日军伤亡较重,被迫退出县城。
此次大闹克山县的目的已达到,抗日联军带着缴获的各种武器按原计划撤离。撤离过程中仍与追击的日军发生了交火,但日军不敢追出县城太远最终放弃。
智取克山县一战,夺得迫击炮4门,步枪上千支,子弹几十万发,解救关押人员300余人,消灭日军20余人,消灭伪军近百人。抗日联军有一名队员牺牲,两名队员轻伤,取得了完胜。
王明贵在东北抗日期间,还夺得日军的200余匹战马,据此组成了一支勇猛无比的骑兵队,经常昼伏夜出,扰得日军不得安宁,日军曾出高额赏金捉拿王明贵。
抗日战争结束后,日军投降,留下的日本移民生活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生活富足享有种种特权和照顾,现在日军战败投降,他们被日军遗弃在中国东北,生活无依无靠。此时的王明贵,是齐齐哈尔市卫戍区副司令,在了解到很多日本移民的情况后,王明贵还曾对一部分日本移民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及过冬棉衣等生活必需品,日本移民很感谢。很多日本移民为了表达对王明贵的感谢,纷纷在棉衣里面绣上王明贵的名字。
1945年王明贵被迫带领队伍撤出齐齐哈尔市(蒋的军队根据与苏联的协议于1945年12月接管了齐齐哈尔),王明贵带领部队,对齐齐哈尔市周边县镇进行了清匪战斗,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解决了齐齐哈尔周边的敌人。
1946年4月下旬,王明贵以极小的代价,快速攻占齐齐哈尔市,解放军正式接管该市。王明贵任齐齐哈尔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骑兵师师长等职。
建国后,王明贵升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六)王明贵结识很多朝军的朋友
王明贵生在东北、长在东北、抗战在东北、解放过东北、守卫过东北,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东北,与东北结下了不解的情感。
抗日战争期间,很多朝方的人员到我东北避难,同中国人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王明贵认识了很多朋友。
比如教导旅第1营营长,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金首相。还有当时教导旅副参谋长崔庸健(原名崔石泉),后来回到朝国的二号人物,当过副主席、委员长、副总司令等职务。
还有教导旅1营的安吉副营长、2营姜健副营长、3营金策副营长,以及当时的连长崔贤(现在朝方的二号人物、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崔龙海的父亲)等众多朋友。
这些老朋友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陆续回到朝国,成为金首相的班底,大多成为国家级的领导人及朝鲜人民军的领导人。
(七)鲜血凝成的友谊
王明贵等一大批我军官兵,与金首相等一批人民军官兵,在特殊的年代结下了生死情谊。在长期的生活、战斗当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既是战友又是好兄弟。
解放战争胜利后,应人民军的请求,我军把近6万朝族官兵转交给朝方,不但把整建制的三个师连同武器,一起划给朝军。
到了1950年,朝方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尤其是军事实力强大了。
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朝战爆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与朝军结下了“鲜血凝成的友谊”。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